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汽車產業的主要障礙分析
本文導讀:中國整車企業銷量規模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均有較大差距,其中浙江吉利控股、廣汽集團的總銷量僅分別為91.34萬輛和71.22萬輛。此外,從營業收入和資產規模來看,中國整車企業也均弱于國外整車企業。
隨著發展中國家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發達國家汽車市場逐漸飽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全球汽車市場的消費增量將主要出現在亞洲、東歐和南美洲。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將會是未來最具潛力的汽車市場和世界汽車制造業的重要基地。雖然中國汽車市場潛力巨大,但是中國的汽車產業卻不強,仍存在著很多問題。
整零關系不符合世界潮流。發達國家整車企業與零部件企業之間的關系主要存在兩種模式,即以日本為代表的整零企業之間實行金字塔式的垂直分工體系和以歐洲為代表的既競爭合作又相互獨立的發展模式。美國與歐洲類似,但是整零廠商之間責任更加分明。目前這兩種模式有明顯的相互借鑒、相互融合的趨勢。中國的整零企業之間關系雖然較為復雜,但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依附于整車企業的零部件企業,另一類是獨立的零部件供應商。中國汽車市場中以第一類零部件企業為主。這種關系往往使得整車企業處于核心地位,零部件企業缺乏競爭意識,不利于新產品的研發和節約管理成本。
汽車后市場領域發展不健全。在全球生產網絡中,汽車產業的各環節都是相互依存和彼此制約的。營銷、售后等處于微笑曲線的右端,具有較高的附加值。發達國家汽車營銷通常采用銷售、維修、裝飾等為一體的品牌專營店和專賣配件的汽車交易市場相結合的方式,并且積極打造屬于自己的全球營銷網絡,建立自己的融資公司,為顧客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務。我國整車企業在這些方面與國際競爭對手相比有許多欠缺,如汽車銷售體系不健全、售后服務差、專業化程度低、汽車金融服務發展緩慢等。
相關市場調研報告請見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監測與未來發展策略咨詢報告》
缺乏核心技術和強勢自主品牌。中國采用“市場換技術”策略,但核心技術仍然控制在跨國公司里。合資企業由于追求短期利潤的增長,研發經費投入甚少,導致我國陷入技術落后→引進模仿→技術落后→再引進模仿的惡性循環中。也正是由于我國在汽車產業研發方面一直缺乏核心技術,產品開發能力薄弱,使自主品牌之路走得艱難。雖然一些自主品牌產品在部分細分市場或局部地區市場取得一定的市場主導地位,但總體來說與合資品牌相比仍缺乏競爭力。
整車企業經營規模偏小。經營規模對于整車企業的國際影響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從2013年全球500強上榜整車企業的銷量數據來看,外國整車企業的平均銷量規模約為413萬輛,而中國整車企業的平均銷量僅約221萬輛,除上汽集團銷量規模超過全球和外國整車企業平均水平之外,中國整車企業銷量規模與全球平均水平相比均有較大差距,其中浙江吉利控股、廣汽集團的總銷量僅分別為91.34萬輛和71.22萬輛。此外,從營業收入和資產規模來看,中國整車企業也均弱于國外整車企業。
除了整零關系不符合世界潮流、汽車后市場領域發展不健全、缺乏核心技術和強勢自主品牌、整車企業經營規模偏小等主要問題之外,中國汽車產業還有不少問題,諸如汽車價值鏈重心處于低端位置;“微笑曲線”兩端攀升尚不充分;地方保護主義盛行,不利于汽車產業的區域分工與協作;價值鏈條不完整,未形成完善的本地價值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