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信重組目標實現可能性分析
本文導讀:我國電信重組方案的出臺,不但引來國內各方的熱議,更引起國際輿論的高度關注。在紛揚的褒貶中,大多對此次電信重組能否實現設定的目標存有較大分歧。筆者認為,雖然此次電信重組方案并非十全十美,但也是當前國際與國內形勢下可操作的、比較優秀的選擇,其設定目標是可
1 中國電信重組沒有現成模式
中國電信業的發展是孕育在中國改革開放的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中,具有自己獨特的現象與規律,并沒有現成的模式可以照搬。正如著名的中國經濟學家、現任世行副行長林毅夫所言,中國經濟在取得令人嘆為觀止的成就的同時,中國在轉型過程中也呈現出很多在世界經濟發展史上獨一無二的現象,用現有的經濟理論來解釋這些現象往往難解其中之奧秘。比如,1998年-2002年的中國經濟,因為出現通貨緊縮和能耗下降而被國外很多經濟學家質疑中國的高速增長是否是真實的,而通過對中國經濟結構和發展進程的充分了解,追根溯源,深入局中剖析,就可從看似互相矛盾的數字之間發現正常的邏輯關系,找到實實在在的根據,得出令人信服的結論。林毅夫認為,目前國際上尚缺乏可以指導發展中國家有效地推動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發展,使得國家又好又快地實現現代化的成熟理論。因此,中國的改革和發展沒有現成模式可以遵循。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電信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超前發展,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電話普及率達到20%時,人均GDP已達1500美元,而我國電話普及率達到50%時,人均GDP只有1500美元。目前,中國的人均GDP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電話普及率已經達到世界平均水平。特別是當西方世界經歷數年電信“泡沫”時,中國卻一枝獨秀。這些看似違背常理的現象,正是中國電信業的獨特所在。這是因為電信業的發展是在中國尚未完成工業化進程和城市化進程背景下發生的;也是在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而且在經濟與社會發展嚴重不均衡的背景下進行的;特別是在中國經濟社會體制發生大轉型的背景下取得的。所以,中國的電信業發展道路必然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而這個特色還需要探索,在世界上也沒有先例。由于電信重組只能是中國整個經濟社會改革進程中的一個局部,這就注定了決不能照搬發達國家已有的重組模式,必須探索適合中國特點的模式。
已經公告的電信重組方案正是在面臨國際、國內多種機遇和挑戰下,在探索中國特色的努力下,而形成的深化電信業改革的路線設計,所以,應堅持實事求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觀點來看待和評價。
2 電信重組效能釋放的階段性
重組方案公布以來,相當多的目光投射在移動的“一家獨大”和“反壟斷”上,認為此次重組并非能真正形成競爭的局面。但是,電信重組并不像方案的公布和目標的設定那樣簡單,而是一步一步艱難推進的過程。如果把它看作一個過程,電信重組方案的宣布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而是要在電信重組效能釋放的不同階段來完成既定的改革目標。
電信重組效能釋放的第一階段,是電信資源的優化配置,使新三大運營商都具有全業務資質。因為,資源如何配置是左右市場競爭格局的關鍵因素,中國移動之所以能實現短時間內的迅猛發展,并在中國電信市場上稱雄,除了其自身的努力外,更關鍵在于其擁有的優質資源,使中國移動幾乎獨享了“移動替代固網”的技術發展趨勢。同時,在電信業的發展過程中,由于資源沒有進行滾動配置,中國移動憑借著優質資產坐擁巨大的成本空間,最終導致中國電信市場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就此,國家發改委完成的一份涉及中國電信市場重組問題的課題報告明確提出,電信業結構失衡首先是資源配置的問題,目前的資源配置在政策層面、管制層面和市場準入層面均存在諸多體制性障礙和問題;解決結構失衡的最有效路徑是實現電信運營商的全業務經營,使各運營企業在一個相對公平的準入環境中,針對未來的增量市場開展競爭。在此次重組后,中國電信業的失衡格局將得到改善。以2007年末數據為例,就資產規模而言,重組前移動占電信運營業總資產的43.3%,聯通、電信和網通所占資產比例分別為12.5%、22%和17.8%;重組后新移動占總資產比例為44.%,重組后新聯通和新電信所占資產比例都增加為28%,趨向均衡。再如用戶總數,重組前移動占用戶總數的42%,聯通、電信和網通所占比例分別為18.5%、24.7%和12.4%;重組后新移動用戶數比例提高到44.4%,但重組后新聯通和新電信所占用戶比例分別增加為26.2%和29.4%,也趨向均衡。所以,此次電信重組的效能首先在資源優化配置中顯現出來,使新移動、新電信和新聯通在電信資源上獲得較為平等地位,并在此基礎上謀劃和展開新一輪的建設、運營和競爭。
電信重組效能釋放的第二階段,是在各運營商基本完成內部整合后發放3G牌照并出臺相應的非對稱管制政策,以促進逐步形成更為有效合理的競爭格局。比如,3G牌照放發時間的調控,實施號碼“單向攜帶”,以及國家在頻譜分配上向新移動運營商傾斜等政策。
電信重組效能釋放的第三階段,是各運營商已經建設并運營3G,在移動/固網融合中邁出實質步伐,在寬帶及多媒體業務市場取得長足的進步,并形成平衡的競爭格局后,應考慮通過引進新技術、新資本、新主體,為國外資本和民間資本進入電信業開辟通道。從而,進一步提高電信行業服務能力和水平,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分享電信行業發展改革的成果。
由此可見,我們所期盼的真正平衡有效競爭局面的形成,并不斷為民眾貢獻福祉的優良服務決不是電信重組發布之日,而是在堅定耐心地一步步推進中實現的。
3 電信重組目標的特殊性
在此次電信重組中,我國也提出了具有特殊性的目標設計,一個是在重組公告中提出的“堅持自主創新”,將“自主創新成果規模應用,后續技術不斷發展,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升”作為主要目標之一;另一個是“著力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電信企業”。這是國家戰略動向和決策的體現,也是中國與發達國家電信重組目標設計的區別所在。
當前的中國電信業“堅持自主創新”的典型,TD當之無愧。隨著電信重組方案的公布,其中所體現出來的政府對TD的傾向性支持政策和中國移動對TD業務的一連串積極舉動,促使業界對TD產業的發展再度充滿期待,并將加速TD產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在重組的配套政策措施中,明確要求“結合新一代寬帶無線通信重大科技專項實施,積極參與國際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標準制定”。而中國移動和以大唐為首的國內TD廠商在國際標準制定中獲得了有利地位,中國移動與國際知名運營商攜手推進LTE技術,顯示了在世界通信領域的巨大影。向和作用。中國移動主導提出的TD-LTE融合方案獲得批準,使TD的演進路線得到世界大多數運營商和制造商的認可,也為在4G領域參與標準制定奠定了基礎。在通告的配套政策措施中,細化了對TD國內市場和產業發展的支持政策,明確了TD走向國際的政策保障,為TD運營商績效考核提出指引。這些明確的決策和政策的出臺,無疑是對TD的最大利好。
當前的中國電信業,可以成為“具有核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電信企業”的,非中國移動莫屬。中國移動所創造價值在國內GDP中的比重持續保持在每年1.1%以上,自2000年以來,累計上繳利稅1670億元,創造直接和間接就業崗位超過2307個。2006年度,中國移動對國民經濟總需求的拉動高達1.97%;2007年,中國移動主營業務收入較同期實現了20%的增長,凈利潤高達870億元,對國民經濟做出了巨大貢獻。目前,中國移動總資產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用戶數量突破3.7億。由此可以看出,中國移動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舉足輕重,而在電信業中更是不可替代。
在經濟全球化和激烈的國際競爭環境中,中國需要有實力、有能力的企業成為全球型的競爭實體,參與甚至推動和掌控國際事務,進一步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目前,中國移動已成為移動網絡規模、客戶數量、市值全球第一的電信公司。2007年中國移動在《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名上升至202位,《福布斯》“全球2000家最大上市公司”排名112位,《金融時報》“全球500大企業”排名第38位,《商業周刊》評出2007年全球IT公司100強,中國移動排名第十。特別是中國移動在全球的品牌競爭力大大提升,英國《金融時報》主辦的全球品牌評選將中國移動的品牌評為全球企業第四位,全球電信行業第一位,品牌價值高達392億美元。在美國“世界品牌實驗室”發布的“亞洲品牌500強”排行榜上,中國移動名列第三。中國移動在國際標準制定中也獲得了有利地位,2006年,中國移動與其他六家國際一流運營商主導發起建立了NGMN(下一代移動網絡)國際聯盟,為下一代移動網絡的發展爭取到了更多的話語權。近日,在巴塞羅那的移動世界大會上,中國移動與沃達豐、美國第二大移動運營商攜手推進LTE技術,再次顯示了中國移動在世界通信領域的巨大影響和作用。因此,從維護國際競爭實力,鞏固和提高中國電信業國際地位的角度來看,保持新移動的強大實力是必要的。
所以,堅持TD走向成功,保障新移動目前的強勢地位是中國電信業所處國際、國內環境與特點所決定的,當前任何“看衰”TD,“杯葛”新移動都不是明智的選擇。
4 電信重組實現目標的不確定性
當然,任何改革都有風險,更何況我國電信業積累多年的各類矛盾交織難解。因此,電信重組也存在許多不確定性。
不確定性首先來自各新運營商的整合難度。重組后新電信可能難以煥發出人們所期待的競爭力,中國電信的制度比較健全,運作穩重,但內部機制比較僵硬,人事管理落后。中國電信現有近25萬名員工,18萬離退休人員,幾乎是其他運營商的總和,除去冗員繁多的問題,還存在中高端人才,特別是移動技術與經營人才匱乏的難題。雖然有聯通C網員工加入,但固網、移動雙線作戰的新電信,在理念、管理、市場、網絡、業務上的融合過程十分艱巨。新聯通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幾年前網通整合小網通,員工數量是一百比一,整合了五年才塵埃落定,其結果是小網通全體“出局”。此次人數比例為五比一,而且固網運營商的希望寄托在移動業務上,但占員工絕對多數的固網運營商又對移動的市場、業務、技術不熟悉,其整合困難與改革成本可想而知。對新移動而言,最大的困擾也是內部整合,12.2萬移動員工與鐵通77員工的融合絕非易事。
另外,全業務經營后在中國市場上價格戰仍將是最有利的競爭武器,而資金和財務優勢可以通過價格戰轉化為市場控制力,這就使新移動在價格戰上具有競爭對手不可比擬的實力,通過價格戰可以最大限度化解新電信、新聯通的業務捆綁威力;從而產生強大殺傷力,甚至使兩家競爭者徘徊在虧損的邊緣。這當然也是對政府監管智慧和能力的考驗。再者,網絡建設運營、業務拓展、國際化競爭等等的風險也都加大了電信重組的不確定性。
5 結束語
任何改革都是在眾多矛盾考量中選擇的產物,也是在不斷推進中完善與提高的過程。電信重組的目標和措施既明確又可行,相信在克服前進中的各種困難,解決重組中的各種矛盾后,一定會迎來中國電信業的又一個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