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對食品行業的影響
本文導讀:去年下半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國內食品企業審時度勢,努力工作,已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整體上全年產銷保持了較快增長,但也面臨一些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去年下半年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國內食品企業審時度勢,努力工作,已將損失降至最低程度,整體上全年產銷保持了較快增長,但也面臨一些急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
金融危機、食品安全信任危機對以出口為主的食品企業影響較大。我國食品業出口量占整個行業規模的比重較小。在此次國際金融危機中,主要影響來自世界性的食品價格膨脹帶來的原材料價格上漲。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希蘭曾表示,食品價格膨脹可能至少持續至2010年。
去年由于國內食品先后出現一些問題,造成國外消費者對中國食品的不信任和國外經銷商的信心不足,因而國外訂單大幅下降,呈現食品安全危機重于金融危機的狀態。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加上出口運輸成本因為金融危機的提高,以及美元貶值和食品安全等問題,使得我國的食品出口利潤空間不斷被擠壓。對以國內市場為主的食品企業也造成了影響。比如對餐飲業造成較大沖擊,引發與餐飲業相關的酒水、調料、油脂等食品生產企業或供貨商銷售下降。
近日,許多企業根據所在行業情況,提出了需要政府有關部門解決的主要問題:
一是要縮短出口食品檢驗檢疫時間,簡化手續,降低費用。
二是食品檢測指標要科學。三鹿嬰幼兒奶粉事件后,相關部門對乳制品以及與奶或飼料有關的產品的出口開始進行三聚氰胺檢測,這是正確的,企業大力支持,但一些部門一刀切的檢驗檢疫方法,加重了企業負擔,延誤了出口時間。
三是支持出口要落到實處。
四是建議國家對屬于農產品深加工的食品提高出口退稅率。罐頭類食品原來的出口退稅率是17%,后改為13%.企業呼吁,恢復原出口退稅率,以利于促進出口和增加效益。
此外,一些企業呼吁政府有關部門把政策落到實處。有的企業反映,地方勞動部門提出,對確保就業穩定的企業要給予補貼,但何時執行還是個問號。
愈演愈烈的全球金融危機除了給全球多個國家帶來重大財產損失外,金融危機在本質上卻是一個財富重新分配的機會,還是行業重新洗牌的機會,更是成長型企業“逆勢擴張”,實現低成本趕超的極好機會。
目前有兩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一類企業將品牌和傳播看作企業的成本,另一類將其看作企業對未來的投資。一旦發生經濟衰退,將營銷作為成本的這群人就會非常慌亂,他們會減少對品牌的投入,或者縮減各方面的工作。而另外持投資理念的人們則可能撥更多的預算,來增加對消費者和客戶的理解,下大力氣去進行性品牌塑造。
“過冬”之后,行業秩序是全新的,一個新的起點下,廠商的座次就要重新來定了。這時,看到機會,逆勢思考,順勢轉型,塑造品牌,“逆勢擴張”的企業將占得最有利位置。
中國的企業應該看到機會,逆勢思考,順勢轉型,塑造品牌,做好功課,延聘人才,積蓄力量,為危機后的繁榮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