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南茶葉產業發展現狀
本文導讀:2010年湖南茶葉產業發展現狀,茶葉是湖南傳統出口農產品。2010年湖南省依賴的科教,選育良種茶葉、生產有機茶、茶樹生物技術,在茶文化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茶葉是湖南傳統出口農產品。2010年湖南省依賴的科教,選育良種茶葉、生產有機茶、茶樹生物技術,在茶文化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
我省是傳統的產茶大省,茶葉一直以來都是我省優勢出口農產品。2009年,全省茶園面積達145萬畝,茶葉產量10.8萬噸,茶業總產值達120億元。尤其是茶葉出口突破3.2萬噸大關,實現出口額近6000萬美元,分別比去年增長3.95%和3.4%,出口量和出口額均居全國第二位。
一、我省茶葉出口現狀
(一)我省茶葉出口的主要優勢
1、茶葉生長的自然生態環境優勢明顯
我省是全國重要的茶葉生產優勢區域,特別是湖南武陵山區、南嶺山脈、雪峰山脈和羅霄山脈和環洞庭湖區生態環境良好,氣候溫和,雨量充沛,自然生態條件十分適宜茶樹生長,是名優綠茶生產的“黃金緯度帶”。獨特的自然環境,造就了以名優綠茶、黑茶、茉莉花茶為主,紅茶、黃茶、茶葉提取物等為輔的多茶類發展格局。我省自古名茶薈萃,素有“江南茶鄉”的美譽,具有優越的茶葉出口具備的生態條件。
2、茶產業依賴的科教及人才資源優勢突出
湖南農大茶學系、省茶葉研究所等科研隊伍力量雄厚,特別是在茶葉深加工、茶葉良種選育、茶樹生物技術、茶葉加工與審評、有機茶生產、茶文化等領域的研究和教學水平均居國內領先地位。除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外,我省農業部門和企業的茶葉科技人員更是為我省茶產業的技術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湖南有機茶技術的推廣、提取物深加工產品的開發、黑茶科研的全面推進,均為湖南特色茶葉拓展國際市場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基礎。
3、重點骨干企業發展迅速,帶動作用增強
近幾年國內外茶葉市場比較看好,為我省茶葉企業創品牌、拓市場、增效益、做強做大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湖南省茶業有限公司近年來發展迅速,2009年實現出口額3500萬美元,在全國建立了品牌示范專賣店400多家,營銷網點8500余個,與世界五大洲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保持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形成了遍布全球的茶葉營銷服務網絡。省內一些出口龍頭企業如湖南中茶(三利)、登凱貿易公司也快速發展,既為湘茶產業贏得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推動了本土茶葉品牌的成長,也有力地帶動了全省茶葉行業的整體進步和發展。
4、深遠的湖湘茶文化預示茶葉出口頗具潛力
湘楚大地是中華茶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唐代陸羽《茶經》開篇講:“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湖南是神農炎帝的安寢之地。全國第一以茶命名的茶陵縣、“炒青綠茶”發源地常德、茶道四字真訣“茶禪一味”起源地石門夾山寺,“茶源在湘,茶祖在湘”,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湖湘茶文化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這種豐富的茶文化內涵既為茶葉的品牌建設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又為湘茶出口擴大了市場空間,充分孕育了茶葉出口的潛力。
(二)我省茶葉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
相比兄弟省份如浙江用全國10%的茶園、做出了全國20%的茶產量、實現了全國30%的茶產值并雄踞全國茶葉出口第一位的成功模式,湖南無論茶產業還是茶葉出口都存在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
1、符合出口要求的優質茶基地規模不足。2009年,浙江省優質茶園面積達273萬畝,無公害茶葉生產面積達205萬畝,有機茶認證面積20.9萬畝;而我省茶種植面積145萬畝,優質茶園面積43.5萬畝,有機茶認證面積不足4萬畝。因此我省需在出口優質茶基地建設上加大力度,加快步伐。在良種改造、基地認證、標準化建設、可追溯體系建設等方面下真功夫。同時,我省茶葉加工設備和技術跟不上出口發展的要求,標準化、清潔化的出口茶葉加工廠建設及技術改造也成為制約茶葉出口發展的瓶頸。
2、品牌建設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我省茶葉雖然產生了“金井”、“怡清源”、“君山銀針”、“沙漠之舟”等知名茶品牌,但與“西湖龍井”、“云南普洱”、“安溪鐵觀音”等大品牌比,無論是知名度,還是營銷技術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3、骨干龍頭企業后續發展缺乏支撐。茶葉骨干企業的融資渠道狹窄,致使良種茶園改造、廠房改造、設備更新、技術的吸收和引進都十分緩慢,龍頭企業流動資金不足,周轉困難,影響了企業經濟效益和示范帶動作用的正常發揮。不少企業反映,投入不足是制約茶產業發展和茶葉出口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