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鹽企業盲目擴產將引發危機
本文導讀:磷酸鹽企業盲目擴產將引發危機,近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磷化工分會秘書長華小西表示,目前磷酸鹽企業盲目擴大產能、爭相出口低端產品的現象已經十分嚴重。長此以往,磷酸鹽企業將面臨嚴重的發展危機。
近日,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磷化工分會秘書長華小西表示,目前磷酸鹽企業盲目擴大產能、爭相出口低端產品的現象已經十分嚴重。長此以往,磷酸鹽企業將面臨嚴重的發展危機。
2006年,我國主要磷酸鹽產品中磷酸出口58萬噸,比2005年同期增長了25%;三聚磷酸鈉出口約50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2%。按照目前一些企業的生產情況,今年這些產品的出口總量仍將繼續擴大。
目前,磷酸鹽出口形勢喜少憂多,因為該行業使用的主要原料黃磷具有戰略意義。20世紀70年代以后,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從保護本國資源和環境角度出發,實施將磷酸鹽產業向具有磷礦資源的發展中國家轉移的策略,在我國投資規模較大的羅地亞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在外國投資者的刺激下,我國出現了磷酸鹽企業盲目擴產的趨勢。中國無機鹽工業協會磷化工分會理事會成員高寶慶認為,僅今年磷酸鹽企業的產能增加就非常迅速。如云南南磷集團前期5萬噸/年工業三聚磷酸鈉新近投產;四川天原股份有限公司也將在目前4萬噸/年規模的基礎上,將三聚磷酸鈉產能陸續擴大至20萬噸/年;重慶川東化工集團也欲擴大產能,而東部企業也多數實施了產能擴張。磷酸鹽企業這樣的擴能態勢勢必引起價格戰。2003~2004年,由于當時黃磷市場價一度飆升最高至2萬元/噸,使得黃磷產能由當初的80萬噸/年迅速擴大到200萬噸/年。而產能的急劇增加致使黃磷價格一路狂跌,最終跌到萬元以下,導致現在整個行業虧損經營。而現在磷酸鹽企業正面臨重蹈這種覆轍的危險。
在企業產能大規模擴展的同時,國內市場需求卻沒有同步擴大。剩余產品只有尋求國外市場,眾多企業為了尋求產銷平衡,競相壓價出口。比如,在國際市場上,黃磷平均售價為1.3萬元/噸,而中國企業的產品僅賣到1萬元/噸左右。
磷酸鹽產品是資源型產品,國內企業爭擠國際市場這條路不但損失了企業的利潤,更重要的是對我國珍貴黃磷資源的一種浪費。因為目前磷酸鹽企業出口的多屬附加值非常低的初級產品。我國雖為繼摩洛哥、美國之后的第三大磷礦儲存國,但貧礦多,富礦少,24%以上品位僅占總儲量的20%左右。黃磷為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稀有資源,稍事加工即出口是對資源的極大浪費。這不但有可能引起國際市場對該產品的貿易保護,更重要的是,這與國家限制資源型產品出口的政策也相違背。
許多企業負責人和業內專家都對此表示擔憂,如果不改變現在的這種發展模式,國內磷酸鹽企業將面臨國內國外的雙重擠壓。
針對目前磷酸鹽企業面臨的嚴峻形勢,業內專家建議,一方面國家有關部門應采取行政、稅收等辦法,適當調節出口總量,遏制出口,由此改變國際市場的供求關系,促進價格回歸;另一方面磷酸鹽企業要改變發展模式,放棄盲目生產低端產品的做法,積極推進產業升級,朝精細化工方向發展,多生產和出口食用級、醫藥級、電子級等高附加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