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國家規范“三公”消費對消費市場的影響分析
本文導讀:長期看,“三公消費”的規范有助于真正的民生支出和居民消費的增加,并不會持續約束消費和相關產業的增長。
規范“三公消費”可能會暫時影響社會消費和總需求的增長,但這是未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中央政治局出臺了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2013年國資委對于控制央企職務消費方而監管更加嚴格,劃定央企2013年職務消費零增長,同時要求各個央企按照本企業情況制定職務消費量化標準并公開,嚴格控制職務消費。
靠“三公消費”所拉動的消費和內需,本身就是畸形和不可持續的增長模式。公共財政被政府自身所消耗,其調節經濟的功能必然減弱,轉移支付的能力隨之下降,整個經濟的內生增長動力趨于缺失,社會失去持續發展的動力,所引發的社會矛盾更是難以調節。因此,規范“三公消費”可能會暫時影響社會消費和總需求,但這是未來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
財政支出中主要包含“三公消費”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速大幅下降。從我國經濟結構看,最終消費占GDP支出法比重約為49%,政府消費所占GDP比重約為14%。雖然統計局沒有公布政府消費的結構數據,但我們可以通過財政支出中的一般公共服務消費、教育、社會保障、國防等十項政府消費支出估算出整體政府消費結構,其中主要包含“三公消費”的“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占政府消費比重約為16%,推算出其在GDP支出法中比重約為2.2%。在2013年國家財政預算中,“一般公共服務支出”預算增速為2.9%,相對2012年實際執行17%的增速大幅下降。如果絲毫不考慮其他項政府消費的“填補”,完全靜態測算,“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速下降對GDP增速的影響在0.3個百分點左右,考慮到企業和政府共同消費部分也會下降,我們估計,“三公消費”對GDP的影響在0.5個百分點左右。
長期看,“三公消費”的規范有助于真正的民生支出和居民消費的增加,并不會持續約束消費和相關產業的增長。
首先,規范“三公消費”有助于社會資源恢復正常配置。“三公消費”造成的奢靡消費和昂貴的高檔品價格,本身就不是合理的經濟活動,國民經濟不應該把這種無謂浪費資源的經濟活動,當作正常的經濟活動來支持,以維持表而的經濟繁榮。春節前后,包括春節期間,各地高檔酒店的高檔菜肴銷售明顯下降,像燕窩、鮑魚這類產品下降40%左右,魚翅下降70%以上,高檔酒店的食品禮盒銷售額下降45%。
媒體所報道的“湘鄂情轉型家常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應出社會資源正在恢復正常配置,這表明,真正的消費產業不會得到約束,反而將受益于社會資源的重新配置。
其次,政府自身消耗下降,財政調節經濟的功能才會增強。由于政府支出總量是一定的,降低政府自身的“三公”的內耗支出,對其他領域的調節和轉移支付能力才會增強。從2013年的財政預算看,雖然整體財政支出增長只有10%,但由于用于一般公共服務支出增長僅有2.9%,因此財政對醫療、社保、環保和教育等民生領域的支持能夠顯著增加,預算增速都在10%以上。
最后,企業和個人減少對政府消費負擔,降低溝通成本,將最終帶來居民消費和企業投資的增加。從狹義上將,“三公消費”來自于財政資金,如果能夠合理減少三公消費支出,那么就可以相應地減少財政稅收收入,直接減少消費者和生產經營者承擔的稅收,減稅所起到的帶動經濟作用,將抵消三公消費減少帶來的需求減少。從廣義上講,企業和個人減少對政府人員的消費負擔,與政府溝通的成本下降,長期來看會轉化為居民的消費,帶來企業家精神的發揮和社會效率的提高。
經濟結構分析(%)
2013年中國一般公共服務預算支出比重大幅降低
2012年政府消費分項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