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核電站用電纜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本文導讀:核電站電纜是核電工業重要的配套產品,是核電站的“血管”和“神經”。在核電站建設中從鈾礦-開采-原子能利用核三廢處理,整個鏈條中每個步驟都是需要建立工廠,每個過程均需要不同等級的核電電纜。
在眾多新能源發電的發展前景中,核電作為一種不排放污染氣體且可以低成本、大規模開發的電力資源,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的重視。積極推進核電建設,對于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斷增長的能源需求、保障能源供應與安全、環境保護、實現電力工業結構優化和可持續發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意義。根據國際原子能機構的預測,到2030 年全球核電裝機容量將達到5.1~8.1億kW。目前,核電裝機容量僅占我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15%,僅占一次性能源消費的1%。這不僅同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很大,而且也遠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經過多年的發展,核電已在一些國家的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地位。一向注重核能發電的法國,其核電比重已占全國總發電量的78.00%。而立陶宛、斯洛伐克和比利時等國家的核電發電量比重也都超過了50.00%。我國已經制定了《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近年發改委規劃,到2020 年核電實現投產裝機容量4,000 萬kW。2008 年11 月這個數字被提高到7,000 萬kW。隨著“十二五”規劃的出臺,核電開工速度將進一步加快,樂觀估計2020 年投產核電裝機容量可以達到8,000 萬kW,年均增長21.24%。目前已經投產和在建的900 萬kW 左右的核發電能力,為實現8,000 萬kW 的目標,尚需再建約7,100 萬kW 的核電設施。這意味著,國家今后每年需新開工建設6~7 個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以此估算,到2020 年,中國核電建設總投資將達到約8,520 億元,其中:設備投資約4,260 億元,如果按核島國產化率達到75.00%、常規島國產化率80.00%、輔助設備國產化率90.00%計算的話,則國內設備企業至少面臨超過3,200 億元的市場,核電產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期。
核電站專用電纜,主要分布在核電站的核島、常規島和BOP 各部分,用于電力傳輸、控制、計算機、儀表等。核電站電纜對無鹵、低煙、低毒等技術性能要求十分嚴格,我國目前主要能生產制造核島外圍用K3 類電線電纜,其余K1、K2類專用電線電纜目前對進口的依賴度還較高。因此,加快此類電線電纜的開發和研制,早日實現產品的國產化,滿足市場需要,就顯得尤為必要,而核電站較大的發展潛力也為核電站用電纜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核電站電纜是核電工業重要的配套產品,是核電站的“血管”和“神經”。在核電站建設中從鈾礦-開采-原子能利用核三廢處理,整個鏈條中每個步驟都是需要建立工廠,每個過程均需要不同等級的核電電纜。不同階段的電纜需求如下:
據預測,每建設百萬千瓦裝機容量約需要用核電站用電纜近3,000km,按照我國關于核電發展最新規劃,預計到2020 年我國的核電站用電纜每年的需求總量將達到約2 萬km(約12~14 億元/年),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我國對國民安全及建設項目質量有越來越高的要求,核電站用1E 級電纜將越來越多地取代普通電纜用于重要民用建設項目。在未來幾年內,電力電纜用戶完全有可能逐步選取低煙無鹵輻照交聯電纜,產品的升級將使核電站用電纜的市場需求每年增加2~3 萬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