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空調市場的發展環境分析
本文導讀:2010年空調市場的發展環境分析,對于2010年空調市場,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價格預測意義不大;外圍銅價、鋁價不斷上漲,企業用工成本也在加大,再加上各種匯率、利率的不確定性,2010年空調行業的熱點可能也不是變頻和節能,而是運營模式的變化,企業亟需構建“隨需應變”供需鏈。
內容提示:對于2010年空調市場,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價格預測意義不大;外圍銅價、鋁價不斷上漲,企業用工成本也在加大,再加上各種匯率、利率的不確定性,2010年空調行業的熱點可能也不是變頻和節能,而是運營模式的變化,企業亟需構建“隨需應變”供需鏈。
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對于2010年空調市場進行價格預測意義不大;外圍銅價、鋁價不斷上漲,企業用工成本也在加大,再加上各種匯率、利率的不確定性,空調行業的熱點可能不再是變頻和節能,而是運營模式的變化,企業亟需構建“隨需應變”供需鏈。
3月3日,國美電器2010年空調趨勢發布會在廣州召開,包括海爾、美的、海信、格力等在內的27家主流空調企業高層紛紛到會捧場。會上,國美電器不僅一口氣與22家空調企業簽訂了總額高達109億元的采購大單,還與中國電子商會共同發布了《2010年空調市場消費趨勢報告》。
《報告》明確指出,2010年國美、永樂、大中所有門店中銷售的空調將會普降10%、高能效空調降幅將達到20%以上。
無獨有偶,就在此前兩天,靠空調銷售起家的蘇寧電器也對外發布了《中國空調行業白皮書》。蘇寧預測,由于金屬原材料價格需求將進一步增加以及2級空調補貼取消、1級能效補貼削減,空調價格也將持續走高,2010年將出現10% 以上的上漲。
盡管國美、蘇寧兩巨頭的“明爭暗斗”由來已久,但像這次這樣對于市場的預測出現如此大的反差,恐怕還是第一次。值得注意的是,幾乎就在兩巨頭暗自較勁的同時,3月3日,新的《房間空氣調節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強制性國家標準出臺,并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勢必引起空調市場產品結構和銷售價格的變化。
難怪有專家表示,對于2010年空調市場,由于多重因素的作用,價格預測意義不大;外圍銅價、鋁價不斷上漲,企業用工成本也在加大,再加上各種匯率、利率的不確定性,2010年空調行業的熱點可能也不是變頻和節能,而是運營模式的變化,企業亟需構建“隨需應變”供需鏈。
漲跌的市場邏輯
兩大巨頭,一個看漲,一個叫跌,看似截然不同的背后,卻有著各自的市場邏輯。
作為銷售空調起家的蘇寧電器,連續多年發布空調白皮書,成功預測了 2004—2009年國內空調價格走勢。進入2010年,受全球經濟環境回暖影響空調原材料價格急速上漲(銅、鋁同比增長都在60%以上)、節能補貼或將取消或削減的預期、高能效空調壓縮機產能不足、人工成本增加四大主要因素影響,蘇寧預測,2010年空調市場價格將出現10%左右的上漲趨勢。
恰好相反,國美電器常務副總裁王俊洲卻認為,隨著國家以舊換新、家電下鄉、節能惠民工程的進一步完善和普及,以及制造商規模化促使空調制造成本下降,特別是在制造企業和大型家電連鎖賣場共同推動下,以變頻空調為代表的高能效空調市場迎來了絕好的機遇。2010年國美、永樂、大中變頻空調價格降幅將達到20%以上。
王俊洲表示,國美做出2010年空調價格普降的判斷,還緣于國美2010 年與上游廠家供銷業務模式的優化,供應鏈效率提升,其中國美與空調制造廠家成功建立了大規模的“一步到位價”、“統購分銷”、“包銷定制”模式,已采購了全年的銷售需求量。
盡管價格預測分歧較大,但兩大巨頭對于2010年空調市場仍然一直看好。正是基于此,在國美與22家空調企業簽下109億的采購大單的同時,蘇寧也大有斬獲,截至目前,蘇寧已經同各大品牌談定規模采購800萬臺。
新能效標準危機
對于價格截然相反的預測,就已說明今年空調市場的多變性,再加上新能效標準的出臺,2010年空調市場更是難以預料。
不過,對于空調未來的走勢,高能效成了兩大家電巨頭一致的看法。根據國美調查數據顯示,消費者購買空調時對產品節能特性的關注尤其突出,關注比重達到86%,其次才是對健康因素和制冷/制熱性能的考慮。
國美電器副總裁李俊濤表示,隨著消費者對環保、低碳、節能、健康關注度的不斷提高和加深,城市消費者對高能效、變頻空調的認知度高達83%,高能效節能空調將成為市場主流。
蘇寧方面也預測認為,2010年,隨著國家對低碳經濟的重視,高能效空調產品將占據85%的市場份額,變頻空調在2010 冷年也將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預計變頻產品整體內銷市場占比將突破30%。
值得注意的是,空調新能效標準的實施,可能會加快這一進程。奧維咨詢(AVC)白電研究總監韓昱認為,新標準的實施,必將引起空調市場產品結構和銷售價格的變化。
據業內人士分析,目前提高空調產品能效的主要途徑是采用高效壓縮機、增大 “兩器”(蒸發器和冷凝器)以及改善系統匹配,能效比值升高0.2,生產成本需增加10%~15%。新能效標準出臺及節能補貼政策調整,意味著政府正著力推動空調業產業升級、向高效節能發展,而今后轉型不及時的企業將面臨極大競爭壓力。
模式轉變的救贖
2010年空調市場充滿變數。如果運營模式不及時轉變,價格的漲跌則毫無意義,高效節能和低碳無氟也永遠只是個美好的愿景而已。
國內著名家電研究專家、帕勒咨詢資深董事羅清啟認為,空調從某種角度來講實際上就是個金融品,背后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譬如匯率、利率以及原材料、人工成本等等。但截至目前,我們看到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上漲,但歐元、美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卻是不穩定的,國內的利率也不穩定,空調的價格自然存在很大的變量。
在這種情況下,空調的高庫存也是一個“定時炸彈”。據羅清啟介紹,2009年國內空調兩巨頭的銷售就占據了整個市場的近60%,接近2000萬臺,但其庫存量加起來也高達500萬臺,如何釋放成為當務之急。而且,現在的利率是比較低的,存款準備金率提高就等于變相地提高了成本。
只有為顧客創造更多的價值,企業才能增值。今后消費者的需求越來越個性化、即時化,這要求空調企業應該建立一種以用戶為中心的柔性組織結構,能夠實時捕捉消費者的需求,實現“即需即供”,在實現顧客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實現企業競爭力的提升。
空調企業的運營模式的轉變勢在必行。羅清啟呼吁,如果供應鏈不順的話,利率和匯率都在變化,農工的工資都在改變,這樣一來企業就會越來越難以控制成本。變頻空調搞得再好,最后受到的傷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