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太陽能光伏發電擴大融資渠道探討分析
本文導讀:目前,光伏技術日趨成熟,發電成本也已經低于1元/千瓦時。我國已經具備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的各種條件,光伏應用應盡快進入家庭,從而擴大光伏發電投資主體,增加融資渠道。
在歐盟光伏“雙反”談判的關鍵時期,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于2013年4月1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大氣污染防治十條措施,研究促進光伏產業健康發展。會議指出,要圍繞穩增長、調結構,陸續出臺擴內需的舉措,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光伏產業是新能源產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國光伏產業已具有相當國際競爭力,但受全球光伏市場低迷、國內市場應用不足等影響,目前出現生產經營困難,為此,需要支持光伏產業走出困境并健康發展。
會議提出六項光伏產業支持措施,要在努力鞏固國際市場的同時,用改革的辦法,發揮市場機制作用,著力激發國內市場有效需求,推動產業創新升級。一是加強規劃和產業政策引導,促進合理布局,重點拓展分布式光伏發電應用。二是電網企業要保障配套電網與光伏發電項目同步建設投產,優先安排光伏發電計劃,全額收購所發電量。三是完善光伏發電電價支持政策,制定光伏電站分區域上網標桿電價,擴大可再生能源基金規模,保障對分布式光伏發電按電量補貼的資金及時發放到位。四是鼓勵金融機構采取措施緩解光伏制造企業融資困難。五是支持關鍵材料及設備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加強光伏產業標準和規范建設。六是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做優做強,抑制產能盲目擴張。從整體來看,六項政策確實給行業發展提振了信心。
相關市場調研報告請見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3-2018年中國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專項調研及未來前景研究報告》
太陽能作為一種可再生的清潔能源,符合當今世界環保低碳的潮流,是全球新能源的發展方向,因而倍受世界各國關注。且隨著太陽能光伏技術的不斷成熟,近年太陽能光伏發電在全球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因此在“十二五”規劃中,光伏裝機規模高達35GW,但2012年我國光伏裝機容量僅約為4.5GW,離“十二五”的發展目標還有較大差距。裝機容量規模遠低于規劃,主要是受投資成本高,回收周期長,投資收益率低等影響,一直以來太陽能光伏發電的社會影響高于企業的濟價值,環保效益強于經濟效益,在目前無法做到平價上網的情況下,光伏發電企業往往都是賠本賺吆喝,因此從企業發展層面來說,存在三種不利:首先,不利于企業的長期穩定增長,以及企業規模的快速擴張;其次,不利于銀行對項目融資能力的評價,從而影響規模化發展;再者,不利于民間資本、基金的進入,從而影響融資渠道。因此,能否擴大融資渠道成為太陽能光伏行業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
太陽能光伏電站的資金主要來自三方面:國家補貼、股東投入、銀行貸款。無論大型光伏電站還是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是非常關鍵的。國家的補貼往往占到項目資金來源的50%,甚至超過50%,沒有國家財政這方面的資金或制度來補貼將無人參與。為此,太陽能光伏發電企業的融資渠道必須站在國家補貼的基礎上來考慮,充分利用國家補貼的現時資金或未來資金,做好融資鋪墊。目前太陽能光伏應用國家補貼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金太陽示范工程財政補助資金預算指標的形式,在“可再生能源”預算支出科目列支的建設補貼;另一種是全國統一的標桿上網電價建設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電網公司依照火力發電的并網價格收購光伏發電,補貼部分由國家統一發放電網,電網再發放給企業。兩種補貼形式因收到補貼的時間不同,對項目建設的融資需求也有較大差異。目前建設補貼的標準是5.5元/瓦,按目前建設成本不超過10元/瓦計算, 補貼已經超過建設需求的50%,因此,融資需求除業主配套的項目資本金外,往往只需項目投資資金的20-30%。而對于標桿上網電站來說,財政補貼要按實際發電量發放,因此,項目建設資金除業主配套的項目資本金外,全部依靠融資,造成項目融資壓力大,財務成本高。即將推出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的補貼模式與標桿上網電站基本一致,不同之處僅是分布式光伏發電補貼價格會考慮地區因素,而標桿上網電站采取的是全國統一的標桿上網電價。
針對如何拓寬光伏企業投融資渠道,全國人大代表、晶科能源首席執行官陳康平提出,希望國家能夠在五方面給予支持:第一,為可再生能源發電企業建立快速通道,使他們能夠在上市、發債等資本市場融資渠道得到一定的優先性;第二,允許大型基金進入光伏業;第三,適當考慮放開資本市場的限制,使國外資本進入光伏市場;第四,通過退稅政策吸引優質投資者進入光伏市場;第五,利用利息的補貼來降低融資成本,使得民間資本、基金愿意進入可再生能源領域,促進該領域的發展。
在向國家爭取政策的同時,企業也應充分利用固定資產抵押、股權出質、并網收費權質押、主要設備融資租賃等融資方式為企業拓寬融資渠道,對符合要求的企業還可申請應收款融資、存款融資等多種融資渠道。我公司建設的海南金海漿37MW光伏電站的融資,就是通過主要設備抵押及電費收入回籠資金專戶結算等增信方式,取得的商業銀行6000萬元10年期固定資產貸款,順利解決了項目融資難題。還可借鑒歐美商業模式,充分利用民間資本,使光伏發電進家入戶。例如,美國的“回饋電價”的商業模式規定一個分布式光伏電站只為附近用戶提供電能,所產電能低于用戶需求,電價低于電網電價。用戶所消耗電能優先取自光伏電站,不足部分由電網補充。在這種模式下,光伏電站所產電能被完全消納,并且減少了用戶負擔。
目前,光伏技術日趨成熟,發電成本也已經低于1元/千瓦時。我國已經具備大力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的各種條件,光伏應用應盡快進入家庭,從而擴大光伏發電投資主體,增加融資渠道。
總之,在現有國家補貼政策下,光伏發電如能順利實現并網,可獲得可觀的收益,也可帶動終端用戶的積極性,因此,充分發揮固定資產抵押、股權出質、并網收費權質押、主要設備融資租賃等傳統融資方式,并通過可行的商業模式引進基金、國外資本、民間資本,以及上市、發債等資本市場融資,來擴大光伏發電融資渠道,是促進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