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新政恐不利于自主品牌的發展
http://www.xibaipo.cc 2009-01-13 10:20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最近有關政府對汽車產業出臺振興計劃的消息鋪天蓋地,大家都在興奮與激動中等待這一利國利民的政策出臺。這些消息也讓溫總理強調的最重要的“信心”又增強了起來。
最近有關政府對汽車產業出臺振興計劃的消息鋪天蓋地,大家都在興奮與激動中等待這一利國利民的政策出臺。這些消息也讓溫總理強調的最重要的“信心”又增強了起來。
據報道,“救市”政策包括鼓勵購買小排量車、鼓勵自主品牌、鼓勵購車信貸業務、扶持新能原車以及對提前一年強制報廢的車輛給予補貼等一系列舉措。另外,有消息稱將免除2.0L以下車型購置稅,這是其中力度最大的條款之一。
去年11月20日,在工信部與15家企業的座談會上,中汽秘書長董揚先生對與救市政策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首先是擴大內需,調整稅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其次,支持出口,因為從今年8/9月份以來,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出現下降;第三,政府采購可作相關規定,以一定的比例優先采購具有自主品牌知識產權的國產車;第四,鼓勵個人買車,給予個人買車按揭貸款利息優惠;第五,推進關于廢舊汽車的回收,最大可能地節能減排、推進循環經濟。
從表面上看,政府出臺的這些政策對整個國家的汽車工業都是十分有利的,消費者會從中獲益不少,國家整體銷量上揚也會讓國內的供應商們獲得更多的訂單。但是,這些政策是否真正的有利于我國自主品牌的長久發展,筆者對此持懷疑態度。
出臺這些政策是為全球汽車市場低迷買單
大家都非常清楚,當前全球的汽車市場都在萎縮,無論是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或者地區都不能幸免。中國市場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沖擊,銷量增長情況較去年有明顯的下降。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主要汽車企業都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以及新車投放力度,因為新興市場是他們就是他們的將來,當前情況下,發展速度最快的中國是其最為重要的新興市場。
相信聽到中國政府即將出臺以上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后,世界汽車列強一定比我們還要興奮,因為他們的機會就要來了。目前,中國2.0L排量以下的乘用車主要銷量還是集中在合資品牌上。而08年,中國的合資企業已經頻繁在中國發布小型車了,將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合資品牌小型車在中國市場開賣,中國市場的銷量在各大國外品牌的全球銷量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可以說,如果中國市場首先從低迷中走出來,那么中國的消費者就是全球汽車市場復蘇的最大功臣。
當前情況下出臺政策不利于自主品牌長久發展
08年,自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較去年有明顯下降,這其中最主要的兩點原因是合資品牌車型的價格下探和自主品牌產品跟不上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發展。合資品牌的價格一降再降,相對于自主品牌的號召力,他們的產品相對自主品牌更加有吸引力。另外,國內自主品牌近幾年都在尋求戰略轉型,但是在短時間內并不能立竿見影的取得成效,品質的提升不是一年兩年的功夫就能夠完成的。就當前而言,自主品牌的產品在品質上還不能與同級別的合資品牌相抗衡。
在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一系列政策出臺之后,如果中國市場開始崛起,自主品牌的銷量自然會跟著大趨勢漲,但是相對于合資品牌,他們獲得的利益會更小。比如減免2.0L以下車型的車型購置稅,目前中國市場上2.0L以下市場合資品牌仍然占主導優勢,尤其是1.5L-2.0L排量之間。2.0L以下銷量排名前幾位的捷達、桑塔納、寶來、凱越、卡羅拉、伊蘭特銳動等等都是合資品牌的產品,而自主品牌僅有F3、QQ、自由艦等相對利潤較低的產品。即使銷量的提升對自主品牌而言也并不能獲得多少的利潤提升。
另外,在中國市場崛起后,自主品牌在近幾年內對合資品牌的打壓還沒有太多的手段進行反擊。合資品牌雖然目前在國外市場都陷入困境,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相對于自主品牌而言,他們的財力和產品依然十分雄厚與豐富。而目前國內的自主品牌眾多,各自為戰,沒有一家可以與合資品牌抗衡的實力。新政策出臺后,自主品牌所面臨的壓力將十分巨大。以當前的實力對比來看,新政策出臺后自主品牌積蓄能量的時間不會很長,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不久的將來自主品牌企業恐怕又陷入新一輪的困境。
汽車金融、刺激出口等政策并一定能促進自主品牌消費增長
對汽車金融市場的支持表面上會讓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加入到購車行列中來,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汽車貸款增加后更多的消費者會選擇其未來消費能力能夠應付的車型,而這些車型合資品牌居多。自主品牌當前的產品價格一般都較為低廉,具有自主品牌產品購買力的消費者不需要通過貸款,有了貸款后就很有可能不會選擇自主品牌產品。
出口方面,中國自主品牌出口量最多的市場是俄羅斯,08年自主品牌出口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俄羅斯市場對國外汽車品牌的壓制所導致的。沒有俄羅斯市場,自主品牌企業難以在短期內開發更多的國際市場大幅度提升出口銷量。
總結:誠然,當前經濟情況下出臺“救市”政策,無論對中國整體工業以及汽車消費者而言都能帶來實際的好處,筆者作為一名未來的汽車消費者也期待這樣的政策出臺。但是作為一名關注自主品牌發展的中國人,自主品牌的長久發展則更應該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問題。相信出臺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后,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會在幾年內保持快速的增長,甚至很快超過美國稱為全球第一的汽車消費市場,但是這其中自主品牌所占的比例或許是個很讓人尷尬的數字。我們的自主品牌還很弱小,還需要更多的保護,我們不應該為了救市場而毀了自主品牌,毀了國家的命脈。
據報道,“救市”政策包括鼓勵購買小排量車、鼓勵自主品牌、鼓勵購車信貸業務、扶持新能原車以及對提前一年強制報廢的車輛給予補貼等一系列舉措。另外,有消息稱將免除2.0L以下車型購置稅,這是其中力度最大的條款之一。
去年11月20日,在工信部與15家企業的座談會上,中汽秘書長董揚先生對與救市政策提出了五個方面的建議:首先是擴大內需,調整稅收政策,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其次,支持出口,因為從今年8/9月份以來,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已經出現下降;第三,政府采購可作相關規定,以一定的比例優先采購具有自主品牌知識產權的國產車;第四,鼓勵個人買車,給予個人買車按揭貸款利息優惠;第五,推進關于廢舊汽車的回收,最大可能地節能減排、推進循環經濟。
從表面上看,政府出臺的這些政策對整個國家的汽車工業都是十分有利的,消費者會從中獲益不少,國家整體銷量上揚也會讓國內的供應商們獲得更多的訂單。但是,這些政策是否真正的有利于我國自主品牌的長久發展,筆者對此持懷疑態度。
出臺這些政策是為全球汽車市場低迷買單
大家都非常清楚,當前全球的汽車市場都在萎縮,無論是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或者地區都不能幸免。中國市場也不可避免的受到沖擊,銷量增長情況較去年有明顯的下降。金融危機爆發后,全球主要汽車企業都加大了在中國的投資以及新車投放力度,因為新興市場是他們就是他們的將來,當前情況下,發展速度最快的中國是其最為重要的新興市場。
相信聽到中國政府即將出臺以上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后,世界汽車列強一定比我們還要興奮,因為他們的機會就要來了。目前,中國2.0L排量以下的乘用車主要銷量還是集中在合資品牌上。而08年,中國的合資企業已經頻繁在中國發布小型車了,將來肯定會有更多的合資品牌小型車在中國市場開賣,中國市場的銷量在各大國外品牌的全球銷量的比重將會越來越大。可以說,如果中國市場首先從低迷中走出來,那么中國的消費者就是全球汽車市場復蘇的最大功臣。
當前情況下出臺政策不利于自主品牌長久發展
08年,自主品牌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較去年有明顯下降,這其中最主要的兩點原因是合資品牌車型的價格下探和自主品牌產品跟不上消費者的消費需求發展。合資品牌的價格一降再降,相對于自主品牌的號召力,他們的產品相對自主品牌更加有吸引力。另外,國內自主品牌近幾年都在尋求戰略轉型,但是在短時間內并不能立竿見影的取得成效,品質的提升不是一年兩年的功夫就能夠完成的。就當前而言,自主品牌的產品在品質上還不能與同級別的合資品牌相抗衡。
在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一系列政策出臺之后,如果中國市場開始崛起,自主品牌的銷量自然會跟著大趨勢漲,但是相對于合資品牌,他們獲得的利益會更小。比如減免2.0L以下車型的車型購置稅,目前中國市場上2.0L以下市場合資品牌仍然占主導優勢,尤其是1.5L-2.0L排量之間。2.0L以下銷量排名前幾位的捷達、桑塔納、寶來、凱越、卡羅拉、伊蘭特銳動等等都是合資品牌的產品,而自主品牌僅有F3、QQ、自由艦等相對利潤較低的產品。即使銷量的提升對自主品牌而言也并不能獲得多少的利潤提升。
另外,在中國市場崛起后,自主品牌在近幾年內對合資品牌的打壓還沒有太多的手段進行反擊。合資品牌雖然目前在國外市場都陷入困境,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相對于自主品牌而言,他們的財力和產品依然十分雄厚與豐富。而目前國內的自主品牌眾多,各自為戰,沒有一家可以與合資品牌抗衡的實力。新政策出臺后,自主品牌所面臨的壓力將十分巨大。以當前的實力對比來看,新政策出臺后自主品牌積蓄能量的時間不會很長,如果沒有足夠的實力,不久的將來自主品牌企業恐怕又陷入新一輪的困境。
汽車金融、刺激出口等政策并一定能促進自主品牌消費增長
對汽車金融市場的支持表面上會讓更多的潛在消費者加入到購車行列中來,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汽車貸款增加后更多的消費者會選擇其未來消費能力能夠應付的車型,而這些車型合資品牌居多。自主品牌當前的產品價格一般都較為低廉,具有自主品牌產品購買力的消費者不需要通過貸款,有了貸款后就很有可能不會選擇自主品牌產品。
出口方面,中國自主品牌出口量最多的市場是俄羅斯,08年自主品牌出口下降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俄羅斯市場對國外汽車品牌的壓制所導致的。沒有俄羅斯市場,自主品牌企業難以在短期內開發更多的國際市場大幅度提升出口銷量。
總結:誠然,當前經濟情況下出臺“救市”政策,無論對中國整體工業以及汽車消費者而言都能帶來實際的好處,筆者作為一名未來的汽車消費者也期待這樣的政策出臺。但是作為一名關注自主品牌發展的中國人,自主品牌的長久發展則更應該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問題。相信出臺文章開頭所提到的一系列“救市”政策后,中國汽車市場的銷量會在幾年內保持快速的增長,甚至很快超過美國稱為全球第一的汽車消費市場,但是這其中自主品牌所占的比例或許是個很讓人尷尬的數字。我們的自主品牌還很弱小,還需要更多的保護,我們不應該為了救市場而毀了自主品牌,毀了國家的命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