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國家具產業發展模式
本文導讀:2010年中國家具產業發展模式,中國家具產業首要加強研發功能,打造企業品牌,產品的營銷核心就是品牌、品牌,品牌是企業的靈魂。個性化是未來不可避免的必由之路。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中國家具產業首要加強研發功能,打造企業品牌,產品的營銷核心就是品牌、品牌,品牌是企業的靈魂。個性化是未來不可避免的必由之路。
據有關文獻資料表明,多年來,中國家具產業的發展模式是以點帶面--首先在華南地區的東莞、順德,華東地區的溫州,西南地區的成都,華北地區的香河等地以點的形式成長,然后輻射帶動周邊地區發展,壯大了整個產業鏈。因此,整個行業形成了某些共性,如:發展較早,制造能力強大,產業鏈較完善等。中國家具業與中國其他制造業的情況類似--其興也外貿,其困也外貿;依賴低廉的勞動力,來樣加工,迅速做大。但也正因如此,整個行業形成了共同的軟肋:原創性少,品牌乏力,渠道單一。
此外,在升級轉型,勞工短缺,工資上漲,人民幣升值......在諸多壓力合圍之下,傳統的中國家具業如何擺脫困境,突破瓶頸?這些,也許是每一個中國家具企業需要深入思考的命題,我們必須從一個全新的高度去重新思考和認識未來。
2010-2015年書房家具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一、研發是心臟
首要要加強研發功能,其功能包括三方面:
其一,設計的原創性。大家都知道家具行業是典型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有一些生產環節的技術含量不高,外型設計極容易被抄襲。而且,一些抄襲者大在玩弄'神似形不似'或'形似神不似'的把戲,知識產權的保護很難落實。因此,企業都不愿意在研發上過多地投入,總覺得是'為他人做嫁衣'。在一些行業論壇、高峰聚會上大家也在高喊原創,但雷聲大,雨點小。據說,這種后果導致在米蘭家具展等國際大展上主辦方拒絕中國的家具企業參展,令人心寒。
然而,真正有眼光的、有遠見的企業,不會因為害怕被人抄襲就不做原創開發的。你做原創開發,別人來抄你的,你就無意中就成了行業的領頭羊,潮流的制造者。試想如果有一天,當世界以中國的原創產品為潮流,被人借鑒、模仿,我們就可以自豪地說:'中國的家具業真正起來了!'
其二,新材料的研發。科技的飛速發展大大地拓展了家具的材料運用,家具材料早已不是單一的木材,不銹鋼、鋁合金、鐵線、玻璃、大理石、復合藤等材料不斷加入進來。可以預見,與科技發展同步,未來將會有更多的新材料加入到家具的材料鏈之中。
其三,新工藝的研發。在世界家具制造業發展的版圖上,有人描述過一條'英-美-日-中國臺灣-中國大陸'的路徑,這是低端制造業的一條典型的'游牧'之路。之所以'游牧',是因為'勞動力成本'的上升。眼下,我們的家具企業也同樣面臨這個問題。怎么辦?是繼續'游牧'下去!
我們應該加大新工藝的研發,減少對人力的依賴。至于研發的方式,有的企業可以自建研發機構,有的可與專業的機構形成合作關系,購買服務。
二、品牌是靈魂
有人說投資房產的核心是地段、地段、最后還是地段;那么,產品的營銷核心就是品牌、品牌,最后還是品牌。
品牌是什么?品牌是一種力量,品牌是一種信任,品牌是一種價值,品牌是一種觀念。有些人認為品牌就是取個名字,畫個LOGO,打點廣告。如果如此容易,全中國叫'李白'的人應該沒有上千,也有幾百吧!可為什么一說到李白,我們所想到的只有'天子呼來不上船'的李白,只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李白?這就是李白的品牌。顯然,李白的品牌是靠文化豎立起來的。李白的內涵就是文化,李白成為唐詩的代表,這就是文化的力量。
產品如人,何異于此。產品是人造的,人家為什么要買你的產品,是因為你的質量,因為你的設計,因為你的售后服務,這一切都是靠你的人在完成,你的產品傳遞的就是你的文化。但是,目前即便是一些在國內相對較為知名的家具企業,在品牌傳播上仍處在'起名字'和'宣傳名字'的初級階段,不太清楚自己要把什么樣的文化和理念傳播給消費者。品牌推廣手法也非常單一,基本上局限于電視廣告,如果面向農村市場,就沿襲大面積刷外墻的老路子。
反觀家電、服裝、電子產品等快速消費品行業,其品牌推廣的招數早已是八仙過海,贊助賽事、贊助公益活動、開發游戲、置入影視、自辦活動等推廣方法可謂層出不出。
雖說家具業有所不同,但很多推廣手法是完全可以借鑒的--
一是召開原創新品發布會。一款經企業研發人員嘔心瀝血、精心設計的新款家具,可選擇合適的時機(例如全國性、世界性的展會)召開現場發布會,既可奪人眼球,又可展示企業實力和品牌影響力,傳播品牌文化。企業可根據自身推出新產品的不同時機,例如契合'春、夏、秋、冬'的自然概念,在不同上市時節召開發布會,充分利用媒體的力量,推出主導當季潮流的款式、顏色的概念家具。這不但能夠強化行業潮流主導者的形象,也能對加強知識產權的保護起到推動作用。
二是積極參與大型公益活動,樹立品牌服務于人的理念。
三是參與并善于借用和自身品牌文化相吻合的有影力的活動。例如,今年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家居生活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家具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這里面大有文章可為。
當然,上面所列僅為拋磚引玉。也許是因為傳統的家具行業給人以'技術含量不高'的印象,致使家具行業內營銷人才、策劃人才奇缺,而一些專業人才大多在家電、電子、汽車等行業游走,很少委身于家具業。
三、模式是手腳
我們必須看到,家具行業未來生產模式將發生諸多變化。
變化一,外貿訂單的變化。在過去很長一段時期內,靠接單生產的中國家具企業似乎'日子過得很爽',老外一下單就是十幾萬甚至數十萬張(套)。然而,情況現在逐漸起了變化,以往那種單一產品批量生產(我們稱之為'多量少樣')的訂單在萎縮,而數量少但款式多(我們稱為'少量多樣')的訂單越來越多,甚至有一張訂單內包括數十款產品,而每款產品只要一兩張(套)的情況。這自然會大大增加企業的生產成本和難度。
變化二,出口市場在分化。根據出口目標國家的發達程度,出口市場也可分為'農村市場'和'城市市場'。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可歸類為城市市場,而印度、非洲等發展中、欠發達地區的市場可歸類為'農村市場'。'農村市場'的采購商在一段時期內還將保持同款產品、大批量下單的情況。但在歐美等發達國家,像以往那樣,同一款產品,動輒十幾萬、幾十萬張(套)的下單模式將逐漸萎縮乃至消失,即便存在,那也一定是極其低端的產品,是一些我們企業的制造成本無法接單的產品。
上述兩種情況同樣會在中國內地市場上出現。個性化,是未來的方向。在城市消費群中,家具的某些類別已出現這種趨勢,比如櫥柜,已完全實現了訂制,消費者只要選好顏色、款式,廠家根據尺寸量身定做,送到消費者手中由專人安裝即可,達到了較大的個性化。甚至個別企業已在試水全套家具定做,雖然道路漫長,但在前進的過程中可以探索出一些新的模式和路子。
個性化是未來不可避免的必由之路,這個判斷是基于消費群體的變化。80后乃至90后正式加入消費大軍的行列,他們是信息化的一群,是網絡化的一群,是QQ一代。那么,家具企業該如何最大可能地融入信息化時代。
2010年6月,吉利汽車宣布將試水網上銷售汽車。這之前,有人想過汽車也可以在'淘寶'上賣嗎?可以這么說,誰輕視網絡,誰的未來就會被輕視。網絡在發展的過程中經歷過起起落落,但這是一個趨勢,是一個方向,方向對了,就只有怎樣前進的問題,而不是前不前進的問題。網絡是未來世界的主宰,是企業全方位、綜合性的絕佳展示平臺。
總言而之,對中國家具企業來說,我們不要迷戀生產員工有幾千幾萬,而要追求生產線先進與否;不要迷戀動輒幾百上千畝投建了多大的廠房,而要提倡市場服務做得夠不夠完善;不要迷戀電視廣告花了多少錢,而要追求品牌文化是否準確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