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擔保企業的發展面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的展望
本文導讀:擔保機構的主營業務構成仍然是融資擔保業務,非融資擔保類業務、投資和其他業務在擔保機構業務中仍占少量份額。
一、擔保企業的發展面臨的問題
擔保企業面臨的問題
面臨的問題 | 具體內容 |
風險分散機制不足 | 目前擔保行業的風險分散渠道缺乏,除明確約定分保及政府承諾兜底情形外,出險及其損失基本由擔保企業承擔,由于信貸市場上買賣雙方議價地位的不對等性,作為重要業務關聯方的協作銀行一般不分擔擔保企業的風險。 |
業務集中明顯存在結構風險 | 多數擔保企業的行業集中度、客戶集中度均較明顯。經過長期的業務合作,擔保企業在擁有固定客戶的同時,自身擔保業務對固定客戶也形成了一定依賴;但這種依賴關系使得擔保企業在獲取收益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分擔著客戶的經營風險。客戶外部的經濟周期、產業結構調整,客戶自身的經營調整、管理層變更等,都有可能形成擔保企業的代償風險。較高的集中度對擔保企業的穩健經營影響更大,嚴重時可能引發擔保企業的償付危機。 |
行業盈利能力較弱 | 目前多數擔保企業收入主要來自保費和投資收益,其中保費收入居于主導地位。大多數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擔保費用收入只能基本彌補業務開支,行業虧損面較大。原因在于除部分政策性擔保機構的非盈利宗旨外,民營擔保機構按規定需將業務收入的相當部分用于提取到期責任準備和風險準備,使得目前擔保企業在實際經營過程中,財務政策的安全性遠遠重于贏利性。 |
信用擔保機構代償退出途徑缺乏 | 信用擔保機構缺少為其擔保的再擔保機構,也就是誰為擔保機構擔保的問題;同時缺乏擔保責任轉移的市場和機制。 |
銀行對擔保機構持有戒心 | 我國現在很多地區,銀行對于擔保機構的合作多采取回避態度,分析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是因為擔保信用喪失,某些地區的政策性擔保機構過去往往存在嚴重的點保、關系保現象,而商業性擔保公司又以放棄未來為代價,透支追求短期利益,導致“劣幣驅逐良幣”,擾亂了該地區的擔保市場。 |
擔保機構產品單一同質競爭加劇 | 擔保機構的主營業務構成仍然是融資擔保業務,非融資擔保類業務、投資和其他業務在擔保機構業務中仍占少量份額。雖然很多政策性擔保機構業務只限于為中小企業提供融資擔保,但在擔保產品、反擔保設計方面創新遠遠不足,很多擔保機構與銀行的風險識別和風險控制手段同質,只接受擁有土地房產和設備的中小企業,而一些商業性擔保公司簡單模仿,并沒有獨特的風險控制措施,擔保機構的競爭體現在誰的風險偏好程度更高,誰的費率收取更低,誰的“競爭力”就強。 |
擔保機構很難培育穩定客戶 | 擔保機構總會面臨這樣的客戶:當他的信用得到提升或者抵押物變得充足后,就會成為銀行的直貸客戶,而擔保機構提供的服務往往是過渡性的安排,究其原因,一方面,擔保機構賺取的是銀行不愿承擔的風險報酬,一旦客戶的風險降低,擔保就變得沒有意義,另一方面,擔保機構的產品與銀行產品同質,沒有體現和銀行的差異性。 |
資料來源:中企顧問網整理
二、擔保企業的發展方向的展望
通過分析擔保行業的現在和相關產業的發展軌跡,我們認為未來擔保行業的發展可能沿著下面的方向向前發展:
第一,建成信用擔保體系,形成信用征信系統;
第二,擔保向商業擔保方向發展;從合作走向合并,連鎖化經營;
第三,電子商務交易中的履約擔保將成為中國擔保業新的發展契機;
第四,房地產貸款債權和房地產抵押擔保資產證券化,為擔保業提供新機遇;
第五,由短期融資擔保為主向短期和中長期融資擔保并重的方向發展;
第六,擔保與風險投資的融合創新;并可能加強與其他金融機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