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農業要素生產率的路徑選擇
http://www.xibaipo.cc 2012-12-17 09:45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中企顧問網指出:當前我國規模孝組織化程度低的生產經營模式抑制了資本和技術的投入。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全國從事農作物種植業的農戶平均土地經營規模不足10畝,90%左右的農戶養肉牛數量在2頭以下,養豬數量在10頭以下。這種小規模的經營形式難以發揮資本和技術的投入效率。
國際比較:技術和資本投入提升生產效率
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生態農業產業競爭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內容顯示:從各國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來看,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路徑可以歸結為三點:一是技術投入,主要體現為化學、生物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應用;二是資本投入,主要體現為基礎建設投資和機械化的深入;三是經營組織形式向專業化和集約化的發展,現代化的經營模式是實現技術、資本的規模效應的基礎。
從國際經驗來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兩種方式。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以農場規模擴展和機械化程度提高為特征的現代化方式,其目的是通過機械密集使用來節約勞動力和提高生產率。美國首先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而且均采用大型、專業化的機械,達到規模經濟后,再向良種化及化學化發展,最后實現生物技術化和農業信息化。美國的農業表現為“勞動節約型”,又稱為“大農經濟”,這主要是由于美國耕地資源充足,勞動力缺乏,而發達的工業體系也對其農業規模化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二是以日本為代表的、以生物化和良種化程度提高為基礎的現代化方式,其目標是通過生物改良和資本投入來提高單位耕地的產出效率。日本農業現代化的路徑是首先發展生物技術和化學化,其次,在政府對農業研發和推廣資金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農業專利技術的發展,鼓勵農業研究技術的不斷提升;然后基于日本農村有十分發達的信息情報網絡,轉向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后期,日本政府增大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并廣泛利用生物化學技術增加糧食產量,提高農業生產率。
中國的選擇:通過發展新型經營模式,促進資本和技術投入
中企顧問網指出:當前我國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的生產經營模式抑制了資本和技術的投入。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全國從事農作物種植業的農戶平均土地經營規模不足10畝,90%左右的農戶養肉牛數量在2頭以下,養豬數量在10頭以下。這種小規模的經營形式難以發揮資本和技術的投入效率。
發展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將加快農村生產要素流動。發展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意味著農業的生產將向現代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向集約化和專業化等方向發展,將極大地促進非農業資源、包括資本和技術可以更加方便地進入農業領域,而農村的勞動力、土地的使用方式將更加優化,這樣將促使城鄉生產要素流動。在此基礎上,是市場化的資本和技術投入效果逐漸顯現,從而最終體現為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
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生態農業產業競爭現狀與發展趨勢研究報告》內容顯示:從各國農業現代化的過程來看,提升農業生產效率的路徑可以歸結為三點:一是技術投入,主要體現為化學、生物技術以及信息技術在農業產業發展中的應用;二是資本投入,主要體現為基礎建設投資和機械化的深入;三是經營組織形式向專業化和集約化的發展,現代化的經營模式是實現技術、資本的規模效應的基礎。
從國際經驗來看,農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有兩種方式。一是以美國為代表的、以農場規模擴展和機械化程度提高為特征的現代化方式,其目的是通過機械密集使用來節約勞動力和提高生產率。美國首先實現了農業機械化,而且均采用大型、專業化的機械,達到規模經濟后,再向良種化及化學化發展,最后實現生物技術化和農業信息化。美國的農業表現為“勞動節約型”,又稱為“大農經濟”,這主要是由于美國耕地資源充足,勞動力缺乏,而發達的工業體系也對其農業規模化形成了強有力的支撐。二是以日本為代表的、以生物化和良種化程度提高為基礎的現代化方式,其目標是通過生物改良和資本投入來提高單位耕地的產出效率。日本農業現代化的路徑是首先發展生物技術和化學化,其次,在政府對農業研發和推廣資金投入的基礎上,進一步促進農業專利技術的發展,鼓勵農業研究技術的不斷提升;然后基于日本農村有十分發達的信息情報網絡,轉向農業機械化。農業現代化后期,日本政府增大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并廣泛利用生物化學技術增加糧食產量,提高農業生產率。
中國的選擇:通過發展新型經營模式,促進資本和技術投入
中企顧問網指出:當前我國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低的生產經營模式抑制了資本和技術的投入。根據第二次全國農業普查,全國從事農作物種植業的農戶平均土地經營規模不足10畝,90%左右的農戶養肉牛數量在2頭以下,養豬數量在10頭以下。這種小規模的經營形式難以發揮資本和技術的投入效率。
發展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將加快農村生產要素流動。發展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意味著農業的生產將向現代農業經營方式轉變,向集約化和專業化等方向發展,將極大地促進非農業資源、包括資本和技術可以更加方便地進入農業領域,而農村的勞動力、土地的使用方式將更加優化,這樣將促使城鄉生產要素流動。在此基礎上,是市場化的資本和技術投入效果逐漸顯現,從而最終體現為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
與 農業 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