中國種豬行業發展前景預測
http://www.xibaipo.cc 2013-02-04 09:35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目前一般每個育種場的存欄核心原種豬的規模大致在1000~1200頭左右,遠遠不能夠滿足市場上對于種豬的需求。所以我們認為種豬市場的天花板遠遠未到,仍可以持續較快的發展。
我國種豬行業起步較晚,1996年我國種豬場數量僅有190家,2000年以后逐漸發展起來,2004年我國種豬場數量為3449家,06年以后隨著大企業逐漸對種豬的重視,種豬行業進入一個快速發展期,到2010年種豬場發展到8223家,每年增加約一千家。
我國不斷增長的生豬存欄量帶動了母豬需求的不斷提升。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12年底,我國存欄生豬4.75億頭,比上年增長1.6%;全年出欄生豬為6.96億頭,比上年增長5.2%,約占世界總出欄量的55%。
如果每年出欄生豬按照6億頭算,每年需要存欄二元母豬4100萬頭左右,所以我們認為種豬產業是個需求非常大的產業,種豬產業規模:4100*25%=1000萬頭=160萬頭GP基礎母豬。每年需要更新二元母豬1000萬頭,每年需要更新祖代豬約55萬頭。
鑒于種豬對于生豬養殖行業的重要性,農業部宣布將在2016年前分批完成100家生豬核心場的評估遴選,目前農業部已經公布了第四批,評選出了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56個。
近年以來,唐人神、大北農、溫氏集團、金新農等集團紛紛涉足種豬行業,看中的正是種豬行業的市場空間。目前一般每個育種場的存欄核心原種豬的規模大致在1000~1200頭左右,遠遠不能夠滿足市場上對于種豬的需求。所以我們認為種豬市場的天花板遠遠未到,仍可以持續較快的發展。
所以我們認為種豬行業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技術水平高的企業能獲得遠高于市場的利潤。種豬產業是養豬業產業化發展的龍頭,但目前我國良種豬繁育基礎較弱,品種改良工作相對落后,所以政府對種豬場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出臺了許多鼓勵繁育良種的優惠政策,給了一些優秀的種豬企業很好的發展機會。種豬中又分原種豬(GGP)和二元種豬(GP),其中原種豬的育種水平直接影響著整個生豬行業的發展水平。原種豬育種,對公司核心種群儲備以及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要求較高,國內公司的核心種群基本靠從美國進口,再通過自繁建立自己的種群。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行業的利潤水平也比較好,尤其是一些技術水平和核心種群實力較強的公司能獲得遠高于市場水平的利潤。
總結而論,我們認為國內的種豬市場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每年需要更新二元母豬1000萬頭、祖代豬約55萬頭,并且我國的種豬行業正處于起步發展期,吸引了大批大企業的進駐,包括唐人神、大北農、溫氏集團等等,“基因+技術”優勢將會獲得更好的發展,種豬行業的天花板遠遠未到,所以我們長期看好種豬行業的發展。
1996-2010年全國種豬場數量增長情況(個、%)
從我國種豬產業前十名中可以看出,生豬出產的大省,也是種豬需求的大省,2010年前三名廣東、遼寧和山東種豬場數量占全國的比例接近26%,提供種豬接近全國的總量的35%。我國不斷增長的生豬存欄量帶動了母豬需求的不斷提升。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12年底,我國存欄生豬4.75億頭,比上年增長1.6%;全年出欄生豬為6.96億頭,比上年增長5.2%,約占世界總出欄量的55%。
2000-2011年我國肉豬出欄頭數及增速統計:萬頭
2000-2011年我國肉豬年底存欄數及增速統計:萬頭
豬肉在我國肉類消費中占比最高,每年需要六億頭以上的出欄量,意味著每年我國有大量的母豬需求,給我國種豬行業的發展帶來了非常大的機遇。2011年底我國能繁母豬存欄4990.7萬頭,按照每年百分之20~30%的淘汰率,每年需要1000萬頭后備二元母豬,同時每年需要將近100萬頭的祖代原種豬,空間巨大。種豬良種體系和結構(金字塔結構)
我國肉豬繁育體系詳情
從上圖可以看出,種豬生產繁育體系分為四級,由原種場(GGP)、祖代場(GP)和擴繁場(PS)以及終端商品豬飼養場組成,整個繁育體系的重點是原種場(核心群)。從種豬的金字塔結構可以看出,最頂端的是GPP,主要任務是做好品種規劃和育種方案,根據育種方案進行純種選育,開展種豬性能測定,以期獲得最大的遺傳進展。原種場優秀后代可以更新核心群種豬和為祖代場提供優良的后備公母豬,是種豬繁育體系的關鍵所在。與飼養規模相適應的種豬(父母代)的產業規模單位:萬頭
|
PS |
GP |
GGP |
年內出欄 |
600000 |
1000 |
60 |
存欄規模 |
4100 |
160 |
10 |
年度更新 |
1000 |
55 |
4 |
資料來源:中企顧問網整理
如果每年出欄生豬按照6億頭算,每年需要存欄二元母豬4100萬頭左右,所以我們認為種豬產業是個需求非常大的產業,種豬產業規模:4100*25%=1000萬頭=160萬頭GP基礎母豬。每年需要更新二元母豬1000萬頭,每年需要更新祖代豬約55萬頭。
鑒于種豬對于生豬養殖行業的重要性,農業部宣布將在2016年前分批完成100家生豬核心場的評估遴選,目前農業部已經公布了第四批,評選出了國家生豬核心育種場56個。
國內主要種豬企業布局
種豬選種的模式
選留種豬的正確模式——先看血統,再看性能,最后看外觀。生長迅速、瘦肉率高、繁殖性能佳、抗病能力強、無應激基因、具有肥瘦適中的肉質,才是最優質的種豬。優良的基因和先進的育種技術是種豬行業發展的關鍵
同時,種豬行業又是一個具有較高門檻的行業,原種豬育種,首先要具有優良的基因,這是先決條件,擁有完整豐富的種豬基因庫,從中選育出最優質的種豬來育種,基因庫越豐富,越能獲得優質的基因;其次,是要具有較高的育種技術,挑選出優勢的基因,發揮優質種豬的生產性能,同時保證優良基因的不退化,這個都是技術的關鍵所在。所以我們認為種豬行業的競爭是技術的競爭,技術水平高的企業能獲得遠高于市場的利潤。種豬產業是養豬業產業化發展的龍頭,但目前我國良種豬繁育基礎較弱,品種改良工作相對落后,所以政府對種豬場的扶持力度逐年加大,出臺了許多鼓勵繁育良種的優惠政策,給了一些優秀的種豬企業很好的發展機會。種豬中又分原種豬(GGP)和二元種豬(GP),其中原種豬的育種水平直接影響著整個生豬行業的發展水平。原種豬育種,對公司核心種群儲備以及技術水平、管理水平要求較高,國內公司的核心種群基本靠從美國進口,再通過自繁建立自己的種群。由于技術門檻較高,行業的利潤水平也比較好,尤其是一些技術水平和核心種群實力較強的公司能獲得遠高于市場水平的利潤。
總結而論,我們認為國內的種豬市場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每年需要更新二元母豬1000萬頭、祖代豬約55萬頭,并且我國的種豬行業正處于起步發展期,吸引了大批大企業的進駐,包括唐人神、大北農、溫氏集團等等,“基因+技術”優勢將會獲得更好的發展,種豬行業的天花板遠遠未到,所以我們長期看好種豬行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