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糧油市場2008年年度大豆及豆油市場分析報告
http://www.xibaipo.cc 2009-02-26 14:27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2008年,因大豆種植比較效益上升,全球大豆主產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在連續兩年下降后出現恢復性增長,增幅分別為10.3%和29.62%。
2008年,因大豆種植比較效益上升,全球大豆主產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在連續兩年下降后出現恢復性增長,增幅分別為10.3%和29.62%。國內大豆和豆油價格在外盤的帶動下,價格猶如“過山車”,走出前所未有的行情,大豆和豆油市場呈現兩大特點:一是基本面作用減小,宏觀經濟、美元、原油等外圍因素影響增加;二是政府對以大豆和豆油為主的油脂油料市場調控加強,并首次將大豆納入到臨時存儲品種。我國大豆進口數量再創歷史新高,達3744萬噸,豆油進口數量由2007年的282萬噸下降到2008年的259萬噸,但由于進口大豆折油數量和國產豆油數量雙雙增加,2008年我國豆油供給量同比大幅增加,首次突破1000萬噸的關口。2009年,我國大豆種植面積和產量在國家植物油振興計劃下很可能繼續增長,在不考慮政策調控、美元匯率等不可控因素的情況下,國內大豆和豆油均呈現供過于求的弱勢格局。
2008年我國大豆產量出現大幅增加
受種植收益提高和國家鼓勵油料生產政策的共同影響,2008年全國大豆播種面積明顯回升。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2008年大豆種植面積估計為965萬公頃(USDA預測為940萬公頃),較上一年度增長10.3%,扭轉了我國2006、2007年連續兩年大豆種植面積下降的局面;單產為1.71噸/公頃,高于2007年的1.45噸/公頃,增幅為4.32%;2008年我國大豆總產量為1650萬噸,遠高于2007年的1273萬噸,增幅為29.62%。其中,主產區黑龍江省2008年大豆種植面積估計為397萬公頃,高于2007年的381萬公頃,增幅為4.2%;單產為1.55噸/公頃,高于2007年的1.10噸/公頃,增幅為40.9%;總產量為616萬噸,高于2007年的420萬噸,增幅為46.67%。
2008/2009年度大豆供需呈現弱勢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2008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預計為5054萬噸,其中,國產大豆供應量為1273萬噸,進口大豆供應量為3782萬噸。該年度國內大豆需求總量為4757萬噸,其中國內消費數量為4722萬噸,較上年度增長340萬噸,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達到3790萬噸,較上年度提高320萬噸。
2008/2009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預計達到5450萬噸,其中國產大豆供應量為1650萬噸,進口大豆供應量為3800萬噸。該年度國內大豆需求總量為4952萬噸,其中國內消費數量為4907萬噸,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達到3900萬噸。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08/2009年度我國大豆年度供給量、需求總量、國內消費量和大豆榨油數量同比均繼續提高,但國內大豆需求總量增長速度慢于大豆供給量增長速度,大豆年度節余量也繼續增加,2008/2009年度國內大豆供需基本面呈弱勢格局。
2008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海關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總計進口大豆3744萬噸,較2007年增加662萬噸,增幅達到21.5%,再次創下我國大豆進口量的歷史最高紀錄。我國2008年大豆進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國內外大豆及其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油廠壓榨利潤較好,國內廠商大量采購進口大豆,匯總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大豆1723萬噸,同比增加338萬噸。二是2008年10月份后,國際市場大豆價格和海運費暴跌,進口大豆到港成本低于國內大豆收購價格,使得國內廠商采購進口大豆的積極性再次增加。此外,2008年國家進口部分大豆充實國家儲備,也是導致全年大豆進口量大幅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8年國內國際大豆市場跌宕起伏
2008年,在基金熱炒、美元走弱、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外大豆市場走出了前所未有的行情,短期內的上漲速度和下跌速度均創歷史紀錄。
1月至3月上旬:國內大豆市場快速上漲
1月至3月上旬,國內大豆行情快速上漲的核心原因是2007年國際大豆產量下降,大豆庫存均降低至幾年來的低點。外圍原因是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美元走弱、熱錢涌入農產品市場及天氣因素。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地區遭遇低溫凍雨雪災,南方油菜受災情況被高估,“中國需求”成為國際油脂油料價格暴漲的導火索。國內外大豆價格在2月中旬到3月初呈現一天一價的上漲態勢。
3月中旬至6月:國內大豆市場高位震蕩
進入3月中旬后,國內外現貨大豆價格在大豆期貨盤面的帶動下驟然回落,其原因:一是中國油菜受災情況明朗,“中國需求”這一炒作因素不存在。二是南美大豆即將上市,國際大豆市場供需偏緊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大豆期價應聲而落。三是政府面對持續走高的油價,加大了調控力度,先后出臺降低原料的進口關稅、取消各糧油品種出口退稅、加大國際市場豆油的采購量、緊縮銀根加快流通環節、出臺成品油提價備案審批制度,國儲油加工成小包裝直接投放到超市進入終端消費市場等措施,來平抑國內包括大豆在內的油脂油料價格。政策調控取得有效成績。其中,成品油提價備案審批制度和國儲油直接進入終端消費,使國內植物油價格出現了小包裝油價格低于散裝油價格的局面,國內植物油價格快速回落,相當一部分中間貿易商元氣大傷,抑制了市場需求。
7月至12月:國內大豆市場急速下跌
2008年國內外大豆市場一大特點,也是在2009年將繼續表現的一大特點是,供需基本面作用減小,而政策調控、政府監督、美元價格走勢、原油價格走勢等外圍因素作用加大,在一定時間外圍因素的作用甚至強于大豆供需基本面的作用。在2008年7月上旬末,國內外市場大豆行情調頭直下,開始由牛轉熊,其主要原因是美國政府對商品期貨市場監督力度加強,熱錢在大得其利后,轉而流向高速路、機場等收益雖低但相對安全的公共設施,全球商品市場牛市行情結束。同時,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全球經濟進入中長期衰退(減速),市場信心嚴重不足,也促使國內外大豆價格出現歷史上少見的急速下跌。
2008/2009年度豆油供需雙雙增加
2008年,雖然豆油進口數量由2007年的282萬噸下降到259萬噸,同比降幅8.2%,但由于進口大豆折油數量和國產豆油數量雙雙增加,2008年我國豆油供給量大幅增加,首次突破1000萬噸的關口。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2008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為965萬噸,其中豆油生產量為692萬噸,豆油進口量為273萬噸。該年度豆油年度需求量為911萬噸,年度國內消費量為901萬,其中食用消費估計為835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估計為66萬噸。年度結余量為53.7萬噸。
2008/2009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達到1001.5萬噸,其中豆油生產量預計達到711.5萬噸,豆油進口量預計達到290萬噸。該年度豆油年度需求量為922萬噸,年度國內消費量為913萬噸,其中食用消費預計為845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預計為68萬噸。年度結余量為79.5萬噸。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我國豆油年度需求和年度供給量雙雙增加,但年度需求增速慢于年度供給增速,008/2009年度我國豆油年度結余量繼續同比大幅增加,在不考慮調控政策、美元匯率變化等不可控外圍因素的情況下,該年度豆油市場基本面呈弱勢格局。
2008年我國豆油進口同比明顯下降
相對于2007年我國豆油進口量同比大幅激增,2008年我國豆油進口量同比明顯下降,海關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豆油進口量為258.67萬噸,較2007年減少23.53萬噸,減幅為8.3%。一是因為2008年出現長時間的豆油內外盤倒掛,抑制了進口商的豆油進口積極性;二是上半年和第四季度在大豆壓榨利潤的促動下,在進口大豆到港成本遠低于國產大豆的利益驅使下,大豆壓榨企業和貿易商的進口積極性大增,大豆進口量同比大幅增加,進口大豆折油數量也同比大幅增加,抵消了對進口豆油的需求。
2008年國內豆油價格如坐“過山車”
2008年,國內豆油市場政策調控加強,受外圍因素影響,價格漲跌如坐“過山車”。作為國內植物油市場消費量最高的油品,豆油繼續擠占菜油、花生油的傳統消費市場,進口豆油和進口大豆折油在國內豆油消費總量中所占比例也繼續擴大。
1月至3月上旬:國內豆油價格在外盤的拉動下快速飆升
一是因為市場處于春節前的備貨高峰期,對豆油的需求增加;二是作為生物能源的原料,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不斷創出新高的情況下,豆油的生物能源概念被市場熱炒,理論需求被放大。三是我國南方地區百年一遇的低溫凍雨災害,作為菜油的替代消費油品,國際市場熱炒我國對豆油的需求,國內外豆油價格在2月中旬至3月初快速飆升,不斷刷新歷史紀錄。
3月中旬至7月上旬:政策調控下國內豆油價格走勢相對獨立于外盤
3月份,國內豆油價格在經歷少見的快速上漲后,調頭直下,又經歷急跌。主要因為3月中旬我國菜籽產量明朗,使國際市場對我國豆油需求增加的預期破滅,外盤豆油期價出現急跌;二是國家對包括豆油在內的成品糧油進行價格備案制度,后來發展成為價格審批制度,即油廠或貿易商如想提價銷售需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三是國家調控部門將40萬噸儲備豆油加工成小包裝成品油直接投放超市,平價進入終端消費環節。
在一系列政策影響下,國內豆油市場出現以下幾個歷史少見的現象。一是在3月和4月份出現小包裝豆油價格低于散裝豆油價格,并出現小包裝豆油回注流到散裝油的現象;二是出現進口豆油價格高于國內豆油價格這一內外盤倒掛現象;三是國內植物油市場長期出現四級菜油價格高于一級豆油價格現象;四是豆油市場出現現貨盤價格高于期貨盤價格這種期現貨價格倒掛的現象。正是由于豆油市場少見的急漲急跌和一系列歷史少見的現象,國內豆油貿易商多出現大幅虧損,市場看漲信心被打散,市場供應增加而需求減少。
國際豆油價格在3月份回落后,因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市場熱炒豆油生物能源需求,在4月至7月上旬震蕩向上并再次站在歷史最高位,但國內豆油價格在價格審批制度、增加國儲豆油的拋售等調控政策的作用下,震蕩回落,走出了一段相對獨立于國際豆油市場的行情。
7月中旬至12月底:諸多因素促使國內豆油價格大幅快速下跌
由于國際期貨市場監督加強,一部分進入期貨市場的熱錢離開,包括豆油、原油在內的國際農產品和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在7月上旬末再次調頭直下。加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并蔓延到實體經濟,國際市場對豆油的需求預期調低,國內外豆油期價在10月份出現少見的連續跌停盤現象。在海運費持續下跌、豆油國際期價持續回落、國內外大豆豐收等眾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豆油價格再次大幅快速下跌,跌至2007年的起漲點附近。面對國內大落的油脂油料市場,國家調控之手再現,先后取消成品糧油價格審批制度、降低主要糧油品種進口關稅、將大豆納入臨時存儲糧范圍,國內豆油價格雖在外盤的帶動下持續大幅下跌,但是跌幅尤其在年末的跌幅要小于國際市場豆油價格。
國內大豆豆油受國際市場影響明顯
由于2007年全球主要油料作物產量下降,油籽庫存和植物油庫存水平均降至三至四年來的低點,在美元走弱、熱錢進入商品市場的情況下,全球油脂油料價格大漲,大豆和豆油成為農產品市場的領漲品種,包括大豆在內的油料作物種植比較效益明顯上升,因此,2008年,全球主要油脂油料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同比大增,其中全球大豆因北半球豐產,產量達23465.1萬噸(USDA數據顯示:美國大豆產量預計為8053萬噸),同比增幅6.2%;全球棕櫚油因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產量增加191.3萬噸,增幅4.6%;全球菜籽產量達5597萬噸,較上年度增加755萬噸,增幅15.6%,菜籽主產國產量均有大幅增加。
在全球油料和植物油供給同比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因全球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原油價格大跌、市場信心下滑,全球油料和植物油需求增速放緩,慢于油料和植物油供給的增速,國際油脂油料價格由牛轉熊,作為進口消費(加進口大豆折油)占國內總消費分別為70%和85%的品種,國內大豆和豆油價格在國際市場的帶動下,大豆價格由高點時的5700元/噸下跌到最低點時的3100元/噸,跌幅在45%以上;一級豆油價格由最高16500元/噸下跌到7000元/噸以下,跌幅近60%。國內大豆和豆油價格跟隨國際油脂油料價格走出了如坐“過山車”的行情。
2008年,我國政府通過大量進口補充對大豆和豆油的中央儲備數量,并將大豆納入到臨時托市收儲品種,2009年我國對大豆和豆油的儲備數量遠非2008年可比,政府對以大豆和豆油為首的國內油脂油料市場調控能力增強,雖然國內對大豆的需求仍存在較大缺口,國際油脂油料市場對國內大豆和豆油價格的影響在所難免,但在政府系列調控政策的指導下,2009年國內大豆和豆油市場政策作用將越來越明顯。
國儲豆數量大增政策調控作用加強
2008年首次將大豆納入到收購范圍,截至2009年1月上旬,國家已下達中央儲備和臨時存儲大豆收購計劃600萬噸,其中,黑龍江省三次托市收購量共計453萬噸,已經超過2008年黑龍江省大豆產量的一半,政策托市作用明顯。在國際大豆市場疲軟時,國儲大豆收購入市將防止價格下跌或減小下跌空間,而在國際大豆價格出現上漲時,由于國家手中有大量大豆儲備,可及時拋售中央儲備和臨時存儲大豆,穩定國內大豆市場價格。另外,我國在2008年還通過進口大豆增加了國儲大豆儲備數量,國內大豆儲備數量將達到前所未有的千萬噸以上,因此,預計2009年國內大豆市場的政策特征將更加明顯。
油粕價格及利潤直接影響大豆需求
進入2009年,國內大豆初榨企業迎來了個“開門紅”,尤其是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再創歷史新高,豆油和豆粕價格穩中上漲、進口大豆到港成本繼續下降是主要原因。而油廠豐厚的壓榨利潤,促使油廠開工率提高,大豆需求量上升,大豆價格上漲。但應看到,春節過后,國內養殖企業出欄高峰期和對飼料的需求高峰也將度過,在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作為禽肉制品出口大國,我國畜禽出口受阻,豆粕價格將高位回落。同時,在國際市場原油和植物油期價大幅下跌、國內豆油供應增加、需求降低的情況下,國內豆油價格也將易下難上,弱勢橫調,在下游產品價格上漲乏力的情況下,大豆價格反彈空間和時間均有限。2009年,養殖業的發展狀況將間接地對大豆價格產生一定壓力。
生長期天氣仍是大豆市場熱炒題材
2008年我國大豆進口再創歷史新高,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我國因政策調控、產量變化等因素對國際市場的大豆需求量,仍將是影響國際大豆期現貨價格的重要因素。另外,2009年2~5月份南美大豆生長期的天氣,4~6月份中、美兩國大豆的播種面積,7月末到8月末北半球大豆生長期的天氣狀況,作為影響最終產量的重要因素,也仍將是市場熱炒的題材。從2008年大豆和玉米種植比較效益來看,預計2009年美國和中國大豆播種面積將穩中有增。
關注國際原油走勢和美元匯率變動
由于大豆的能源屬性特征明顯,價格走勢受原油價格走勢影響較大。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對能源的需求增速放緩,預計在2009年國際原油價格將在較長時間處于低位,生產生物柴油將無利可圖,因此將會對大豆市場造成利空影響。另外,全球實體經濟的衰退(減速)趨勢中期難以改變,匯率的變化將更加頻繁,就美元走勢和大宗商品價格之間的關系來看,在美元走勢保持穩定或走強時,2009年國內外大豆市場走勢整體以弱為主;在美元走勢持續走弱時,熱錢將涌入包括大豆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保值增值,促使國內外大豆價格走強。在宏觀經濟沒有確實改變之前,匯率的波動將增加大豆市場的震蕩。
全球金融風暴高峰雖然已過,但這場危機已蔓延到全球實體經濟,市場需求緊縮。而在供給方面,由于種植面積預期增加,在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大豆產量可望穩中有增,全球大豆供需基本面偏空,這給大豆價格上行帶來阻力。展望2009年,美元和原油市場價格走勢仍將左右國際、國內大豆市場,2009年的大豆市場較2008年的影響因素將更加復雜多變,市場不可控因素增多,市場走勢把握難度加大。同時,2009年國內大豆市場政策調控加強,在政府調控政策干預下,國內大豆市場將難以出現2008年大幅上漲的單邊行情。預計在4月底之前,國內大豆價格在政策的支持下較為堅挺并有小幅向上可能,上限為3700元/噸,如后期不再下達新的收儲計劃,國產大豆價格將小幅回落,而儲備大豆的出庫時間和出庫價格也直接影響國內大豆價格。新季大豆上市后,是否繼續實施對大豆的臨時收儲政策及收儲價格,也直接決定國產大豆價格。
今年豆油市場可能再現2005年行情
展望2009年度,雖然豆油需求仍以食用為主,且隨著人口的剛性增加,豆油的食用需求保持穩中略增態勢,但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到實體經濟,并引發中長期的經濟衰退(減速),使豆油的能源需求增速放緩,全球豆油的總需求量雖不會出現明顯下降,但也難以出現明顯增加。在大豆豐收、全球豆油供給總量增加的情況下,供給增速快于需求增速,豆油基本面偏空。
生物能源需求增速放緩
雖然美國、巴西均通過立法或優惠措施鼓勵豆油轉化為生物能源,但應看到,由于國際原油大幅回落,目前價格不足高峰時價格的1/4,雖有政策支持,豆油轉化為生物能源的利潤大幅縮水甚至虧損,這必將使豆油實際轉化為生物能源的數量較預期下降。當前,全球豆油消費主要分食用消費和能源(工業)消費,雖然豆油的食用消費因人口的剛性增長而穩中有增,但能源消費卻是豆油消費的主要增長點,由于2009年因金融危機已蔓延到實體經濟,全球經濟進入中長期的衰退期,這將抑制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從而抑制對豆油的能源需求。
國內豆油基本面偏空
我國2008年國產食用油籽折油、進口油籽折油及油脂進口量的總和約2500萬噸,減去同期出口的24.8萬噸植物油,2008年國內植物油供應能力大致為2475萬噸,同比增加135萬噸,增長幅度為5.8%。其中,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達到1001.5萬噸,該年度豆油總消費量預計達到913
萬噸,雖然供給和消費均保持增長,但供給增長速度遠大于消費增長速度,國內豆油供給明顯多于需求,供需基本面偏空。鑒于2008年我國相當一部分進口豆油和可折油的大豆均為儲備庫存,是否進入流通尚屬未知,實際供應市場的植物油數量小于上述測算值。
政策將是影響國內油脂價格走向的重要因素
政策調控作用加強是2008年國內油脂油料市場的一大特點,這將在2009年得以延續。國家通過在2008年進口豆油、將大豆納入中央儲備和臨時存儲范圍等政策,加強了國內豆油的中央儲備量和短期國內豆油供給能力,使國家對豆油及國內油脂市場的調控能力增強。面對國內外疲軟的油脂油料市場,國家儲備豆油、大豆何時輪出,是否在2009年繼續對大豆、菜籽實行臨時存儲政策,是否提高收儲價格,是否擴大收儲范圍,是否提高收儲數量,是否對初榨企業進行補貼等等,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外圍因素作用增強
2008年國內外豆油價格一度嚴重脫離供需基本面,出現“國內豆油市場無視基本面完全跟著國際豆油市場、而國際豆油市場也無視基本面完全跟著國際原油價格走”的現象。可以說,豆油市場供需基本面的核心作用在減小,而國際原油價格、美元走勢、宏觀經濟情況及由此引發的經濟政策等豆油市場外圍因素的作用在增強,這一特點在2009年將繼續。另外,對于國內豆油市場,還需關注海運費走勢、大豆主產區天氣情況、熱錢走向、菜油和棕櫚油等相關油品的價格變化。
綜上所述,在不考慮政策調控、美元匯率等不可控因素的情況下,預計2009年國內豆油市場很可能再現2005年行情,預計豆油價格上下限分別在5500元/噸和9000元/噸附近,運行相對集中在6500~7800元/噸區域。
2008年我國大豆產量出現大幅增加
受種植收益提高和國家鼓勵油料生產政策的共同影響,2008年全國大豆播種面積明顯回升。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我國2008年大豆種植面積估計為965萬公頃(USDA預測為940萬公頃),較上一年度增長10.3%,扭轉了我國2006、2007年連續兩年大豆種植面積下降的局面;單產為1.71噸/公頃,高于2007年的1.45噸/公頃,增幅為4.32%;2008年我國大豆總產量為1650萬噸,遠高于2007年的1273萬噸,增幅為29.62%。其中,主產區黑龍江省2008年大豆種植面積估計為397萬公頃,高于2007年的381萬公頃,增幅為4.2%;單產為1.55噸/公頃,高于2007年的1.10噸/公頃,增幅為40.9%;總產量為616萬噸,高于2007年的420萬噸,增幅為46.67%。
2008/2009年度大豆供需呈現弱勢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2008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預計為5054萬噸,其中,國產大豆供應量為1273萬噸,進口大豆供應量為3782萬噸。該年度國內大豆需求總量為4757萬噸,其中國內消費數量為4722萬噸,較上年度增長340萬噸,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達到3790萬噸,較上年度提高320萬噸。
2008/2009年度,我國大豆新增供給量預計達到5450萬噸,其中國產大豆供應量為1650萬噸,進口大豆供應量為3800萬噸。該年度國內大豆需求總量為4952萬噸,其中國內消費數量為4907萬噸,大豆榨油消費量預計達到3900萬噸。
由以上數據可以看出,2008/2009年度我國大豆年度供給量、需求總量、國內消費量和大豆榨油數量同比均繼續提高,但國內大豆需求總量增長速度慢于大豆供給量增長速度,大豆年度節余量也繼續增加,2008/2009年度國內大豆供需基本面呈弱勢格局。
2008年我國大豆進口量創歷史新高
海關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總計進口大豆3744萬噸,較2007年增加662萬噸,增幅達到21.5%,再次創下我國大豆進口量的歷史最高紀錄。我國2008年大豆進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一是上半年國內外大豆及其產品價格持續上漲,油廠壓榨利潤較好,國內廠商大量采購進口大豆,匯總數據顯示,2008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大豆1723萬噸,同比增加338萬噸。二是2008年10月份后,國際市場大豆價格和海運費暴跌,進口大豆到港成本低于國內大豆收購價格,使得國內廠商采購進口大豆的積極性再次增加。此外,2008年國家進口部分大豆充實國家儲備,也是導致全年大豆進口量大幅增加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8年國內國際大豆市場跌宕起伏
2008年,在基金熱炒、美元走弱、國際原油價格劇烈波動、國際金融危機全面爆發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外大豆市場走出了前所未有的行情,短期內的上漲速度和下跌速度均創歷史紀錄。
1月至3月上旬:國內大豆市場快速上漲
1月至3月上旬,國內大豆行情快速上漲的核心原因是2007年國際大豆產量下降,大豆庫存均降低至幾年來的低點。外圍原因是原油價格持續上漲、美元走弱、熱錢涌入農產品市場及天氣因素。2008年年初我國南方地區遭遇低溫凍雨雪災,南方油菜受災情況被高估,“中國需求”成為國際油脂油料價格暴漲的導火索。國內外大豆價格在2月中旬到3月初呈現一天一價的上漲態勢。
3月中旬至6月:國內大豆市場高位震蕩
進入3月中旬后,國內外現貨大豆價格在大豆期貨盤面的帶動下驟然回落,其原因:一是中國油菜受災情況明朗,“中國需求”這一炒作因素不存在。二是南美大豆即將上市,國際大豆市場供需偏緊的局面有望得到緩解,大豆期價應聲而落。三是政府面對持續走高的油價,加大了調控力度,先后出臺降低原料的進口關稅、取消各糧油品種出口退稅、加大國際市場豆油的采購量、緊縮銀根加快流通環節、出臺成品油提價備案審批制度,國儲油加工成小包裝直接投放到超市進入終端消費市場等措施,來平抑國內包括大豆在內的油脂油料價格。政策調控取得有效成績。其中,成品油提價備案審批制度和國儲油直接進入終端消費,使國內植物油價格出現了小包裝油價格低于散裝油價格的局面,國內植物油價格快速回落,相當一部分中間貿易商元氣大傷,抑制了市場需求。
7月至12月:國內大豆市場急速下跌
2008年國內外大豆市場一大特點,也是在2009年將繼續表現的一大特點是,供需基本面作用減小,而政策調控、政府監督、美元價格走勢、原油價格走勢等外圍因素作用加大,在一定時間外圍因素的作用甚至強于大豆供需基本面的作用。在2008年7月上旬末,國內外市場大豆行情調頭直下,開始由牛轉熊,其主要原因是美國政府對商品期貨市場監督力度加強,熱錢在大得其利后,轉而流向高速路、機場等收益雖低但相對安全的公共設施,全球商品市場牛市行情結束。同時,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全球經濟進入中長期衰退(減速),市場信心嚴重不足,也促使國內外大豆價格出現歷史上少見的急速下跌。
2008/2009年度豆油供需雙雙增加
2008年,雖然豆油進口數量由2007年的282萬噸下降到259萬噸,同比降幅8.2%,但由于進口大豆折油數量和國產豆油數量雙雙增加,2008年我國豆油供給量大幅增加,首次突破1000萬噸的關口。
國家糧油信息中心提供的數據顯示:2007/2008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為965萬噸,其中豆油生產量為692萬噸,豆油進口量為273萬噸。該年度豆油年度需求量為911萬噸,年度國內消費量為901萬,其中食用消費估計為835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估計為66萬噸。年度結余量為53.7萬噸。
2008/2009年度,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達到1001.5萬噸,其中豆油生產量預計達到711.5萬噸,豆油進口量預計達到290萬噸。該年度豆油年度需求量為922萬噸,年度國內消費量為913萬噸,其中食用消費預計為845萬噸,工業及其他消費預計為68萬噸。年度結余量為79.5萬噸。
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雖然我國豆油年度需求和年度供給量雙雙增加,但年度需求增速慢于年度供給增速,008/2009年度我國豆油年度結余量繼續同比大幅增加,在不考慮調控政策、美元匯率變化等不可控外圍因素的情況下,該年度豆油市場基本面呈弱勢格局。
2008年我國豆油進口同比明顯下降
相對于2007年我國豆油進口量同比大幅激增,2008年我國豆油進口量同比明顯下降,海關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豆油進口量為258.67萬噸,較2007年減少23.53萬噸,減幅為8.3%。一是因為2008年出現長時間的豆油內外盤倒掛,抑制了進口商的豆油進口積極性;二是上半年和第四季度在大豆壓榨利潤的促動下,在進口大豆到港成本遠低于國產大豆的利益驅使下,大豆壓榨企業和貿易商的進口積極性大增,大豆進口量同比大幅增加,進口大豆折油數量也同比大幅增加,抵消了對進口豆油的需求。
2008年國內豆油價格如坐“過山車”
2008年,國內豆油市場政策調控加強,受外圍因素影響,價格漲跌如坐“過山車”。作為國內植物油市場消費量最高的油品,豆油繼續擠占菜油、花生油的傳統消費市場,進口豆油和進口大豆折油在國內豆油消費總量中所占比例也繼續擴大。
1月至3月上旬:國內豆油價格在外盤的拉動下快速飆升
一是因為市場處于春節前的備貨高峰期,對豆油的需求增加;二是作為生物能源的原料,在國際市場原油價格不斷創出新高的情況下,豆油的生物能源概念被市場熱炒,理論需求被放大。三是我國南方地區百年一遇的低溫凍雨災害,作為菜油的替代消費油品,國際市場熱炒我國對豆油的需求,國內外豆油價格在2月中旬至3月初快速飆升,不斷刷新歷史紀錄。
3月中旬至7月上旬:政策調控下國內豆油價格走勢相對獨立于外盤
3月份,國內豆油價格在經歷少見的快速上漲后,調頭直下,又經歷急跌。主要因為3月中旬我國菜籽產量明朗,使國際市場對我國豆油需求增加的預期破滅,外盤豆油期價出現急跌;二是國家對包括豆油在內的成品糧油進行價格備案制度,后來發展成為價格審批制度,即油廠或貿易商如想提價銷售需經過國家有關部門的批準;三是國家調控部門將40萬噸儲備豆油加工成小包裝成品油直接投放超市,平價進入終端消費環節。
在一系列政策影響下,國內豆油市場出現以下幾個歷史少見的現象。一是在3月和4月份出現小包裝豆油價格低于散裝豆油價格,并出現小包裝豆油回注流到散裝油的現象;二是出現進口豆油價格高于國內豆油價格這一內外盤倒掛現象;三是國內植物油市場長期出現四級菜油價格高于一級豆油價格現象;四是豆油市場出現現貨盤價格高于期貨盤價格這種期現貨價格倒掛的現象。正是由于豆油市場少見的急漲急跌和一系列歷史少見的現象,國內豆油貿易商多出現大幅虧損,市場看漲信心被打散,市場供應增加而需求減少。
國際豆油價格在3月份回落后,因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漲、市場熱炒豆油生物能源需求,在4月至7月上旬震蕩向上并再次站在歷史最高位,但國內豆油價格在價格審批制度、增加國儲豆油的拋售等調控政策的作用下,震蕩回落,走出了一段相對獨立于國際豆油市場的行情。
7月中旬至12月底:諸多因素促使國內豆油價格大幅快速下跌
由于國際期貨市場監督加強,一部分進入期貨市場的熱錢離開,包括豆油、原油在內的國際農產品和大宗商品期貨價格在7月上旬末再次調頭直下。加之金融危機全面爆發并蔓延到實體經濟,國際市場對豆油的需求預期調低,國內外豆油期價在10月份出現少見的連續跌停盤現象。在海運費持續下跌、豆油國際期價持續回落、國內外大豆豐收等眾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國內豆油價格再次大幅快速下跌,跌至2007年的起漲點附近。面對國內大落的油脂油料市場,國家調控之手再現,先后取消成品糧油價格審批制度、降低主要糧油品種進口關稅、將大豆納入臨時存儲糧范圍,國內豆油價格雖在外盤的帶動下持續大幅下跌,但是跌幅尤其在年末的跌幅要小于國際市場豆油價格。
國內大豆豆油受國際市場影響明顯
由于2007年全球主要油料作物產量下降,油籽庫存和植物油庫存水平均降至三至四年來的低點,在美元走弱、熱錢進入商品市場的情況下,全球油脂油料價格大漲,大豆和豆油成為農產品市場的領漲品種,包括大豆在內的油料作物種植比較效益明顯上升,因此,2008年,全球主要油脂油料種植面積和產量均同比大增,其中全球大豆因北半球豐產,產量達23465.1萬噸(USDA數據顯示:美國大豆產量預計為8053萬噸),同比增幅6.2%;全球棕櫚油因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產量增加191.3萬噸,增幅4.6%;全球菜籽產量達5597萬噸,較上年度增加755萬噸,增幅15.6%,菜籽主產國產量均有大幅增加。
在全球油料和植物油供給同比大幅增加的情況下,因全球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原油價格大跌、市場信心下滑,全球油料和植物油需求增速放緩,慢于油料和植物油供給的增速,國際油脂油料價格由牛轉熊,作為進口消費(加進口大豆折油)占國內總消費分別為70%和85%的品種,國內大豆和豆油價格在國際市場的帶動下,大豆價格由高點時的5700元/噸下跌到最低點時的3100元/噸,跌幅在45%以上;一級豆油價格由最高16500元/噸下跌到7000元/噸以下,跌幅近60%。國內大豆和豆油價格跟隨國際油脂油料價格走出了如坐“過山車”的行情。
2008年,我國政府通過大量進口補充對大豆和豆油的中央儲備數量,并將大豆納入到臨時托市收儲品種,2009年我國對大豆和豆油的儲備數量遠非2008年可比,政府對以大豆和豆油為首的國內油脂油料市場調控能力增強,雖然國內對大豆的需求仍存在較大缺口,國際油脂油料市場對國內大豆和豆油價格的影響在所難免,但在政府系列調控政策的指導下,2009年國內大豆和豆油市場政策作用將越來越明顯。
國儲豆數量大增政策調控作用加強
2008年首次將大豆納入到收購范圍,截至2009年1月上旬,國家已下達中央儲備和臨時存儲大豆收購計劃600萬噸,其中,黑龍江省三次托市收購量共計453萬噸,已經超過2008年黑龍江省大豆產量的一半,政策托市作用明顯。在國際大豆市場疲軟時,國儲大豆收購入市將防止價格下跌或減小下跌空間,而在國際大豆價格出現上漲時,由于國家手中有大量大豆儲備,可及時拋售中央儲備和臨時存儲大豆,穩定國內大豆市場價格。另外,我國在2008年還通過進口大豆增加了國儲大豆儲備數量,國內大豆儲備數量將達到前所未有的千萬噸以上,因此,預計2009年國內大豆市場的政策特征將更加明顯。
油粕價格及利潤直接影響大豆需求
進入2009年,國內大豆初榨企業迎來了個“開門紅”,尤其是進口大豆壓榨利潤再創歷史新高,豆油和豆粕價格穩中上漲、進口大豆到港成本繼續下降是主要原因。而油廠豐厚的壓榨利潤,促使油廠開工率提高,大豆需求量上升,大豆價格上漲。但應看到,春節過后,國內養殖企業出欄高峰期和對飼料的需求高峰也將度過,在全球金融危機全面爆發、需求下降的情況下,作為禽肉制品出口大國,我國畜禽出口受阻,豆粕價格將高位回落。同時,在國際市場原油和植物油期價大幅下跌、國內豆油供應增加、需求降低的情況下,國內豆油價格也將易下難上,弱勢橫調,在下游產品價格上漲乏力的情況下,大豆價格反彈空間和時間均有限。2009年,養殖業的發展狀況將間接地對大豆價格產生一定壓力。
生長期天氣仍是大豆市場熱炒題材
2008年我國大豆進口再創歷史新高,作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我國因政策調控、產量變化等因素對國際市場的大豆需求量,仍將是影響國際大豆期現貨價格的重要因素。另外,2009年2~5月份南美大豆生長期的天氣,4~6月份中、美兩國大豆的播種面積,7月末到8月末北半球大豆生長期的天氣狀況,作為影響最終產量的重要因素,也仍將是市場熱炒的題材。從2008年大豆和玉米種植比較效益來看,預計2009年美國和中國大豆播種面積將穩中有增。
關注國際原油走勢和美元匯率變動
由于大豆的能源屬性特征明顯,價格走勢受原油價格走勢影響較大。隨著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蔓延,對能源的需求增速放緩,預計在2009年國際原油價格將在較長時間處于低位,生產生物柴油將無利可圖,因此將會對大豆市場造成利空影響。另外,全球實體經濟的衰退(減速)趨勢中期難以改變,匯率的變化將更加頻繁,就美元走勢和大宗商品價格之間的關系來看,在美元走勢保持穩定或走強時,2009年國內外大豆市場走勢整體以弱為主;在美元走勢持續走弱時,熱錢將涌入包括大豆在內的大宗商品市場保值增值,促使國內外大豆價格走強。在宏觀經濟沒有確實改變之前,匯率的波動將增加大豆市場的震蕩。
全球金融風暴高峰雖然已過,但這場危機已蔓延到全球實體經濟,市場需求緊縮。而在供給方面,由于種植面積預期增加,在沒有大的自然災害的情況下,大豆產量可望穩中有增,全球大豆供需基本面偏空,這給大豆價格上行帶來阻力。展望2009年,美元和原油市場價格走勢仍將左右國際、國內大豆市場,2009年的大豆市場較2008年的影響因素將更加復雜多變,市場不可控因素增多,市場走勢把握難度加大。同時,2009年國內大豆市場政策調控加強,在政府調控政策干預下,國內大豆市場將難以出現2008年大幅上漲的單邊行情。預計在4月底之前,國內大豆價格在政策的支持下較為堅挺并有小幅向上可能,上限為3700元/噸,如后期不再下達新的收儲計劃,國產大豆價格將小幅回落,而儲備大豆的出庫時間和出庫價格也直接影響國內大豆價格。新季大豆上市后,是否繼續實施對大豆的臨時收儲政策及收儲價格,也直接決定國產大豆價格。
今年豆油市場可能再現2005年行情
展望2009年度,雖然豆油需求仍以食用為主,且隨著人口的剛性增加,豆油的食用需求保持穩中略增態勢,但全球金融危機蔓延到實體經濟,并引發中長期的經濟衰退(減速),使豆油的能源需求增速放緩,全球豆油的總需求量雖不會出現明顯下降,但也難以出現明顯增加。在大豆豐收、全球豆油供給總量增加的情況下,供給增速快于需求增速,豆油基本面偏空。
生物能源需求增速放緩
雖然美國、巴西均通過立法或優惠措施鼓勵豆油轉化為生物能源,但應看到,由于國際原油大幅回落,目前價格不足高峰時價格的1/4,雖有政策支持,豆油轉化為生物能源的利潤大幅縮水甚至虧損,這必將使豆油實際轉化為生物能源的數量較預期下降。當前,全球豆油消費主要分食用消費和能源(工業)消費,雖然豆油的食用消費因人口的剛性增長而穩中有增,但能源消費卻是豆油消費的主要增長點,由于2009年因金融危機已蔓延到實體經濟,全球經濟進入中長期的衰退期,這將抑制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從而抑制對豆油的能源需求。
國內豆油基本面偏空
我國2008年國產食用油籽折油、進口油籽折油及油脂進口量的總和約2500萬噸,減去同期出口的24.8萬噸植物油,2008年國內植物油供應能力大致為2475萬噸,同比增加135萬噸,增長幅度為5.8%。其中,我國豆油新增供給量預計達到1001.5萬噸,該年度豆油總消費量預計達到913
萬噸,雖然供給和消費均保持增長,但供給增長速度遠大于消費增長速度,國內豆油供給明顯多于需求,供需基本面偏空。鑒于2008年我國相當一部分進口豆油和可折油的大豆均為儲備庫存,是否進入流通尚屬未知,實際供應市場的植物油數量小于上述測算值。
政策將是影響國內油脂價格走向的重要因素
政策調控作用加強是2008年國內油脂油料市場的一大特點,這將在2009年得以延續。國家通過在2008年進口豆油、將大豆納入中央儲備和臨時存儲范圍等政策,加強了國內豆油的中央儲備量和短期國內豆油供給能力,使國家對豆油及國內油脂市場的調控能力增強。面對國內外疲軟的油脂油料市場,國家儲備豆油、大豆何時輪出,是否在2009年繼續對大豆、菜籽實行臨時存儲政策,是否提高收儲價格,是否擴大收儲范圍,是否提高收儲數量,是否對初榨企業進行補貼等等,都將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
外圍因素作用增強
2008年國內外豆油價格一度嚴重脫離供需基本面,出現“國內豆油市場無視基本面完全跟著國際豆油市場、而國際豆油市場也無視基本面完全跟著國際原油價格走”的現象。可以說,豆油市場供需基本面的核心作用在減小,而國際原油價格、美元走勢、宏觀經濟情況及由此引發的經濟政策等豆油市場外圍因素的作用在增強,這一特點在2009年將繼續。另外,對于國內豆油市場,還需關注海運費走勢、大豆主產區天氣情況、熱錢走向、菜油和棕櫚油等相關油品的價格變化。
綜上所述,在不考慮政策調控、美元匯率等不可控因素的情況下,預計2009年國內豆油市場很可能再現2005年行情,預計豆油價格上下限分別在5500元/噸和9000元/噸附近,運行相對集中在6500~7800元/噸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