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電影產業特色分析
本文導讀:美國電影分級并不是強制執行的制度,決定電影是否要被分級是電影制片方的獨立選擇。但是基本上所有的電影制片商都選擇提交電影分級,而且所有的MPAA 的成員也都同意把他們要公映的所有電影進行分級。
在好萊塢,商業常常與藝術發生沖突,當這種沖突發生時,商業往往占上風。事實上,這種現象并非完全為利益所驅使,好萊塢所特有的制度或許是最好的解釋。
一、大制片廠制度是縱向產業鏈整合的結果
美國電影市場在發展初期十分混亂。1908 年,美國有50 到100 家公司從事制片或者發行,經營影院的放映公司有超過10000 家。當時電影技術的專利權問題并未提上日程,任何人只要投下一筆不大的資金就可以拍攝影片。
從1912 年開始,華爾街的大財團逐漸涉足電影業,第一個出現的壟斷型公司就是派拉蒙公司,它迅速發展為擁有從制片到放映完整系統的壟斷性企業。
從二十年代開始,兼并的風浪使位數眾多的獨立制片商和放映商逐步消失,最后只剩下八家大公司。其中前五家公司(派拉蒙、20 世紀福克斯、華納兄弟、米高梅和雷電華)都是擁有從制片到放映全套系統的壟斷公司,大多數明星都只和它們簽訂合同,后三家(環球、哥倫比亞和聯美)則是純粹的制片公司。這八大公司不僅壟斷了美國的國內電影市場,而且迅速取代了法國電影業成為當時在歐洲市場的霸主,成為占有世界電影市場的巨大公司。
據統計,在兩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電影占領了世界銀幕的80%。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是好萊塢制片廠的頂峰。
出于壟斷的需要,這八大公司都是大而全的企業。尤其是前五大公司,電影業所需的設施一應俱全,成為完全不需要外界資源的獨立王國。他們的制片廠規模巨大,幾十座由水銀燈照明的巨大攝影棚代替了過去簡陋的露天攝影場或玻璃棚。廣闊的外景場地上建有整座的村鎮、碼頭和車站,隨時可以按劇情的需要添加裝飾做出改變。公司在藝術和技術方面廣羅人才,通過常年合同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專門制片隊伍。
制片廠內部分工精細,個人的作用被消解在集體的合作之中。例如:一個題材會被交給兩名編劇在互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編寫,完稿后交給第三個編劇來取長補短,形成正式劇本;導演部門有主要導演和專門負責各種類型場面的助理導演;演員被分成許多類型,專門扮演各種定型人物;攝影、錄音、道具和服裝等部分也都分工精細。在分工如此精細的情況下,對所有資源進行統一指揮調度的權利便集中到了制片人手里。好萊塢的所謂制片人,一般就是公司的老板或者經理。制片人負責監督和組織影片制作的各個環節,包括開發劇本、雇用導演和演員、為影片籌資和安排發行等。制片人每拍攝一部影片往往要花費一至兩年的時間,而且往往要投入自己的錢,所以對他們的事業和收入來講,每部影片都是利潤與風險并存。
1948 年,美國的這種制片廠制度開始受到反壟斷的限制: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裁定電影制作公司如果同時從事經營、發行和放映業務就是一種不合法的壟斷。
當時派拉蒙電影公司擁有1239 個影院,20 世紀福克斯電影公司擁有517 個,華納兄弟擁有507 個。在美國25 個最大的中心區域里的高級影院中,前五大電影制片廠就占了77%。聯邦最高法院裁定強迫這些主要電影制片廠賣掉所有他們的影院。從此,制片廠不得不在市場上競爭席位去放映他們的電影。
大制片廠制度在五十年代以后逐漸解體,但是它曾帶給美國電影業的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在今天世界各國的電影制作中,制片廠制度的痕跡依然清晰可見。
二、明星制是為了穩定和增加票房收入的策略
明星制就是利用知名演員的魅力增加票房收入的辦法,從其出現開始,便成為電影票房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實際明星制上是由于制片廠制度為了突出演員的作用而形成的。為了獲取巨額的商業利益,好萊塢便下大功夫為觀眾制造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偶像,使觀眾不再根據影片的技術和藝術質量而是根據明星的陣容來決定是否買票。好萊塢的明星制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商業化的需要。
這種明星效應不但能給電影公司帶來超額的利潤,也能通過廣告為其他行業帶來豐厚的回報。從一定程度上講,明星大多數時間作為一種商品存在,電影公司花費大量金錢、精力和時間對演員進行包裝,使其真正成為保障票房收入、穩定電影工業的靈丹妙藥。
三、分級制促進行業規范發展,保護兒童
美國電影分級制度是由MPAA(即美國電影協會)負責組織的由家長們組成的委員會,根據電影的主題、語言、暴力程度、裸體程度、性愛場面和毒品使用場面等,代表大部分家長可能給予的觀點對電影進行的評價。其目的是提前給家長提供電影的相關信息,幫助父母們判斷哪些電影適合特定年齡階段的孩子們觀看。評級與電影內容的好壞并無關聯。
分級委員會CARA(Classification and Rating Administration)由孩子家長們組成,委員會中的家長成員在受雇之前從事的行業必須與電影行業無主要聯系,該協會的資金主要來源于對電影發行商根據特定電影給予的一定比例的要價。
美國電影分級并不是強制執行的制度,決定電影是否要被分級是電影制片方的獨立選擇。但是基本上所有的電影制片商都選擇提交電影分級,而且所有的MPAA 的成員也都同意把他們要公映的所有電影進行分級。另外,電影的預告片、海報、網絡廣告等也需要CARA 審核通過。
四、獨立制片人在創意內容上擁有特殊優勢
獨立制片人,一般來說,是指在大片廠體系或主流商業電影制作體制之外,從事影片制作的制片人。美國是一個篤信精英制的國家,美國式的個人主義其本質就是鼓勵個人的發展,崇尚個人作用。隨著美國電影業的多元化發展,獨立制
片人在70 年代開始嶄露頭角。到今天,獨立電影已經成為好萊塢的一股新鮮血液,一種新的活力的象征。
這些獨立制片人通常觀點新穎、有著獨特的創造力,給趨向模式化的好萊塢帶來了新的氣息,事實證明獨立制片電影對創造力日漸匱乏的好萊塢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曾被各大電影公司普遍采用的制片人制度——由制片人確定劇本、挑選導演和演員、負責籌措資金——雖然可以保證設置工作的高效率,但是大大限制了電影人的創造力。在這種情況下,他們開始吸納一些獨立電影的手法和運作手段,對自己原有的商業電影進行改造,后來逐漸吸引獨立電影人參與主流電影的制作,同時對許多獨立電影的拍攝給予支持和資助。至此,獨立電影和好萊塢的主流電影開始融合。他們相互同化、相互借鑒,不但獲得了新的活力,而且創作出了許多不朽的影片。
此外,當一個片子完全是獨立制片,制片人就有更多的掌控權,也能把所擁有的權力分散賣給各種公司和組織。一個制片人如果保留了項目各項權利就能單獨和各個劇場進行發行交易。當保留發行權的時候,制片人就能拿到更多的票房分賬。
五、高成本、高風險、高收益
如今,美國電影穩坐世界電影業的頭把交椅,這一切主要歸功于其完善、有序和高效的商業運作機制。和許多國家的政府資助本國電影拍攝的做法不同,美國電影全部由私人投資,并且由制片方承擔全部的風險。為了保證盈利,每一部美國電影在拍攝前都要進行詳細的市場調查和論證,然后再經過一系列的程序才會投入拍攝。這些程序使投資各方的編劇、導演和演員等參與人員權責分明,也確立了各方風險共擔、利益均沾的關系,保證了每一個人都能以高漲的積極性和高度的責任感投入影片的拍攝工作。在影片首映之前,各大公司的發行部門就開始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而隨著影片的上映,大量與電影相關的采訪、節目和衍生產品也都集團跟進。這一切商業措施都大大提高了電影的總體收入。
但殘酷的現實又使得高投入所固有的高風險無法回避。花費巨資進行拍攝,但最后血本無歸的影片比比皆是。2002 年,米高梅斥巨資投拍的戰爭大片《風語者》票房慘敗,公司高層被迫辭職。
高成本會有高風險,但一部好電影會帶來極高的回報和收益。
2012 年北美電影票房前十名
電影名稱 | 票房:美元 |
Marvel's The Avengers | 623,357,910 |
The Dark Knight Rises | 448,139,099 |
The Hunger Games | 408,010,692 |
Skyfall | 290,904,271 |
The Twilight Saga: Breaking Dawn Part 2 | 286,422,893 |
The Amazing Spider-Man | 262,030,663 |
Brave | 237,262,163 |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 228,546,604 |
Ted | 218,815,487 |
Madagascar 3: Europe's Most Wanted | 216,391,482 |
資料來源:中企顧問網整理
注:截止2012 年12 月31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