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食競爭力分析
http://www.xibaipo.cc 2009-02-20 14:16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近年來,中國糧食貿易表現出進出口規模大、年際波動顯著的特點:一方面,歷年的進口和出口都保持一定規模。
1引言
近年來,中國糧食貿易表現出進出口規模大、年際波動顯著的特點:一方面,歷年的進口和出口都保持一定規模。2004年中國糧食進口22.1億美元,占中國農產品總額的7.9%;出口7.4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3.2%。另一方面,中國糧食進出口的年際波動非常大。1981-1997年的17年間,中國有11年糧食凈出口,6年凈進口。1997年中國糧食獲得大豐收,糧食進出口維持基本平衡狀態,但2000年和200t年的糧食貿易又分別表現為凈出口和凈進口。“入世”后,在經過2002年和2003年連續2年的凈出口后,2004年的進口又急劇增加,當年的貿易逆差額達到14.7億美元。總體發展趨勢是進口勢態增強、出口力度削減。
提高糧食的國際競爭力,減少糧食貿易的波動性,對于穩定整個農產品的貿易地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經濟發展初期,糧食出口的優勢在于生產成本低于國際平均成本,根據王秀清(1998年)研究表明,中國勞動力價格僅僅是日本的1%,化肥和農藥等生產資料價格是日本的6.7%,土地地租基本上沒有。但隨著工業化發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勞動力價格以及土地機會成本日益上升,再加上非農占地及水土資源的限制,這一優勢已趨于喪失。王秀清曾提出在技術和規模上尋求降低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新途徑。筆者認為,不應該將目光局限于生產成本上,市場競爭的效果實際上由生產成本和市場營銷績效來共同決定,應尋求市場上具有非價格競爭方面的綜合國際競爭力。美國的麥克爾•波特教授提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環境對單個產業的成功影響巨大。在影響產業發展的各種外部因素中,波特教授認為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的表現和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對手4類因素是影響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優勢創造的關鍵因素,此外,機會和政府也在促進發展中起輔助作用。他用“鉆石”來形容、描述由該6類要素構成的競爭環境,稱之為“鉆石”體系。
波特鉆石理論模型立足于產業,通過連接微觀的生產和需求要素以及宏觀層面上的政府要素,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連接起來。雖然該理論在外向型的小國經濟方面有諸多不足,但對立足于國內資源的大國經濟是頗具優勢的,且對中國糧食產業是完全符合條件的。同時,因為中國依然處于市場經濟深化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個充分的市場機制,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糧食產業關乎國民的基本生活和國家穩定。
2基于鉆石模型的中國糧食產業的有利條件及其制約
2.1糧食生產要素
波特把要素條件歸為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知識資源和資本資源等,其中,物質資源以及初級勞動力資源屬于基礎要素條件,通信設備、受過高等教育人才、科研設備和技術訣竅等屬于高級要素條件,高級要素條件對競爭優勢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首先,從糧食生產的基本要素來看,中國耕地面積不足世界的1/10,人均耕地面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但中國灌溉農地占總農地面積卻高于世界水平,且具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優勢。中國農民的文化程度偏低,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擁有健全的農技推廣體系和專業培訓體系,勞動力技術水平優勢不明顯。其次,從糧食生產的高級要素來看,中國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脆弱,抗災害能力差,每年病蟲害損失率達糧食總產量的10%~15%。交通和通訊設備除鐵路外都比較落后,不利于糧食的運輸和信息的傳遞。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僅相當于美國的1/9、歐盟的1/5,研究和開發經費低于除泰國和阿根廷以外的所有糧食主要生產國。總體來看,高級生產要素競爭力比較弱。
2.2糧食國內需求條件
波特認為需求狀況是影響產業競爭力的制約因素。衡量一個市場的需求狀況,需要從消費者的數量以及購買力來作出綜合判斷。首先,從糧食的需求規模來看,中國國內糧食需求總量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緩慢增長,1976-1986年平均每年國內消費增長約4.39%,1986-1996年約為2.7%,近10年則只為0.906%,這主要與人口增長趨勢減緩和肉、蛋、奶的消費替代有關。人均糧食消費總量雖然增長不多,但一直是農產品出口國中最高的,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從糧食需求的結構來看,居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比1978年增長了6.8倍多,比上年增長了10.4%。糧食需求呈結構性需求不滿足,糧食貿易主要是滿足國內品種需要,以進口小麥、大麥和稻米(主要是粳米),而出口玉米、稻米(主要是秈米)以及蕎麥、谷子、高粱等雜糧。從市場需求轉化產業競爭力動力來看,糧食競爭由價格吸引轉變為質量吸引的趨勢不可逆轉。
2.3糧食產業的相關支持產業
首先,從糧食產業上游支持產業來看。中國的水稻高產品種育種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中國的兩系水稻雜交技術,而玉米和大豆的育種水平則低于美國和巴西,處于世界中等水平。生產資料是糧食生產成本的主要構成項目,其價格和整體競爭力狀況對糧食產業影響力很大。近年來,農資價格的不斷攀升很不利于糧食產業的發展。據對全國9000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小麥收益情況的調查,2005年小麥每667平方米生產投入229元,比上年增加了24元,增長11.7%,農資價格上漲導致農民種糧增收額減少7成以上。而中國農業生產資料國際市場占有率與農產品主要出口國相比差距較大,見表1。其次,從糧食產業下游支持產業來看,中國糧食的加工業發展滯后,主要表現為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品結構不合理,趨同化嚴重,科技含量不高,管理粗放,80%以上的稻米加工企業不能適應參與國際競爭優質米加工的需要。
2.4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
經營規模的大小對企業戰略結構影響較大,中國糧食生產主要以農戶小規模經營為主,在世界所有主要糧食生產國中生產規模是最小的。農業勞動力人均擁有耕地0.2公頃,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農民組織化程度低,沒有屬于自己的產銷一體化組織,市場競爭能力弱,•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在“十五”期間,在各省市組建了一批糧食龍頭企業,全國國有糧食企業的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442個,涌現出黑龍江金玉集團、吉林大成集團、湖南金健米業、湖北福娃集團、四川川糧米業等一批龍頭企業,但國際知名度不高。
2.5政府和機會
首先,財政支持方面,中國財政支農占GDP比重較高,但從占農牧業總產值比例的國際比較來看就偏低。其次,生產者支持方面水平一直偏低,多數年份政府對糧食生產者的補貼占糧食種植者收入的百分比為負值,而主要糧食進出口國日韓大約為80%,美國和歐盟大約為50%,尤其是水稻和玉米。再次,市場建設方面,雖然中國糧食市場信息系統有了很大發展,但農業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低,農業信息網站總體規模小,地域分布不平衡,再加上生產者分散,信息傳遞效率低下。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糧食的支持力度,稅費改革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逐步強化。
3提升糧食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策略
3.1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增加糧食高級生產要素的供給中國糧食生產的基本要素缺乏,因此要科學合理地利用耕地、水等自然資源,在繼續發揮和保持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的同時,積極提高勞動力的質量,增加各種高級生產要素的供給,加大科研力度,創新生產要素機制,完善促進成果轉化的科技示范推廣體系。
3.2培養成熟的消費者市場從國內市場需求條件來看,中國人均糧食消費構成處于比較低的階段,要結合糧食需求總量趨勢和需求結構開始升級的特征,不斷培育新的糧食品種,提升糧食品質,使糧食消費趨于健康化。開拓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并使之更加多樣化,從而拓展市場潛力,降低產品成本和形式差異化的專業產品經營能力。在此過程中,政府和新聞媒體必須發揮引導和宣傳作用,加強消費者的糧食消費安全意識,創造挑剔的、中高層次的、國際化的需求,推動糧食的優化升級。
3.3提升農業相關和輔助產業水平中國的糧食運輸、儲藏、加工與發達國家比較差距很大。首先,要通過競爭、協調管理、科技進步來降低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的價格,降低糧食生產的成本,引導糧食生產向生態農業和綠色農業發展,以科技進步來替代對化肥和農藥的過度使用。其次,推進糧食加工業向現代工業轉變。抓住糧食加工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大好時機,由注重量的增長到注重量和質的雙重發展,引導糧食由粗初加工轉向精深加工。再次,注重品牌的建設,打造一批形象好,營養高的綠色品牌,進駐國際市場。
3.4提升糧食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加大政府對糧食的支持力度中國糧食種植過度分散導致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和生產率低。首先,要提升糧食生產和流通加工的規模化水平,促進農業合作社的組建和完善,增強農戶市場競爭力。其次,盡快健全和完善適應中國的農戶和銷售加工企業的產業組織形式,鼓勵農戶和銷售企業實行一體化經營。再次,加大政府支持糧食生產的規模和總量,優化投入結構,加強對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和信息系統的建設。
近年來,中國糧食貿易表現出進出口規模大、年際波動顯著的特點:一方面,歷年的進口和出口都保持一定規模。2004年中國糧食進口22.1億美元,占中國農產品總額的7.9%;出口7.4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3.2%。另一方面,中國糧食進出口的年際波動非常大。1981-1997年的17年間,中國有11年糧食凈出口,6年凈進口。1997年中國糧食獲得大豐收,糧食進出口維持基本平衡狀態,但2000年和200t年的糧食貿易又分別表現為凈出口和凈進口。“入世”后,在經過2002年和2003年連續2年的凈出口后,2004年的進口又急劇增加,當年的貿易逆差額達到14.7億美元。總體發展趨勢是進口勢態增強、出口力度削減。
提高糧食的國際競爭力,減少糧食貿易的波動性,對于穩定整個農產品的貿易地位,維護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經濟發展初期,糧食出口的優勢在于生產成本低于國際平均成本,根據王秀清(1998年)研究表明,中國勞動力價格僅僅是日本的1%,化肥和農藥等生產資料價格是日本的6.7%,土地地租基本上沒有。但隨著工業化發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勞動力價格以及土地機會成本日益上升,再加上非農占地及水土資源的限制,這一優勢已趨于喪失。王秀清曾提出在技術和規模上尋求降低單位產品生產成本的新途徑。筆者認為,不應該將目光局限于生產成本上,市場競爭的效果實際上由生產成本和市場營銷績效來共同決定,應尋求市場上具有非價格競爭方面的綜合國際競爭力。美國的麥克爾•波特教授提出,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競爭環境對單個產業的成功影響巨大。在影響產業發展的各種外部因素中,波特教授認為生產要素、需求條件、相關產業與支持產業的表現和企業戰略、結構與競爭對手4類因素是影響一個國家產業競爭優勢創造的關鍵因素,此外,機會和政府也在促進發展中起輔助作用。他用“鉆石”來形容、描述由該6類要素構成的競爭環境,稱之為“鉆石”體系。
波特鉆石理論模型立足于產業,通過連接微觀的生產和需求要素以及宏觀層面上的政府要素,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連接起來。雖然該理論在外向型的小國經濟方面有諸多不足,但對立足于國內資源的大國經濟是頗具優勢的,且對中國糧食產業是完全符合條件的。同時,因為中國依然處于市場經濟深化階段,還沒有形成一個充分的市場機制,政府的作用不容忽視,尤其是糧食產業關乎國民的基本生活和國家穩定。
2基于鉆石模型的中國糧食產業的有利條件及其制約
2.1糧食生產要素
波特把要素條件歸為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知識資源和資本資源等,其中,物質資源以及初級勞動力資源屬于基礎要素條件,通信設備、受過高等教育人才、科研設備和技術訣竅等屬于高級要素條件,高級要素條件對競爭優勢的形成起重要作用。首先,從糧食生產的基本要素來看,中國耕地面積不足世界的1/10,人均耕地面積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更低于美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世界主要糧食生產國,但中國灌溉農地占總農地面積卻高于世界水平,且具有豐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優勢。中國農民的文化程度偏低,沒有像發達國家那樣擁有健全的農技推廣體系和專業培訓體系,勞動力技術水平優勢不明顯。其次,從糧食生產的高級要素來看,中國農業基礎設施比較脆弱,抗災害能力差,每年病蟲害損失率達糧食總產量的10%~15%。交通和通訊設備除鐵路外都比較落后,不利于糧食的運輸和信息的傳遞。從事研究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僅相當于美國的1/9、歐盟的1/5,研究和開發經費低于除泰國和阿根廷以外的所有糧食主要生產國。總體來看,高級生產要素競爭力比較弱。
2.2糧食國內需求條件
波特認為需求狀況是影響產業競爭力的制約因素。衡量一個市場的需求狀況,需要從消費者的數量以及購買力來作出綜合判斷。首先,從糧食的需求規模來看,中國國內糧食需求總量在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緩慢增長,1976-1986年平均每年國內消費增長約4.39%,1986-1996年約為2.7%,近10年則只為0.906%,這主要與人口增長趨勢減緩和肉、蛋、奶的消費替代有關。人均糧食消費總量雖然增長不多,但一直是農產品出口國中最高的,也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其次,從糧食需求的結構來看,居民的消費水平不斷提高。2005年比1978年增長了6.8倍多,比上年增長了10.4%。糧食需求呈結構性需求不滿足,糧食貿易主要是滿足國內品種需要,以進口小麥、大麥和稻米(主要是粳米),而出口玉米、稻米(主要是秈米)以及蕎麥、谷子、高粱等雜糧。從市場需求轉化產業競爭力動力來看,糧食競爭由價格吸引轉變為質量吸引的趨勢不可逆轉。
2.3糧食產業的相關支持產業
首先,從糧食產業上游支持產業來看。中國的水稻高產品種育種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中國的兩系水稻雜交技術,而玉米和大豆的育種水平則低于美國和巴西,處于世界中等水平。生產資料是糧食生產成本的主要構成項目,其價格和整體競爭力狀況對糧食產業影響力很大。近年來,農資價格的不斷攀升很不利于糧食產業的發展。據對全國9000個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小麥收益情況的調查,2005年小麥每667平方米生產投入229元,比上年增加了24元,增長11.7%,農資價格上漲導致農民種糧增收額減少7成以上。而中國農業生產資料國際市場占有率與農產品主要出口國相比差距較大,見表1。其次,從糧食產業下游支持產業來看,中國糧食的加工業發展滯后,主要表現為企業數量多、規模小,產品結構不合理,趨同化嚴重,科技含量不高,管理粗放,80%以上的稻米加工企業不能適應參與國際競爭優質米加工的需要。
2.4企業戰略結構和競爭
經營規模的大小對企業戰略結構影響較大,中國糧食生產主要以農戶小規模經營為主,在世界所有主要糧食生產國中生產規模是最小的。農業勞動力人均擁有耕地0.2公頃,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5,農民組織化程度低,沒有屬于自己的產銷一體化組織,市場競爭能力弱,•難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在“十五”期間,在各省市組建了一批糧食龍頭企業,全國國有糧食企業的產業化龍頭企業達1442個,涌現出黑龍江金玉集團、吉林大成集團、湖南金健米業、湖北福娃集團、四川川糧米業等一批龍頭企業,但國際知名度不高。
2.5政府和機會
首先,財政支持方面,中國財政支農占GDP比重較高,但從占農牧業總產值比例的國際比較來看就偏低。其次,生產者支持方面水平一直偏低,多數年份政府對糧食生產者的補貼占糧食種植者收入的百分比為負值,而主要糧食進出口國日韓大約為80%,美國和歐盟大約為50%,尤其是水稻和玉米。再次,市場建設方面,雖然中國糧食市場信息系統有了很大發展,但農業信息化的普及程度低,農業信息網站總體規模小,地域分布不平衡,再加上生產者分散,信息傳遞效率低下。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糧食的支持力度,稅費改革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和農機補貼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逐步強化。
3提升糧食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策略
3.1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增加糧食高級生產要素的供給中國糧食生產的基本要素缺乏,因此要科學合理地利用耕地、水等自然資源,在繼續發揮和保持低廉的勞動力成本優勢的同時,積極提高勞動力的質量,增加各種高級生產要素的供給,加大科研力度,創新生產要素機制,完善促進成果轉化的科技示范推廣體系。
3.2培養成熟的消費者市場從國內市場需求條件來看,中國人均糧食消費構成處于比較低的階段,要結合糧食需求總量趨勢和需求結構開始升級的特征,不斷培育新的糧食品種,提升糧食品質,使糧食消費趨于健康化。開拓消費者更高層次的需求,并使之更加多樣化,從而拓展市場潛力,降低產品成本和形式差異化的專業產品經營能力。在此過程中,政府和新聞媒體必須發揮引導和宣傳作用,加強消費者的糧食消費安全意識,創造挑剔的、中高層次的、國際化的需求,推動糧食的優化升級。
3.3提升農業相關和輔助產業水平中國的糧食運輸、儲藏、加工與發達國家比較差距很大。首先,要通過競爭、協調管理、科技進步來降低種子、化肥、農藥等農資的價格,降低糧食生產的成本,引導糧食生產向生態農業和綠色農業發展,以科技進步來替代對化肥和農藥的過度使用。其次,推進糧食加工業向現代工業轉變。抓住糧食加工業規模不斷擴大的大好時機,由注重量的增長到注重量和質的雙重發展,引導糧食由粗初加工轉向精深加工。再次,注重品牌的建設,打造一批形象好,營養高的綠色品牌,進駐國際市場。
3.4提升糧食生產規模化和產業化,加大政府對糧食的支持力度中國糧食種植過度分散導致規模小,機械化水平低和生產率低。首先,要提升糧食生產和流通加工的規模化水平,促進農業合作社的組建和完善,增強農戶市場競爭力。其次,盡快健全和完善適應中國的農戶和銷售加工企業的產業組織形式,鼓勵農戶和銷售企業實行一體化經營。再次,加大政府支持糧食生產的規模和總量,優化投入結構,加強對現貨市場、期貨市場和信息系統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