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煤炭市場過剩風險上升
http://www.xibaipo.cc 2012-12-05 09:30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2012-2016年中國煤炭物流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隨自身煤炭供給轉向寬松,未來進口量將主要取決于內外價差。由于印度煤炭開采障礙重重,產量增速相對緩慢,有望成為海運市場最主要的拉動力,但其制度因素仍將導致增速的不確定。
1、全球煤炭出口國均有進一步增加供給的潛力
對于澳大利亞、美國、蒙古等國而言,港口或者鐵路等基礎設施能力不足是歷史上制約大規模出口的最重要原因,但上述國家均有大量在建或擬建港口或鐵路,按照規劃進度,未來出口均有大幅提升的空間。印尼幾乎不存在出口瓶頸,但印尼政府可能會通過征收關稅或者采用配額等限制出口。俄羅斯因鐵路運距過長,增長動能相對有限。
美國:海運市場份額較小(2011 年僅4%),出口潛力大,但經濟性及港口能力不足。由于頁巖氣的沖擊,美國國內煤價大幅下跌,1H12 動力煤出口大幅增長53.2%,主要來自于煤質較好的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地區。但該地區生產成本較高,加上運輸成本,出口(特別是銷往亞洲)經濟性不足。西部PRB(Pearl River Basin)地區煤炭成本低廉,但港口資源匱乏。長期來看,如果西部規劃港口獲得建設許可,將有較大的出口潛力。
俄羅斯:受到鐵路運距的制約,出口增長相對有限。俄羅斯疆域東西跨度廣,鐵路運距過長,導致只有高熱值的動力煤和煉焦煤才有出口的價值。根據俄羅斯政府計劃的2030 年產量增加1 億噸的目標,未來出口增長相對有限。其作為第三大動力煤出口國的地位將被哥倫比亞超越。中企顧問網調查數據顯示:中國2011 年的焦煤和動力煤進口,有8%和5%來自俄羅斯,占俄羅斯出口總量的4%和26%。
澳洲:煤炭出口增長潛力大,關鍵看港口建設進度。澳大利亞(2011 年占動力煤海運市場供給的17%)目前在建港口吞吐能力8600 萬噸,計劃于2015 年前建成;擬建港口吞吐能力5.8 億噸,計劃于2020 年前建成。當然煤價低迷和融資風險或將導致項目竣工時間延后。澳洲官方預計2020 年前動力煤出口年均增長1600萬噸或8.0%,焦煤出口年均增長1200 萬噸或7.0%,因此仍將是海運煤炭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
印尼:增產幾乎無瓶頸,但政府有限制出口的可能。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動力煤出口國(2011 年占動力煤海運市場的36%),產能和產量均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另外,其出口主要通過內河運輸,不存在港口瓶頸的問題。但印尼政府計劃大力增加火力發電,可以內部消耗部分供給增量,而同時也可能對煤炭出口進行限制,使得出口增長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蒙古:中短期受制于基礎設施瓶頸,長期將對中國焦煤市場產生一定沖擊。盡管蒙古煤炭出口從2009 年的600 萬噸快速增加至2011 年的2020 萬噸,但受限于基礎設施瓶頸,中期出口增速將放緩。長期來看,隨外資進入和TT 項目的啟動,預計2025 年出口有望達到1 億噸,并主要至中國。中國2011 年的焦煤進口有45%來自蒙古(較2009 年的12%大幅提高)。
2、海運市場需求增長主要還看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
煤炭海運市場可以簡單地劃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個市場,太平洋市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和日韓臺等國,大西洋市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歐洲。由于經濟復蘇緩慢以及碳排放的限制,歐洲煤炭需求難有大的起色。日韓臺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動力下降,需求增長也相對有限。《2012-2016年中國煤炭物流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隨自身煤炭供給轉向寬松,未來進口量將主要取決于內外價差。由于印度煤炭開采障礙重重,產量增速相對緩慢,有望成為海運市場最主要的拉動力,但其制度因素仍將導致增速的不確定。
歐洲:經濟低迷和環境壓力將長期制約煤炭需求。盡管歐債風險有所平息,但將長期拖累經濟發展,煤炭需求(2011 年占動力煤和焦煤海運市場的23%)難有顯著增長。即便經濟好轉,日趨嚴格的碳排放限制也將制約需求,而天然氣以及新能源對煤炭的替代將長期持續。唯一的亮點將來自德國,由于德國計劃2022年前關停全部核電,天然氣和新能源將無法充分彌補缺口,在煤炭產量持續萎縮的情況下,該國煤炭進口會有一定增加。
日韓臺:工業化基本完成,需求相對平穩。日本短期內將因為核電關停及災后重建而增加煤炭進口,但中長期日本傾向于以天然氣和新能源來替代核電,從過去幾年來看,日本粗鋼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韓國和臺灣也已基本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預計增長有限。日韓臺2011 年合計占煤炭海運市場需求的33%。
印度:有望成為海運煤炭需求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印度煤炭項目審批緩慢,供應增長受阻。城市化進程將繼續拉動電力、鋼鐵、水泥等需求快速增長,煤炭供應缺口將逐年增加。政府預計2016 年需求將達10 億噸,產量7.5 億噸,需要進口2.5 億噸,較2011 年1.1 億噸的進口量增長一倍以上。當然,體制的缺陷和改革的緩慢或將使建設進程推遲,導致煤炭進口需求增速放緩。印度2011 年占煤炭海運市場需求的9%。
對于澳大利亞、美國、蒙古等國而言,港口或者鐵路等基礎設施能力不足是歷史上制約大規模出口的最重要原因,但上述國家均有大量在建或擬建港口或鐵路,按照規劃進度,未來出口均有大幅提升的空間。印尼幾乎不存在出口瓶頸,但印尼政府可能會通過征收關稅或者采用配額等限制出口。俄羅斯因鐵路運距過長,增長動能相對有限。
美國:海運市場份額較小(2011 年僅4%),出口潛力大,但經濟性及港口能力不足。由于頁巖氣的沖擊,美國國內煤價大幅下跌,1H12 動力煤出口大幅增長53.2%,主要來自于煤質較好的東部的阿巴拉契亞地區。但該地區生產成本較高,加上運輸成本,出口(特別是銷往亞洲)經濟性不足。西部PRB(Pearl River Basin)地區煤炭成本低廉,但港口資源匱乏。長期來看,如果西部規劃港口獲得建設許可,將有較大的出口潛力。
俄羅斯:受到鐵路運距的制約,出口增長相對有限。俄羅斯疆域東西跨度廣,鐵路運距過長,導致只有高熱值的動力煤和煉焦煤才有出口的價值。根據俄羅斯政府計劃的2030 年產量增加1 億噸的目標,未來出口增長相對有限。其作為第三大動力煤出口國的地位將被哥倫比亞超越。中企顧問網調查數據顯示:中國2011 年的焦煤和動力煤進口,有8%和5%來自俄羅斯,占俄羅斯出口總量的4%和26%。
澳洲:煤炭出口增長潛力大,關鍵看港口建設進度。澳大利亞(2011 年占動力煤海運市場供給的17%)目前在建港口吞吐能力8600 萬噸,計劃于2015 年前建成;擬建港口吞吐能力5.8 億噸,計劃于2020 年前建成。當然煤價低迷和融資風險或將導致項目竣工時間延后。澳洲官方預計2020 年前動力煤出口年均增長1600萬噸或8.0%,焦煤出口年均增長1200 萬噸或7.0%,因此仍將是海運煤炭出口增長的主要來源。
印尼:增產幾乎無瓶頸,但政府有限制出口的可能。印尼是全球最大的動力煤出口國(2011 年占動力煤海運市場的36%),產能和產量均具備較大的提升空間,另外,其出口主要通過內河運輸,不存在港口瓶頸的問題。但印尼政府計劃大力增加火力發電,可以內部消耗部分供給增量,而同時也可能對煤炭出口進行限制,使得出口增長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
蒙古:中短期受制于基礎設施瓶頸,長期將對中國焦煤市場產生一定沖擊。盡管蒙古煤炭出口從2009 年的600 萬噸快速增加至2011 年的2020 萬噸,但受限于基礎設施瓶頸,中期出口增速將放緩。長期來看,隨外資進入和TT 項目的啟動,預計2025 年出口有望達到1 億噸,并主要至中國。中國2011 年的焦煤進口有45%來自蒙古(較2009 年的12%大幅提高)。
2、海運市場需求增長主要還看中國、印度等新興市場國家
煤炭海運市場可以簡單地劃分為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個市場,太平洋市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中國、印度和日韓臺等國,大西洋市場的需求主要集中在歐洲。由于經濟復蘇緩慢以及碳排放的限制,歐洲煤炭需求難有大的起色。日韓臺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動力下降,需求增長也相對有限。《2012-2016年中國煤炭物流市場深度評估及投資方向研究報告》指出:中國隨自身煤炭供給轉向寬松,未來進口量將主要取決于內外價差。由于印度煤炭開采障礙重重,產量增速相對緩慢,有望成為海運市場最主要的拉動力,但其制度因素仍將導致增速的不確定。
歐洲:經濟低迷和環境壓力將長期制約煤炭需求。盡管歐債風險有所平息,但將長期拖累經濟發展,煤炭需求(2011 年占動力煤和焦煤海運市場的23%)難有顯著增長。即便經濟好轉,日趨嚴格的碳排放限制也將制約需求,而天然氣以及新能源對煤炭的替代將長期持續。唯一的亮點將來自德國,由于德國計劃2022年前關停全部核電,天然氣和新能源將無法充分彌補缺口,在煤炭產量持續萎縮的情況下,該國煤炭進口會有一定增加。
日韓臺:工業化基本完成,需求相對平穩。日本短期內將因為核電關停及災后重建而增加煤炭進口,但中長期日本傾向于以天然氣和新能源來替代核電,從過去幾年來看,日本粗鋼產量呈逐年下降趨勢。韓國和臺灣也已基本完成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預計增長有限。日韓臺2011 年合計占煤炭海運市場需求的33%。
印度:有望成為海運煤炭需求增長的主要拉動力。印度煤炭項目審批緩慢,供應增長受阻。城市化進程將繼續拉動電力、鋼鐵、水泥等需求快速增長,煤炭供應缺口將逐年增加。政府預計2016 年需求將達10 億噸,產量7.5 億噸,需要進口2.5 億噸,較2011 年1.1 億噸的進口量增長一倍以上。當然,體制的缺陷和改革的緩慢或將使建設進程推遲,導致煤炭進口需求增速放緩。印度2011 年占煤炭海運市場需求的9%。
全球海運動力煤供需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