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研究
http://www.xibaipo.cc 2008-08-28 21:23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互聯網,正是這樣一個可以打破時空局限、交流各種信息的互動平臺,使所有人都可能通過網絡充分共享全社會的智慧。互聯網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將能夠滿足人們更加開放、平等、自由的信息交流。圖1概括了互聯網的理念、體系架構及其具有的相關特性。
1 互聯網技術發展趨勢
1.1互聯網發展的體系結構
互聯網,正是這樣一個可以打破時空局限、交流各種信息的互動平臺,使所有人都可能通過網絡充分共享全社會的智慧。互聯網的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將能夠滿足人們更加開放、平等、自由的信息交流。圖1概括了互聯網的理念、體系架構及其具有的相關特性。
如圖1所示,為了實現“人人參與”的理念,互聯網采用了“端到端透明性”的核心設計原則,即用戶可以利用計算機、手機等終端的智能性產生各種信息,網絡只是簡單、“盡力而為”地傳遞信息而不做任何記憶與控制。這種俗稱為“智能終端+傻網絡”的體系架構有效簡化了網絡的功能,把信息處理和控制的復雜性最大限度地交給終端節點(包括服務器和用戶),使用戶擁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更廣闊的創新空間,從根本上提供了人人參與互聯網發展和創新的機會。
1.2 互聯網的典型技術特征
在“人人參與”理念和“端到端透明性”設計原則的指導下,今天的互聯網呈現出了以下典型技術特征。
(1)開放性
互聯網支持端到端的業務與承載分離,提供標準的、開放的網絡層接口,所有人都可以利用相關開放接口設計和提供任何業務和應用。
(2)去中心化
互聯網是局部自治的,沒有集中的資源管理和控制中心。
(3)對等性
互聯網的網絡節點與終端節點是對等的,終端節點之間也是對等的。
(4)公平性
互聯網對不同用戶、不同業務和應用的流量都提供“盡力而為”的公平服務。
根據互聯網試驗科研、啟動、應用發展的三個階段,我國目前已進入應用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特征主要表現在:社會的多方指導,互聯網向社會全方位滲透,網絡融合趨勢明顯,安全問題日益嚴重,探尋技術演進已成為互聯網健康發展的主要路線。三個階段的典型特征見表1:
2 中國互聯網宏觀發展狀況
根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國的網民總人數達到了13700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00萬人,增長率為23.4%(見圖2)。在歷年調查中,這一年是網民數量增加最多的一年。尤其重要的是,這一數據使得網民數在中國13.1億總人口中的比例占到10.5%,首次突破了10%。隨著3G時代的臨近,手機成為網民上網設備中的新興成員,截至2006年12月31日,中國通過手機上網的網民人數為1700萬人,占網民總數的12.4%,中國使用手機上網的網民已經初具規模。這一數據代表著中國網民上網方式、上網終端設備的多樣化發展。
2.1 上網計算機數
截止到2006年12月31日,我國的上網計算機總數已達5940萬臺,同2005年12月底相比,增加了990萬臺,增長率為20.0%,其中專線上網計算機數為590萬臺,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60萬臺,同比下降9.2%;撥號上網計算機數為1820萬臺,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40萬臺,同比下降11.7%;寬帶上網計算機數為3530萬臺,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290萬臺,同比增長57.6%。通過調查結果可見,雖然上網計算機總數持續增長,但專線上網計算機數、撥號上網計算機數呈現負增長,而寬帶上網計算機發展迅速。如圖3所示。
上網計算機中,專線上網網民人數為2710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了200萬人,同比下降6.9%;撥號上網網民人數為3900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減少1200萬人,同比下降23.5%;寬帶網民人數為9070萬人,與上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640萬人,增長率為41.1%;手機上網網民人數為1700萬人(如圖4所示)。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在網民總數繼續保持增長的情況下,使用專線及拔號上網網民數量呈現持續下降趨勢,而寬帶網民數保持高速增長。
2.2 上網用戶人數
2007年12月中國互聯網普及率增至16%,我國的上網用戶總人數為2.1億人,比上年增加了7300萬人(如圖5所示)。
根據美國墨西哥大學教授羅杰斯的創新擴散理論,新事物的發展通常呈現S形,當普及率在10%—20%之間時,擴散過程會加快,直至達到一定數量之后才會慢下來。2006年12月中國互聯網普及率是10.5%,2007年12月增至16%,中國正處于網民快速增長的階段。
以上分析充分體現了互聯網發展進入第三階段的特征,同時也面臨該階段的挑戰機遇問題。
3 移動互聯網的現狀
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骨干網目前主要覆蓋全國31個省會及地市級城市,在網絡層次上分為:骨干網核心骨干層、匯接骨干層、一般骨干層、網間互聯節點。其中北京、上千層節點,沈陽、武漢、南京、成都、西點,核心骨干層節點和匯接骨干層節點實現跨省業務的有效疏通;其它節點作為骨干網的一般骨干層節點,負責轉接各省業務。
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骨干網為一個單獨公有自治域,每個省網分別為一個私有自治域,分配私有自治域號。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骨干網與國際、國內互聯網以及與中國移動互聯網CMNet省網之間運行BGP-4路由協議。中國移動互聯網骨干網域內路由協議采用IS-IS。
CMNet省網基本上為雙星型的兩層組網結構,即省網核心層和地市接入層,典型的組網如圖6所示。
3.1 業務發展
CMNet業務定位是:互聯網接入業務、儒語音類業務、信息服務業務,資源出租類業務、儒VPN業務。
互聯網接入業務主要是中國移動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基于固定、移動、無線等各種方式的互聯網接入服務。提供的接入手段主要有:PSTN撥號接入、GSMCS口接入、GPRS接入、WLAN接入、專線接入(有線專線接入和固定無線接入兩種方式),其中發展集團專線接入是業務發展的重點。
廠話音類業務主要是指通過中國移動互聯網能承載的語音通信類業務。主要包括VoIP業務、IP會議電話、網絡電話/傳真業務、IP800等語音增值業務。
信息服務業務主要是指中國移動互聯網為用戶提供各種信息服務,該類業務主要包括:統一郵箱、電子商務、WAP業務、PDA Portal業務、夢網短信業務、彩信增值業務、KJava業務、多媒體會議、視頻點播業務等。
資源出租類業務是指網絡運營者將其提供的部分網絡資源提供給用戶使用,收取網絡資源的使用費用。
IP VPN業務是指基于中國移動互聯網為用戶提供虛擬專用網絡服務,為用戶提供的虛擬專網與其它網絡流量隔離。
3.2 中國移動互聯網面臨的挑戰和問題
(1)CMNet面臨的挑戰
目前中國移動的儒城域網建設沒有形成規模,與其它運營商相比差距較大,缺乏接入資源和接入手段,當前信息資源主要分布在電信/網通IDC上,移動與電信/網通的互聯帶寬限制了CMNet移動用戶及寬帶固網類用戶的發展,同時需要付出大量的網間結算費用。
(2)互聯網資源匱乏
各省CMNet的IDC規模小、用戶少,缺乏對SP的吸引力,幾年來移動IDC的發展幾乎是處在停滯狀態。未來電信運營商之間數據業務的競爭體現為對用戶資源及基于儒的內容資源的爭奪(包括3G時代的寬帶移動通信)。
(3)接入的問題
在接入資源方面,網通占有先天的優勢,其在固網業務中占有絕對優勢;與中國移動相比,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鐵通等運營商也在寬帶接入方面占有優勢。移動IP城域網是移動互聯網省網在本地網的延伸,直接接入客戶,提供業務,目前省內地市基本上沒有建設移動IP城域網。移動的接入資源少,接入手段不足,因此基本沒有寬帶用戶,互聯網業務重點僅僅定位于集團專線用戶。
3.3 其他運營商的競爭
(1)基于IP內容資源
基于IP的內容資源大部分集中在電信、網通等固網運營商的IDC、CMNet IDC,固網運營商掌握絕對多數的內容資源。
(2)用戶資源
CMNet以移動客戶為主,寬帶固網類客戶資源少。盡管CMNet將集團專線定為重點發展業務,由于政策法規以及自身接入資源、內容資源的限制,CMNet的集團專線用戶數量發展較慢,用戶規模小。
4 問題的分析
4.1 應用場景的變遷帶來挑戰
原因之一,用戶群體的變化,互聯網用戶自律和彼此信任的基本假設在用戶群體發生變化的今天已經不復存在,而網絡的“端到端透明性”為安全攻擊、病毒和其他有害信息的傳播打開了方便之門。原因之二,應用目的的變化,互聯網的規模化應用使得互聯網的安全、商業模型和服務質量等問題成為其可持續健康發展的瓶頸。原因之三,產業鏈的變化,互聯網產業鏈各環節之間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和協調機制。端到端的業務與承載分離使得網絡基本成為透明的傳輸通道,業務實現與控制的權利和責任完全推向業務/服務提供商和用戶。這一方面使得業務/服務提供商和用戶承擔過多的責任;另一方面導致業務的開發部署不需要網絡服務商的參與,沒有使網絡服務商成為“利益攸關方”,打擊了投資積極性,因而很多與網絡屬性密切相關的業務無法順利開展。
4.2 體系架構引發的問題
基于“端到端透明性”的網絡體系架構有很多優點,是互聯網蓬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因為只有這種端到端的業務與承載分離,才能夠提供完全開放的網絡層應用開發接口,讓用戶都可以參與到互聯網的發展和創新中去,同時大大提高網絡的可擴展性。
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端到端透明性”在為互聯網帶來巨大發展優勢的同時,也為互聯網后來出現的很多問題埋下了幾乎難以克服的隱患。在互聯網應用場景發生巨變的情況下,現有體系架構使得網絡缺乏可控性的弊端日漸凸現。
5 未來移動互聯網的建設
5.1 IP城域網建設
根據互聯網理念,互聯網還將繼續向國民經濟各部門快速滲透,更加深刻地影響人類的生活和生產方式,加快社會信息化的發展進程。因此未來的互聯網,還將堅持“端到端透明性”的體系架構,其技術特征仍然是堅持“開放性”、“去中心化”、“對等化”、“差異化”原則;在海量性、無界性、交互性、群體性、自主性等現有外在屬性的基礎之上,未來互聯網將使所有用戶體驗到一個更加安全可信的、更高服務質量的、無所不在的和諧網絡虛擬社會。
根據上述互聯網建設目標,未來運營商的核心競爭力體現在對網絡資源的占有量上,包括傳輸、用戶及內容。移動P城域網是中國移動IP專用承載網、CMNet在本地網(城域網)的延伸,直接接入客戶,提供業務。業務主要定位于提供綜合業務的接入與承載(互聯網接入、廠專線、VoIP、視頻通訊、3G等業務),并負責向CMNet骨干網和中國移動儒專網傳送業務。因此加大儒城域網的建設力度,是CMNet發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國移動戰略發展的需要,也是中國移動向全業務運營領域進軍、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需要。現階段積累移動IP城域網運營經驗,可以為承載后續的3G、NGN等業務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國移動的VoIP話路、3G/NGN IP中繼、商業客戶VPN、寬帶信令等核心IP電信業務直接接入中國移動IP專用承載網。而對于固網類業務,如Internet接入、VoIP、視訊、本地儒專線等,由移動IP城域網提供綜合業務接入,完成本地網范圍內的承載,并根據業務類型的不同將其分別傳送到CMNet骨干網和中國移動IP專網。
5.2 業務發展定位
隨著全業務運營時代的到來,新時期IP網絡要承載如下業務:
◆Internet業務,包括普通Internet業務、移動數據業務(如GPRS、3GPS)、電子商務等;
◆IP專線業務,包括其內部的數據、VoIP、視頻通訊等多業務的承載;
◆實時會話型業務,如3GCS域業務、話音業務、視頻通訊等;
◆IP信令業務,包括寬帶信令信息承載(如MGCP、SIP、SS7)、SS7網的擴容等。
(1)繼續以發展集團專線為重點
盡管我國專線上網用戶、專線上網計算機首次出現了負增長,但是目前擁有網絡的企業還只占少部分,多數企業信息化應用還處于單機應用為主的狀況,信息的共享程度不高,市場空間仍然很大,移動運營商仍然掌握數量龐大的移動集團客戶。因此要更牢固地綁定現有集團客戶,爭取發展更多集團客戶,集團客戶IP專線接入無疑將是有力輔助手段。集團客戶是收入的主要來源,對帶寬和業務多樣性的需求較大,從單一業務的提供到全業務運營客觀上為中國移動提供了大量的機會。
(2)有條件地發展寬帶用戶
如前所述,在網民總數繼續保持增長的情況下,使用專線及撥號上網網民數量呈現持續下降趨勢,而寬帶網民數依舊保持高速增長;因此,結合IP城域網的建設,在條件允許的小區發展寬帶接入用戶,提供綜合業務,縮小和其它運營商的力量差距,是CMNet業務發展的必然選擇。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持續的投入。張東紅:本科,高級工程師。現任職于中國移動通信集團設計院,主要從事移動網絡規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