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年玉米市場分析及09年展望
http://www.xibaipo.cc 2009-02-24 13:53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2008年我國玉米產量大幅增加,預計將達到1.655億噸,由于飼料、深加工行業需求比較疲軟,玉米市場供需寬松,全年國內玉米市場以弱勢為主。
摘要:2008年我國玉米產量大幅增加,預計將達到1.655億噸,由于飼料、深加工行業需求比較疲軟,玉米市場供需寬松,全年國內玉米市場以弱勢為主。2008年國際玉米市場經歷了“冰”與“火”的考驗,價格跌宕起伏,為了避免國際市場對國內的影響,我國對玉米出口征收了關稅,全年出口量僅有25.23萬噸,為近10年來最低水平。2008年新糧上市后,國內玉米價格遭遇了季節性下跌,國家隨后在東北啟動了玉米臨時存儲收購計劃,在前后三批3000萬噸的收購計劃實施后,國內玉米價格才有趨穩的跡象。由于金融危機帶來的經濟衰退仍將繼續,市場需求短期內將持續低迷,2009年國內玉米市場仍需政策支撐。預計2009年國內玉米市場不會出現太大波動,東北玉米價格主要圍繞國家收購價格和順價銷售價格小幅波動,波幅在100元/噸。
一、2008年國內玉米市場回顧
(一)生產狀況:播種面積略減,單產水平提高,產量豐收
2008年春耕時,由于大豆玉米的比價較高,使得一些種植玉米的農戶改種大豆,玉米種植面積有所減少。據預測,2008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為2880萬公頃,較2007年的2900萬公頃減少了20萬公頃。但后期主產區天氣條件良好,降雨量充沛,玉米單產水平經歷了一個恢復性增長,尤其是在東北地區,單產水平可能達到6042公斤/公頃。單產水平的恢復彌補了播種面積下滑帶來的減產,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的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玉米產量為1.655億噸,高于前期預測的1.56億噸,連續五年豐收。
(圖略)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年數據來源于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二)需求狀況:飼用消費剛性增長,工業需求增速度放緩,總需求與上年持平
2008年,國內玉米總需求量與上年持平。其中,食用和種用保持穩定;飼用玉米需求受養殖業的拖累仍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工業需求量有所下降。
2008年國內養殖業頻繁遭遇打擊。受年初雪災的影響,上半年我國南方銷區生豬、家禽存欄量不高;后期高熱病、禽流感又不時襲擊南方各省,嚴重影響了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養殖業一直處于恢復階段,對飼用玉米的需求比較平淡。此外,上半年小麥玉米比價偏低,小麥替代效應明顯,這也對玉米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
2008年國內工業玉米消費面臨著政策制約和市場需求不足兩個方面。首先前期出臺的《關于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規模和布局等方面上限制了深加工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玉米深加工業用糧的增長速度;其次,由于奧運環保政策,也使華北地區一些污染嚴重的深加工企業陷入了停產、限產的危機,影響了當地工業玉米需求量;最后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市場需求縮水,一度整個深加工行業開工率不足50%,極大地削弱了玉米的工業需求。在政策和市場雙重制約下,2008年玉米的工業消費量有所下滑。
(三)進出口狀況:取消出口退稅,增加關稅,出口量為近10年最低
為了防止國家高糧價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我國對玉米出口進行了一系列調控,先是在2007年底取消了玉米13%的出口退稅,接著又增加了5%的出口關稅。在這些政策的調控下,2008年,我國玉米出口量僅有25.23萬噸,為近10年最低水平。
(圖略)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四)影響國內玉米市場的政策因素
2008年影響玉米市場的政策主要包括競價銷售政策、國儲玉米收購和進出口政策。
1、國家儲備玉米收購政策
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政策是國家保護農民利益,穩定地區玉米價格的主要手段。年初,在東北玉米區域性過剩、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國家先后啟動了兩批400萬噸的收購計劃,調節了供需關系,穩定了東北玉米價格。在2008年新產玉米上市后,價格再次遭遇下跌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先后下達了兩批500萬噸的收購計劃,但玉米價格并未有止跌的跡象,直到12月下旬第三批2000萬噸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計劃出臺,國內玉米價格才止跌趨穩。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各收購主體的心態謹慎,市場很不活躍,而國家儲備玉米收購政策無論是從市場層面,還是從心理層面都對玉米價格起到了有效的支撐作用。
2、中央儲備玉米和國家臨時儲備玉米競價銷售
2007年12月,為了穩定國內玉米價格,國家在銷區和養殖大省開始了每周一次的中央儲備玉米競價銷售。通過中央儲備玉米的競價銷售,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國內局部地區玉米市場供需關系,穩定了玉米價格。2008年7月,東北地區糧源緊張,為了緩解當地的供需矛盾,國家在東北產區展開了國家臨時儲備玉米的競價銷售,通過連續3周的投放后,成交率和成交均價回落并保持穩定。隨著新糧上市后,市場供給充足,國家也在2008年10月下旬停止了儲備玉米的競價銷售。截止2008年10月下旬,中央儲備玉米和國家臨時儲備玉米已累計投放1386萬噸玉米,共成交290萬噸,很好地調節了國內市場價格。
3、出口關稅調節政策
在2007年下半年國際玉米價格劇烈波動的背景下,國家取消了玉米及其制粉13%的出口退稅,隨后宣布2008年全年對玉米和玉米制粉分別增收5%和10%的出口關稅,實行臨時性的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由于關稅政策的出臺,2008年我國玉米國際貿易量銳減,全年玉米出口量僅有25.23萬噸,很好地切斷了國際和國內市場的聯系,在穩定市場價格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下半年后,隨著國際玉米價格的回落和國內供給壓力的增加,11月份國家宣布從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玉米及其制粉的出口關稅。但由于國際玉米價格的大幅回落,我國玉米出口已無優勢,僅僅放開關稅無法給出口帶來動力。
(五)2008年玉米市場行情回顧
2008年國內玉米市場行情與前兩年有明顯差異。上半年國內物價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壓力較大,政策調控力度加強,玉米價格在高位震蕩調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國內經濟減速的拖累,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盡管利好政策不斷出臺,仍未能阻止新玉米上市后價格出現大幅跳水;12月下旬隨著政策力度的加大,市場價格有企穩跡象。總體來看,2008年國內玉米市場以弱勢為主。
1、一、二月份,國內玉米價格高位震蕩,東北收購市場低迷托市政策啟動,南方雪災導致運力緊張價格堅挺
年初東北玉米收購市場出現了階段性的供大于求。一方面深加工企業收購力度減弱;另一方面春節前不少農民面臨變現的壓力,售糧積極,市場供給增加;再加上臨近春運,東北運力緊張,玉米外銷困難,短期內供過于求。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啟動了400萬噸的國儲收購計劃支撐東北價格,進入2月份后,東北產區玉米市場價格已經接近或略高于國儲玉米收購價格。
南方地區在年初遭遇了罕見的雪災天氣,由于銷區庫存量較低,再加上惡劣的天氣影響了玉米的正常流通,加劇了銷區玉米的緊張程度,價格十分堅挺,尤其是四川、重慶兩地,價格上漲動力十足。雪災也對南方養殖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延緩了養殖業恢復進程,給后期銷區玉米的需求蒙上了陰影。
2、三至五月份,玉米市場北強南弱格局明顯,第二批政策收購拉動東北市場行情,南方養殖業恢復緩慢拖累玉米價格
春節過后,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售糧積極性進一步增加,市場仍面臨不小的壓力,3月13日中儲糧總公司下達了第二批400萬噸托市玉米收購計劃,并且將收購標準降至國標三等,方便了農民備耕變現。隨著春播期的到來,農民忙于春耕無暇賣糧,市場糧源趨于緊張,深加工企業經過前期消耗后玉米庫存水平降低,補庫意愿強烈,主動提價收購,帶動了東北市場價格。
相比東北產區行情,南方銷區市場則顯得比較低迷。進入3月份,隨著節后鐵路等運輸狀況的改善,南方各主要銷區玉米到貨量明顯增加,市場供應充足;而前期雪災對養殖業的打擊延緩了其恢復的步伐,飼料需求疲軟直接拖累了玉米的銷售,在這種背景下前期高價玉米合理回歸市場價值,價格跌幅在10元/噸到100元/噸不等。
3、六至八月,油價提高抬升玉米底價,行情小幅震蕩,中央儲備玉米產區投放,東北價格漲勢趨緩
6月份國家提高了國內汽油、柴油的價格,流通領域內成本的增加小幅度抬高市場底價。在東北產區,由于前期國儲玉米收購和政策外運的影響,當地玉米存量較低,在深加工企業不斷抬價誘售,東北地區玉米價格一路走高。7月22日,國儲玉米競價銷售轉向產區,以緩和產區緊張的供需關系。隨著國儲玉米定期在產區投放,市場供應量增加,東北玉米價格漲勢漸緩。
7月份,華北地區玉米呈現快速上升的勢頭。主要因為:一是油價上漲,運輸成本增加,玉米底價抬高;二是小麥價格持續攀升,小麥對玉米的替代效應減弱;三是東北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給華北價格上漲提供了動力;四是企業庫存逼近底線補庫意愿強烈。盡管這段時間國內玉米價格仍保持在高位運行,但玉米市場本身需求不足的問題已有暴露。8月份后玉米油、DDGS等副產品價格也遭遇了下跌,不少深加工企業又限入減產、停產的狀態,玉米價格此時已顯露出下行的態勢。
4、九月后,宏觀經濟不景氣打擊市場信心,利好政策頻出難擋玉米價格跳水
9月份后,國內2008年新產玉米由南向北陸續上市。由于連續5年增產,市場價格壓力比較大。同時以美國次貸為源頭的世界金融危機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擴展開來,我國在實體經濟和市場信心上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尤其是玉米加工企業更是處于了虧損經營的處境,有關調查顯示下半年國內玉米深加工企業開工率不足50%。玉米價格也在隨后的3個月中呈現了跳水行情,至12月下旬,二級玉米全國均價已跌到1420元/噸,較年初的1650元/噸下降了200元/噸以上,為近兩年的最低點。面對國內市場低迷行情,國家相關調控制政策陸續出臺,直到12月下旬,第三批2000萬噸的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計劃實施后,價格才有企穩跡象。
二、2008年國內外玉米市場對比分析
2008年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波動劇。上半年,熱錢炒作玉米能源屬性和美國播種期的洪水成為左右CBOT玉米價格的主要因素,并且逐步將國際玉米價格(CBOT)推向高點,到7月初已達到790美分/蒲式耳的歷史最高價位。之后隨著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國際玉米價格迅速回落,尤其是金融危機的蔓延更加劇了國際玉米價格下跌的幅度,至12月5日,CBOT玉米價格已跌落至305.4美分/蒲式耳的全年最低點。相比國際市場“過山車”的行情,國內玉米市場波瀾不驚,運行平穩
國際玉米價格是指CBOT玉米每周平均價格,不包括海運費等其他費用
在國際玉米價格大漲大跌的2008年,國內市場之所以能獨善其身,價格運行保持平穩,一方面是由于國內玉米產量豐收,供需關系寬松;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國家的調控政策。從2007年12月,國家針對玉米市場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如取消出口退稅、征收出口關稅、中央儲備玉米競價銷售等;針對國內玉米分布的不均衡,緩解局部供給壓力,國家也適時展開了國儲玉米收購政策,很好地穩定了國內玉米價格。
三、2009年玉米市場形勢展望
2009年國內玉米市場仍面臨巨大壓力。從供需層面上看,連續五年豐收和國內需求的疲軟使得市場供給壓力巨大,而經過2008年下半年的“熊市”之后,玉米市場各方心態異常謹慎,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延續,隨購隨用是各需求方主要的經營策略,需求不足難以拉動市場價格;從國際因素來看,國際價格將在一段時間里低于國內價格,國內玉米出口無明顯優勢,對緩解國內過剩的供求關系顯得蒼白無力。雖然利空充斥著市場,但也不缺乏利好因素,穩步提高糧食價格是政策目標,而隨著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內玉米市場也將進入“政策市”。
(一)2009年玉米產量有望繼續增加市場供給充足
2008年盡管玉米價格下跌,農民種植收益降低,但相比而言,大豆跌幅更大,后期大豆玉米比價很難恢復到2008年春耕時4.0的水平,有利于玉米播種面積的增加,尤其是在東北一些大豆玉米爭地較為激烈的地區;同時在大批民工返鄉產區勞動力增加和國家各種惠農政策補貼的扶持下,2009年玉米播種面積有望小幅上升,但幅度有限。得益于玉米播種面積的增加,2009年國內玉米有繼續增產的可能,但另一個關鍵因素是2009年天氣狀況,而天氣的不確定性也將給最終產量埋下伏筆。在不出現明顯災害天氣的情況下,預計2009年玉米產量小幅增長。
自2004年以來,我國玉米實現了連續5年豐收,同時也改變了國內玉米市場供需緊張的狀態。2008年的預測產量更是達到1.655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由于2008年國內需求相對比較疲軟,結轉的庫存將為2009年玉米市場提供充足的供給。
(二)需求是影響玉米市場的關鍵因素
盡管國家收購政策和順價銷售意愿將對市場起著主導作用,但鑒于2008年需求疲軟給市場帶來的“熊市”,2009年需求仍是玉米市場能否完全復蘇的關鍵。飼料需求方面,最近三年,國家不斷加大了對養殖業的扶持力度,投入資金建設規模化的養殖基地。這些政策累積起來可能在2009年拉動養殖業需求,有利于玉米飼糧的消費;而小麥價格走高替代效應減弱也將增加玉米在家禽飼料中的用量。但就近幾年養殖業具體發展情況來看,疫情仍是行業發展的最大阻力,禽流感、高熱病等疫情頻頻打擊生豬、家禽養殖,2009年仍需緊密關注各地疫情有關情況。預計2009年飼用玉米消費在9000萬噸的基礎上小幅度增長。
玉米工業需求在2009年可能與2008年持平。《關于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玉米深加工業用糧的增長速度,但《指導意見》更多的是對深加工行業發展的一種控制而不是抑制,通過優化布局,調整企業結構等手段,達到提高競爭力的目的,因此玉米深加工需求仍會剛性增長。另一方面,2009年金融危機影響將持續,市場需求低迷,加工產品銷售不暢,影響企業效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減少原料采購以降低成品存貨,玉米需求萎縮。雖然國家啟動了各項拉動內需的措施,由于政策的滯后性,最早也要到2009年下半年才能顯現效果。預計2009年工業玉米需求量上半年持續低迷,下半年逐步恢復,全年用糧量在4000萬噸左右。預計2009年國內玉米主要消費量與2008年持平或略有小幅波動。
(三)2009年國際市場形勢和進出口狀況
2009年金融危機將繼續影響世界經濟,隨著危機轉向經濟實體,美國經濟進一步陷入衰退,美元在短期內將以弱勢為主。盡管美元走軟給石油價格帶來了上漲動力,但實體經濟的衰退削弱了對石油需求,燃料乙醇需求的增速也隨之放緩。2009年國際玉米市場價格將承受巨大的壓力,但從長期來看,由于美國新能源法案的存在,燃料乙醇的需求增長巨大,國際玉米價格長期向上的勢頭不變,這種情況更多的可能是在2009年下半年以后出現。
2008年由于糧食出口關稅的出臺,我國玉米出口量很少。但隨著世界糧食價格的回落和國內新糧上市后較大的供給壓力,國家在2008年底取消了玉米及其制粉的出口關稅,為玉米出口掃清了一道障礙。不過在國際市場價格低于國內價格的背景下,2009年我國玉米出口可能更多的依靠配額進行,國家發放的出口配額決定了本年度的出口量。而在進口方面,由于國際玉米價格的回落,給南方和沿海銷區提供了進口機會,預計2009年我國玉米進口量會有所增加。但由于國內整體供給相當充足,少量進口對整個市場影響不大。
(四)政策是2009年玉米市場的主旋律
從2008年10月份以來,國家先后三次在東北地區啟動了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計劃,收購總量達到3000萬噸,并且國家明確表示將根據市場反應情況確定是否繼續增加收購量。隨著收購任務的不斷進行,東北玉米市場逐漸進入供求偏緊的局面,而國家制定的0.75元/斤的收購價格逐步成為市場底價。進入2009年第二季度后,東北玉米存量逐漸枯竭,國家以順價銷售的方式將臨時存儲玉米投入市場,0.75元/斤的收購價格加上一定的存儲費用將是東北玉米的底價。由于關內產區供給充分,市場壓力比較大,不排除國家出臺收購政策的可能。因此在2009年前期需要關注國家臨時收購政策,由于今年收購量巨大,倉容、天氣以及玉米質量等因素是影響收購進度的關鍵因素,需要特別關注;后期則要留意臨時存儲玉米的順價銷售情況。
總體來說,2009年國內玉米市場供需進一步寬松,在需求短期難以拉動市場價格的情況下,政策將是主要支撐,價格不會出現劇烈波動。預計2009年國內東北玉米價格主要圍繞國家收購價格和順價銷售價格小幅波動,波幅在100元/噸;華北黃淮產區在沒有政策支撐的前提下,價格將震蕩緩慢上行,最終將恢復與東北玉米150元/噸的價差。
一、2008年國內玉米市場回顧
(一)生產狀況:播種面積略減,單產水平提高,產量豐收
2008年春耕時,由于大豆玉米的比價較高,使得一些種植玉米的農戶改種大豆,玉米種植面積有所減少。據預測,2008年我國玉米播種面積為2880萬公頃,較2007年的2900萬公頃減少了20萬公頃。但后期主產區天氣條件良好,降雨量充沛,玉米單產水平經歷了一個恢復性增長,尤其是在東北地區,單產水平可能達到6042公斤/公頃。單產水平的恢復彌補了播種面積下滑帶來的減產,據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最新的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玉米產量為1.655億噸,高于前期預測的1.56億噸,連續五年豐收。
(圖略)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2008年數據來源于國家糧油信息中心
(二)需求狀況:飼用消費剛性增長,工業需求增速度放緩,總需求與上年持平
2008年,國內玉米總需求量與上年持平。其中,食用和種用保持穩定;飼用玉米需求受養殖業的拖累仍處于恢復性增長階段;工業需求量有所下降。
2008年國內養殖業頻繁遭遇打擊。受年初雪災的影響,上半年我國南方銷區生豬、家禽存欄量不高;后期高熱病、禽流感又不時襲擊南方各省,嚴重影響了養殖戶的補欄積極性。養殖業一直處于恢復階段,對飼用玉米的需求比較平淡。此外,上半年小麥玉米比價偏低,小麥替代效應明顯,這也對玉米需求產生了負面影響。
2008年國內工業玉米消費面臨著政策制約和市場需求不足兩個方面。首先前期出臺的《關于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規模和布局等方面上限制了深加工行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玉米深加工業用糧的增長速度;其次,由于奧運環保政策,也使華北地區一些污染嚴重的深加工企業陷入了停產、限產的危機,影響了當地工業玉米需求量;最后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市場需求縮水,一度整個深加工行業開工率不足50%,極大地削弱了玉米的工業需求。在政策和市場雙重制約下,2008年玉米的工業消費量有所下滑。
(三)進出口狀況:取消出口退稅,增加關稅,出口量為近10年最低
為了防止國家高糧價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我國對玉米出口進行了一系列調控,先是在2007年底取消了玉米13%的出口退稅,接著又增加了5%的出口關稅。在這些政策的調控下,2008年,我國玉米出口量僅有25.23萬噸,為近10年最低水平。
(圖略)
數據來源:中國統計年鑒
(四)影響國內玉米市場的政策因素
2008年影響玉米市場的政策主要包括競價銷售政策、國儲玉米收購和進出口政策。
1、國家儲備玉米收購政策
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政策是國家保護農民利益,穩定地區玉米價格的主要手段。年初,在東北玉米區域性過剩、價格下跌的情況下,國家先后啟動了兩批400萬噸的收購計劃,調節了供需關系,穩定了東北玉米價格。在2008年新產玉米上市后,價格再次遭遇下跌的壓力,在這種情況下,國家先后下達了兩批500萬噸的收購計劃,但玉米價格并未有止跌的跡象,直到12月下旬第三批2000萬噸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計劃出臺,國內玉米價格才止跌趨穩。在金融危機的大背景下,各收購主體的心態謹慎,市場很不活躍,而國家儲備玉米收購政策無論是從市場層面,還是從心理層面都對玉米價格起到了有效的支撐作用。
2、中央儲備玉米和國家臨時儲備玉米競價銷售
2007年12月,為了穩定國內玉米價格,國家在銷區和養殖大省開始了每周一次的中央儲備玉米競價銷售。通過中央儲備玉米的競價銷售,在一定程度上調節了國內局部地區玉米市場供需關系,穩定了玉米價格。2008年7月,東北地區糧源緊張,為了緩解當地的供需矛盾,國家在東北產區展開了國家臨時儲備玉米的競價銷售,通過連續3周的投放后,成交率和成交均價回落并保持穩定。隨著新糧上市后,市場供給充足,國家也在2008年10月下旬停止了儲備玉米的競價銷售。截止2008年10月下旬,中央儲備玉米和國家臨時儲備玉米已累計投放1386萬噸玉米,共成交290萬噸,很好地調節了國內市場價格。
3、出口關稅調節政策
在2007年下半年國際玉米價格劇烈波動的背景下,國家取消了玉米及其制粉13%的出口退稅,隨后宣布2008年全年對玉米和玉米制粉分別增收5%和10%的出口關稅,實行臨時性的出口配額許可證管理。由于關稅政策的出臺,2008年我國玉米國際貿易量銳減,全年玉米出口量僅有25.23萬噸,很好地切斷了國際和國內市場的聯系,在穩定市場價格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下半年后,隨著國際玉米價格的回落和國內供給壓力的增加,11月份國家宣布從2008年12月1日起取消玉米及其制粉的出口關稅。但由于國際玉米價格的大幅回落,我國玉米出口已無優勢,僅僅放開關稅無法給出口帶來動力。
(五)2008年玉米市場行情回顧
2008年國內玉米市場行情與前兩年有明顯差異。上半年國內物價居高不下,通貨膨脹壓力較大,政策調控力度加強,玉米價格在高位震蕩調整;下半年受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國內經濟減速的拖累,市場有效需求不足,盡管利好政策不斷出臺,仍未能阻止新玉米上市后價格出現大幅跳水;12月下旬隨著政策力度的加大,市場價格有企穩跡象。總體來看,2008年國內玉米市場以弱勢為主。
1、一、二月份,國內玉米價格高位震蕩,東北收購市場低迷托市政策啟動,南方雪災導致運力緊張價格堅挺
年初東北玉米收購市場出現了階段性的供大于求。一方面深加工企業收購力度減弱;另一方面春節前不少農民面臨變現的壓力,售糧積極,市場供給增加;再加上臨近春運,東北運力緊張,玉米外銷困難,短期內供過于求。在這種背景下,國家啟動了400萬噸的國儲收購計劃支撐東北價格,進入2月份后,東北產區玉米市場價格已經接近或略高于國儲玉米收購價格。
南方地區在年初遭遇了罕見的雪災天氣,由于銷區庫存量較低,再加上惡劣的天氣影響了玉米的正常流通,加劇了銷區玉米的緊張程度,價格十分堅挺,尤其是四川、重慶兩地,價格上漲動力十足。雪災也對南方養殖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延緩了養殖業恢復進程,給后期銷區玉米的需求蒙上了陰影。
2、三至五月份,玉米市場北強南弱格局明顯,第二批政策收購拉動東北市場行情,南方養殖業恢復緩慢拖累玉米價格
春節過后,隨著天氣逐漸轉暖,農民售糧積極性進一步增加,市場仍面臨不小的壓力,3月13日中儲糧總公司下達了第二批400萬噸托市玉米收購計劃,并且將收購標準降至國標三等,方便了農民備耕變現。隨著春播期的到來,農民忙于春耕無暇賣糧,市場糧源趨于緊張,深加工企業經過前期消耗后玉米庫存水平降低,補庫意愿強烈,主動提價收購,帶動了東北市場價格。
相比東北產區行情,南方銷區市場則顯得比較低迷。進入3月份,隨著節后鐵路等運輸狀況的改善,南方各主要銷區玉米到貨量明顯增加,市場供應充足;而前期雪災對養殖業的打擊延緩了其恢復的步伐,飼料需求疲軟直接拖累了玉米的銷售,在這種背景下前期高價玉米合理回歸市場價值,價格跌幅在10元/噸到100元/噸不等。
3、六至八月,油價提高抬升玉米底價,行情小幅震蕩,中央儲備玉米產區投放,東北價格漲勢趨緩
6月份國家提高了國內汽油、柴油的價格,流通領域內成本的增加小幅度抬高市場底價。在東北產區,由于前期國儲玉米收購和政策外運的影響,當地玉米存量較低,在深加工企業不斷抬價誘售,東北地區玉米價格一路走高。7月22日,國儲玉米競價銷售轉向產區,以緩和產區緊張的供需關系。隨著國儲玉米定期在產區投放,市場供應量增加,東北玉米價格漲勢漸緩。
7月份,華北地區玉米呈現快速上升的勢頭。主要因為:一是油價上漲,運輸成本增加,玉米底價抬高;二是小麥價格持續攀升,小麥對玉米的替代效應減弱;三是東北價格一直居高不下給華北價格上漲提供了動力;四是企業庫存逼近底線補庫意愿強烈。盡管這段時間國內玉米價格仍保持在高位運行,但玉米市場本身需求不足的問題已有暴露。8月份后玉米油、DDGS等副產品價格也遭遇了下跌,不少深加工企業又限入減產、停產的狀態,玉米價格此時已顯露出下行的態勢。
4、九月后,宏觀經濟不景氣打擊市場信心,利好政策頻出難擋玉米價格跳水
9月份后,國內2008年新產玉米由南向北陸續上市。由于連續5年增產,市場價格壓力比較大。同時以美國次貸為源頭的世界金融危機迅速在世界范圍內擴展開來,我國在實體經濟和市場信心上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在這樣的背景下,市場需求進一步萎縮,尤其是玉米加工企業更是處于了虧損經營的處境,有關調查顯示下半年國內玉米深加工企業開工率不足50%。玉米價格也在隨后的3個月中呈現了跳水行情,至12月下旬,二級玉米全國均價已跌到1420元/噸,較年初的1650元/噸下降了200元/噸以上,為近兩年的最低點。面對國內市場低迷行情,國家相關調控制政策陸續出臺,直到12月下旬,第三批2000萬噸的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計劃實施后,價格才有企穩跡象。
二、2008年國內外玉米市場對比分析
2008年國際市場玉米價格波動劇。上半年,熱錢炒作玉米能源屬性和美國播種期的洪水成為左右CBOT玉米價格的主要因素,并且逐步將國際玉米價格(CBOT)推向高點,到7月初已達到790美分/蒲式耳的歷史最高價位。之后隨著原油價格大幅下跌國際玉米價格迅速回落,尤其是金融危機的蔓延更加劇了國際玉米價格下跌的幅度,至12月5日,CBOT玉米價格已跌落至305.4美分/蒲式耳的全年最低點。相比國際市場“過山車”的行情,國內玉米市場波瀾不驚,運行平穩
國際玉米價格是指CBOT玉米每周平均價格,不包括海運費等其他費用
在國際玉米價格大漲大跌的2008年,國內市場之所以能獨善其身,價格運行保持平穩,一方面是由于國內玉米產量豐收,供需關系寬松;另一方面就是因為國家的調控政策。從2007年12月,國家針對玉米市場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如取消出口退稅、征收出口關稅、中央儲備玉米競價銷售等;針對國內玉米分布的不均衡,緩解局部供給壓力,國家也適時展開了國儲玉米收購政策,很好地穩定了國內玉米價格。
三、2009年玉米市場形勢展望
2009年國內玉米市場仍面臨巨大壓力。從供需層面上看,連續五年豐收和國內需求的疲軟使得市場供給壓力巨大,而經過2008年下半年的“熊市”之后,玉米市場各方心態異常謹慎,金融危機的影響仍在延續,隨購隨用是各需求方主要的經營策略,需求不足難以拉動市場價格;從國際因素來看,國際價格將在一段時間里低于國內價格,國內玉米出口無明顯優勢,對緩解國內過剩的供求關系顯得蒼白無力。雖然利空充斥著市場,但也不缺乏利好因素,穩步提高糧食價格是政策目標,而隨著政策力度的不斷加大,國內玉米市場也將進入“政策市”。
(一)2009年玉米產量有望繼續增加市場供給充足
2008年盡管玉米價格下跌,農民種植收益降低,但相比而言,大豆跌幅更大,后期大豆玉米比價很難恢復到2008年春耕時4.0的水平,有利于玉米播種面積的增加,尤其是在東北一些大豆玉米爭地較為激烈的地區;同時在大批民工返鄉產區勞動力增加和國家各種惠農政策補貼的扶持下,2009年玉米播種面積有望小幅上升,但幅度有限。得益于玉米播種面積的增加,2009年國內玉米有繼續增產的可能,但另一個關鍵因素是2009年天氣狀況,而天氣的不確定性也將給最終產量埋下伏筆。在不出現明顯災害天氣的情況下,預計2009年玉米產量小幅增長。
自2004年以來,我國玉米實現了連續5年豐收,同時也改變了國內玉米市場供需緊張的狀態。2008年的預測產量更是達到1.655億噸的歷史最高水平,由于2008年國內需求相對比較疲軟,結轉的庫存將為2009年玉米市場提供充足的供給。
(二)需求是影響玉米市場的關鍵因素
盡管國家收購政策和順價銷售意愿將對市場起著主導作用,但鑒于2008年需求疲軟給市場帶來的“熊市”,2009年需求仍是玉米市場能否完全復蘇的關鍵。飼料需求方面,最近三年,國家不斷加大了對養殖業的扶持力度,投入資金建設規模化的養殖基地。這些政策累積起來可能在2009年拉動養殖業需求,有利于玉米飼糧的消費;而小麥價格走高替代效應減弱也將增加玉米在家禽飼料中的用量。但就近幾年養殖業具體發展情況來看,疫情仍是行業發展的最大阻力,禽流感、高熱病等疫情頻頻打擊生豬、家禽養殖,2009年仍需緊密關注各地疫情有關情況。預計2009年飼用玉米消費在9000萬噸的基礎上小幅度增長。
玉米工業需求在2009年可能與2008年持平。《關于促進玉米深加工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玉米深加工業用糧的增長速度,但《指導意見》更多的是對深加工行業發展的一種控制而不是抑制,通過優化布局,調整企業結構等手段,達到提高競爭力的目的,因此玉米深加工需求仍會剛性增長。另一方面,2009年金融危機影響將持續,市場需求低迷,加工產品銷售不暢,影響企業效益,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減少原料采購以降低成品存貨,玉米需求萎縮。雖然國家啟動了各項拉動內需的措施,由于政策的滯后性,最早也要到2009年下半年才能顯現效果。預計2009年工業玉米需求量上半年持續低迷,下半年逐步恢復,全年用糧量在4000萬噸左右。預計2009年國內玉米主要消費量與2008年持平或略有小幅波動。
(三)2009年國際市場形勢和進出口狀況
2009年金融危機將繼續影響世界經濟,隨著危機轉向經濟實體,美國經濟進一步陷入衰退,美元在短期內將以弱勢為主。盡管美元走軟給石油價格帶來了上漲動力,但實體經濟的衰退削弱了對石油需求,燃料乙醇需求的增速也隨之放緩。2009年國際玉米市場價格將承受巨大的壓力,但從長期來看,由于美國新能源法案的存在,燃料乙醇的需求增長巨大,國際玉米價格長期向上的勢頭不變,這種情況更多的可能是在2009年下半年以后出現。
2008年由于糧食出口關稅的出臺,我國玉米出口量很少。但隨著世界糧食價格的回落和國內新糧上市后較大的供給壓力,國家在2008年底取消了玉米及其制粉的出口關稅,為玉米出口掃清了一道障礙。不過在國際市場價格低于國內價格的背景下,2009年我國玉米出口可能更多的依靠配額進行,國家發放的出口配額決定了本年度的出口量。而在進口方面,由于國際玉米價格的回落,給南方和沿海銷區提供了進口機會,預計2009年我國玉米進口量會有所增加。但由于國內整體供給相當充足,少量進口對整個市場影響不大。
(四)政策是2009年玉米市場的主旋律
從2008年10月份以來,國家先后三次在東北地區啟動了國家臨時儲備玉米收購計劃,收購總量達到3000萬噸,并且國家明確表示將根據市場反應情況確定是否繼續增加收購量。隨著收購任務的不斷進行,東北玉米市場逐漸進入供求偏緊的局面,而國家制定的0.75元/斤的收購價格逐步成為市場底價。進入2009年第二季度后,東北玉米存量逐漸枯竭,國家以順價銷售的方式將臨時存儲玉米投入市場,0.75元/斤的收購價格加上一定的存儲費用將是東北玉米的底價。由于關內產區供給充分,市場壓力比較大,不排除國家出臺收購政策的可能。因此在2009年前期需要關注國家臨時收購政策,由于今年收購量巨大,倉容、天氣以及玉米質量等因素是影響收購進度的關鍵因素,需要特別關注;后期則要留意臨時存儲玉米的順價銷售情況。
總體來說,2009年國內玉米市場供需進一步寬松,在需求短期難以拉動市場價格的情況下,政策將是主要支撐,價格不會出現劇烈波動。預計2009年國內東北玉米價格主要圍繞國家收購價格和順價銷售價格小幅波動,波幅在100元/噸;華北黃淮產區在沒有政策支撐的前提下,價格將震蕩緩慢上行,最終將恢復與東北玉米150元/噸的價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