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與品牌成阻礙我國地板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本文導讀:科技與品牌成阻礙我國地板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中國地板發展至今已逾二十年,但考慮到中國地板品牌已逾3000個、單個企業銷售份額占不到總量的5%的情景
內容提示:中國地板發展至今已逾二十年,但考慮到中國地板品牌已逾3000個、單個企業銷售份額占不到總量的5%的情景,不禁讓人感嘆地板企業發展之混亂,相關分析認為科技與品牌成阻礙我國地板產業發展的主要原因。
中國地板發展至今已逾二十年,從最開始的純加工到如今采購、研發、生產、銷售、服務于一體的產業價值鏈已取得相當大的成功.數據顯示2009年的地板銷售總量將會突破4億平方米,出口額度超過54%,成為當之無愧的地板生產龍頭國,但考慮到中國地板品牌 已逾3000個、單個企業銷售份額占不到總量的5%的情景,不禁讓人感嘆地板企業發展之混亂,而這種混亂已從單純的行業情景晉升為一種不良社會現象,不僅關聯地板行業更牽涉到了政府部門的引導與調控。不管是國企還是私企,很多領導經常會犯一個通病那就是短期利益要重于長遠利益,我們知道一個領導人或高管在其位的時間很多都不會太長,在這個節骨眼上短期回報率顯得至關重要,而有的甚至是犧牲長遠利益,從企業長期發展來看,這是致命的。
長短利益之爭落到企業自身運營來看就好比一場大打價格戰的促銷活動,靠著超低的價格爭取到了較高的市場份額,在短時間內促進了銷量的增加,但從長遠來考慮經常打地板價格 戰會造成品牌形象的下滑,當產品的價格降到臨界點時企業可能已經走到了盡頭,當然企業發展的短長期利益之爭絕非如此簡單,我們從價值型企業所具備的元素上考慮目前中國木地板企業發展所出現的瓶頸。
(1)研發力量薄弱。中國著名經濟學家陳明這樣評價中國企業,他說:中國企業之所以在世界上難以立足除了一些客觀不可控制的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中國企業的研發力量不夠,覺大部分企業都沒有形成真正的研發體系,認為中國企業發展的前十五年就應該形成自己獨特的研發團隊,為公司長期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而不是一味的去最求眼前利益。我們知道在民營企業當中華為算是非常成功的企業了,要知道華為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跟很多貿易公司一樣只是賺取其中的價格差,而如今為什么會變成國際性大企業,跟它長期的自主研發密不可分。地板行業發展已逾二十年了,但每年都要向歐美一些國家繳納數億美金的專利稅,很多企業雖然開發出了自身的團隊,但企業投資的費用卻相當有限。大自然、富林、圣象 等老牌地板企業可以說是中國木地板行業的領軍企業,表面上看大自然從摩根士丹利、曼寧頓等國外巨型企業引進了多少資金,吸納了多少技術,但實際上國外的一些大頭也只是眼饞中國的市場罷了,他們的技術還是他們的,中國并沒學到多少;富林07年也在東莞建立起了亞洲一流的研發生產基地,也引進了曼寧頓的高級研發人才,但從年度銷售額來看其研發費用所占的比例也非常有限,對研發的重視程度仍然比較少。中國地板的年銷售量雖然已突破4億平方米,但其中超過一半的都是國外的OEM與低價出口,要想成為強勢的國際性品牌在國外站住腳跟仍需要不斷去發展,而加大研發力度增強產品的技術含量顯得尤為重要。
(2)品牌觀念不強。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管理學教授陳春花教授企業發展進度看來,中國企業的發展正處于強勢品牌發展階段,但部分企業仍處于企業發展的第一階段規模化進程,重國產輕品牌。中國的DVD出口到美國是35美元一臺,但實際利潤只有1美元;中國的手表出口到歐洲是12歐元,歐洲手表出口到中國卻要1200歐元,相差甚遠,而這就是品牌效應在作怪。 據世界品牌研究室統計2008年全球500強企業當中美國擁有247入圍,占據近50%,而中國的入圍企業卻只有不到30個,中國商業部也顯示中國每年新生的品牌達到20萬個,但其平均壽命卻不到兩年,絕大部分的品牌都是在投機,利用強勢品牌的市場空隙索取利潤,對長遠的品牌規劃比較冷淡。中國木地板行業目前的情況亦是如此,真正具有獨立研發走品牌路線的企業很少,雖然行業消費趨勢逐漸走向品牌化,但品牌集中度低下,導致消費者購買因素增多。這一情況的出現或許是行業發展必然經歷的過程,但行業自身的發展與政府的引導應該更加明確,一個品牌集中度不高的行業必然會導致行業品牌泛濫循環,要想加快木地板行業的發展一定要樹立起強勁的長遠品牌意識。最近幾年中國木地板的企業包括大自然、圣象、安信 、富林等都相繼注入了相當數量的資金,地板行業逐漸走向資本化運營的時代,規模經濟初見雛形,在某種程度上加快了行業品牌層次化發展,而這對于木地板長遠規范化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也為樹立強勁的品牌意識邁出了相當關鍵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