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免費國度還能“撐”多久?
本文導讀:免費服務的大眾需求和商業模式并沒有過時——所有數碼產品的邊際成本每年都以50%的速度下降,導致價格一路沖向谷底,而且“免費”依然在消費者心理上有著強大的沖擊力。但這并不表示提供免費服務就足夠了,免費的同時必須有收費。
過去10年來,互聯網經濟的規模已經相當于一個國家,而互聯網上所有商品的默認價格都是零——免費、無償、白送。無論是數字音樂、網絡視頻,還是維基百科,都可以不花分文進行制作和發布。正因如此,按經濟學的規律,這些商品的價格也呈同向變動,即趨于零。對“谷歌一代”來說,互聯網就是一個免費的國度。
免費國度的合理性
當然這并不是說,因為免費,企業就無法掙錢了。免費也可以是樁不錯的買賣,道理很簡單:少數人付費,多數人享用。有時,這兩類人屬于不同的消費群體,就像傳統媒體的商業模式那樣:少數廣告主為內容付費,而大部分消費者可以用很低的價格,或是完全免費就可獲取這些內容。這一理念并不新鮮,而現在相同的商業模式正在推動各種互聯網業務的發展,從網上照片分享到線上博彩等。過去10年中,這種“雙邊市場”模式從媒體擴張到了其他領域,今天,它已成為所有大的網絡公司掙錢的手段,從Facebook、MySpace到谷歌無一例外。
此外,同樣的數字經濟學也讓一些全新的商業模式應運而生,比如“免費-收費模式”(Freemium),即付費版本支援免費版本。在這種模式中,免費版產品成為一種行銷工具,使更多用戶接觸到這種產品。企業在產品推廣過程中會試圖將部分免費用戶轉化為付費用戶,從而獲取收入。這是對以前那種免費贈品推廣模式的顛覆:商家不是給出1塊試吃蛋糕,希望把剩下的99塊賣出去;而是送出去99只虛擬企鵝,以圖賣出一棟虛擬小屋。
實物贈品的發放不能大手大腳,否則成本會很高;而對于數碼產品來說,免費版的成本低得可以忽略不計,而且傳播范圍非常廣。正因如此,很多以前由人來實施的業務(成本高)正在轉變為由軟件來操作(成本低)。所以,你的稅務會計可能已經變成免費的TurboTax稅務網站,你的股票經紀人現在成為一個線上交易網站,而你的旅行社更可能是一個花里胡哨的搜索引擎。
經濟衰退的新問題
這些商業模式在經濟上行時期都表現不錯,因為一些非貨幣性財富能夠在風險投資家的魔棒或者時機恰到好處的收購兼并下轉化為現金。這些非貨幣性財富包括關注度(網站流量)和聲望。然而,在2009年,整體投資和廣告投入都不會增加,甚至會減少,這自2001年以來尚是首次。風險資本已經枯竭,谷歌正在減少產品,而不是到處并購;雅虎幾乎無法養活自己,也就更無力兼并其他公司了。這種情況對互聯網的免費經濟模式有什么影響呢?
從消費者角度來說,這應該是件好事。畢竟,如果你沒錢,那么0元是個很好的價格。可以預見到,公開源代碼軟件和Google Docs這樣的免費互聯網辦公軟件將大行其道。現在,最便宜和最酷的電腦是“上網本”,只賣250美元左右,其操作系統要么是Linux的免費版本,要么是非常便宜的Windows老版本。買這種電腦的人不會付給微軟公司好幾百美元安裝Office軟件,而只會使用免費的網上軟件,正如“上網本”這個名字所暗示的那樣。
同時,這些消費者也在節約開支。他們玩免費的網絡游戲;從互聯網電臺收聽免費音樂;取消基本的有線電視服務,在網站上看免費視頻;掐斷電話線,用上了Skype網絡電話。網絡是消費者的天堂,互聯網已經成為有史以來最大的商店,而且每件東西都是免費的。
那些想在互聯網上創業的公司怎么辦?以前的創業模式很簡單:第一,拿出優秀的創意;第二,通過融資將企業推向市場,最好是能通過免費模式占領最大的市場份額;第三,如果企業受到歡迎,那么就繼續融資擴大企業規模;第四,周而復始,直至所創企業被大公司收購。
現在,從第二步到第四步都已經不再可行。因此,互聯網初創企業只能去做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創建一種在創業初期就能賺到大錢的商業模式。
當然,對商界而言,這種事情并不新鮮。但對互聯網企業來說,這卻是一個不小的沖擊,因為他們最看重的是“關注度”和“聲望”,并希望有朝一日這種“貨幣”積累到一定程度時,就能變成真正的鈔票。
賺錢模式八仙過海
對那些其實沒有特定商業模式的互聯網企業來說,標準模式就是依靠廣告收入。一個熱門的服務會吸引很多用戶,在頁面邊上放幾個廣告就能帶來收入。但有兩個問題隨之出現:網絡廣告的價格以及點擊率。Facebook的熱門程度令人吃驚,但作為廣告平臺的功效之低,同樣也令人吃驚。即使你能想出在一個高中女孩的聚會照片旁邊放上什么廣告比較合適,她和她的朋友們也不一定會去點擊它。難怪Face-book的廣告每千次展示收入僅為1美元(大型媒體網站約為20美元)。
谷歌通過對消費者提供有的放矢的文字廣告,建立起一個令人羨慕的賺錢機器,但依賴谷歌運作的網站很少有這種好事出現。如果你在自己的博客上放置Google'sAdsense廣告,不管廣告點擊率有多高,你能掙到的錢,都不及你撰寫博客所付出的時間能獲得的最低報酬。
那么,沿用最古老的商業模式,讓消費者為你提供的商品和服務付錢如何?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這正是真正意義上的創新將會興起的領域。現在是企業家們創新的時候了,他們不但要推出新產品,也要創建新的商業模式。
舉例而言,游戲公司Tapulous運營著一款為iPhone開發的熱門音樂游戲《Tap Tap Revenge》。在《吉他英雄》和《搖滾樂隊》游戲中,音符從手機屏幕上方涌出,讓你按照節奏擊打它們。目前已有數百萬用戶使用過該游戲的免費版,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準備并且也愿意購買該游戲的付費版。付費版與免費版的主要不同在于能提供特定樂隊的音樂,如Weezer樂隊和Nine Inch Nails樂隊等,而且還附有歌曲可供選擇。
與提供免費產品和服務的商業模式背道而馳的是微軟公司,但現在它不得不與谷歌等提供免費線上辦公軟件的對手競爭。微軟公司沒有抱怨不公平競爭,而是開發了網絡版的商業軟件,并向小型初創企業免費提供。如果你的公司成立不到3年,且營業收入低于100萬美元,你就可以通過微軟的BizSpark項目免費使用。微軟希望這些企業成長壯大之后,能繼續使用這些軟件,成為付費用戶。對微軟來說,BizSpark這個項目的成本幾乎為零。
在免費基礎上建立一種商業模式并非易事,尤其是當你的用戶已經吃慣了免費大餐。以Twitter為例,這個超級流行的免費平臺可以讓用戶發送不超過140個字節的短消息到網上,告訴別人自己正在干什么事情,也叫做“微型博客”。在橫掃全世界的前衛群體后,現在公司發現自己的收入不足以支付寬帶使用費。2008年,Twitter公司聘請一位財務大師,希望找到一種可行的商業模式,并表示將于2009年年初公布其發展戰略。人們對它可能采用的模式有種種猜測,其中包括讓做廣告的企業向消費者發送“悄悄話”,以此向公司收費;或者給予身份認證,以防假冒。
與此同時,YouTube也極力想讓公司收入與其受歡迎程度齊頭并進,而Facebook正在以跳樓價銷售廣告位,之前公司曾試圖向未經許可便在網站發布的廣告收費,結果引起用戶的強烈反對。新聞共用網站Digg有數百萬用戶,但卻無分文收入。一年前,這種狀況并無大礙:因為那時的商業模式是“努力擴大公司規模,掙到大錢后就開溜,最好是能帶著現金開溜”。但現在開溜的大門已經關閉,現金流主宰一切。
* * *
這是否意味著免費服務將在經濟低迷時期逐漸消亡?應該還不至于。免費服務的大眾需求和商業模式并沒有過時——所有數碼產品的邊際成本每年都以50%的速度下降,導致價格一路沖向谷底,而且“免費”依然在消費者心理上有著強大的沖擊力。但這并不表示提供免費服務就足夠了,免費的同時必須有收費。正如安全剃須刀的發明人金·吉列提供免費的剃須刀架,為的是把高價的刀片賣出去。今天的網絡公司企業家不僅應該發明消費者喜愛的產品,還應該發明消費者愿意付錢的產品。當然,不是所有消費者都會付錢購買產品,但是只要有一些消費者購買產品,從中所獲的收入就足以支付成本。免費可能是最好的定價,但不能只是唯一的定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