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縫紉機制造業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本文導讀: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和銷售國,現在國內共有各類縫機生產企業近兩千家。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背景下,國內縫制機械類專利申請數量還有大幅增長。
內容提示: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和銷售國,現在國內共有各類縫機生產企業近兩千家。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背景下,國內縫制機械類專利申請數量還有大幅增長。
縫紉機制造業作為一個傳統產業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1845年,第一臺縫紉機是美國人伊萊亞斯•豪發明的,它的構造非常簡單,而且只能用一根線縫紉,機針和鉤針是其主要機件。但是公開演示證明,豪的發明要比敏捷的縫紉手工操作效率高出五倍。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縫紉機的種類繁多,功能也強大。對于縫紉機的分類也多種多樣,按驅動方式可分為手搖縫紉機、腳踏縫紉機及電動縫紉機;按用途方式可分為家用縫紉機、工業縫紉機以及服務型縫紉機。工業平縫機是工業縫紉機的一種,而且它的使用頻率最高,工業平縫機的分類又包括了按自動化的程度和按轉速分類。按自動化的程度高低分為手動工業平縫機、半自動工業平縫機和全自動工業平縫機;按轉速可分為低速工業平縫機、中速工業平縫機和高速工業平縫機。現如今,縫紉機的運用可謂方方面面,包括一般家庭使用的縫紉機,到大工業流水線的生產設備,再到綜合各種技術的機電一體化產品,都充斥著縫紉機的產品,因此縫紉機作為基礎產業已經和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為了緊跟國際發展潮流,把握國際縫制機械前沿技術,我國圍繞機電一體化產品中的“機”和“電”兩個關鍵性構成的結構進行深入研究。雖然在20年前我們國過就已經開始進行平縫機電腦控制系統的開發和研制,但是畢竟國內的技術水平有限,跟國外比起來還是比較落后,電子工業產品的水平和加工工藝遠遠趕不上縫紉機控制系統的功能需求,在諸多問題中,縫紉機的穩定性問題一直以來無法解決。自主開發的產品不能真正進入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國內一些企業還只能進口少量的日本公司生產的電腦控制系統產品進行配套,如日本的松下公司、三菱公司的產品等。然而進入上世紀90年代中期,臺灣的一些企業在縫紉機技術方面發展迅速,并抓住大陸市場需求的特點,以臺灣賀欣公司、鴻鵠公司為代表的電腦控制系統產品成為大陸縫紉機企業主要配套產品。
2012-2016年中國紡織機械市場運行態勢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從70年代開始,美國、法國、英國等一些著名的縫制設備工業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之后很多生產企業紛紛關閉轉產,而亞泰地區的日本、中國、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縫制設備產業卻得到迅速發展,實現了世界縫制設備工業發生了第一次大規模轉移。對于國內縫紉機行業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主要有:國內的很多縫紉機產品主要是以仿制國外的產品為主,缺乏自主創新能力;技術開發體系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和規范;產品立項前的市場管理活動沒有規范化;產品研發缺乏一個整合企業資源比較清晰的研發流程;在培養關鍵性研發人才上,缺少相應的機制保障,這些都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縫制機械生產和銷售國,現在國內共有各類縫機生產企業近兩千家。而且在全球金融危機影響的背景下,國內縫制機械類專利申請數量還有大幅增長。目前,國內縫制機械總產量已占世界縫制機械總產量的80%以上。雖然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世界縫紉機生產中心和生產大國,但卻不是強國,自動化程度低,功能單一,可靠性不高等都是我們生產的工業縫紉機一些嚴重不足。對于高檔縫紉機長期以來只能依賴進口。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國內的各行各業都得到了發展。服裝加工業也得到了迅猛發展,也使我們國家成為世界縫紉機生產中心和生產大國,但是我們產品的質量,產品多品種的開發,以及高技術的應用上還遠遠比不上國外的企業,要看到與國外的水平差距依然比較明顯。究其根本原因是,我們還是缺乏自主創新能力,還沒有或者說很少掌握產品開發的關鍵技術。我們要實現從工業縫紉機的生產大國走向生產強國的跨越,就必須解決目前的一些關鍵性技術問題,以創新帶動縫紉機產業的發展,使工業縫紉機從跟隨式走向跨越式發展的階段。技術先進,縫紉質量高是國外高檔全自動工業平縫機的主要特點,但是他們的價格高,也就是性價比低,很多中小型企業也無力負擔。眼下又正好是老設備更新階段,市場急需高性價比全自動工業平縫機的出現。我國必須在占據成本優勢的同時占據技術優勢,為了提高我國縫紉機的整機技術水平,就必須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性能工業平縫機控制系統。最后在國際縫紉機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這是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和深遠的社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