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燕麥栽培狀況
http://www.xibaipo.cc 2009-04-07 15:47 中企顧問網
本文導讀:燕麥在全世界五大洲42個國家栽培,在世界八大糧食作物中總產量居第五位。燕麥主產區是北半球的溫帶地區,重要產區是歐洲、中北美洲、大洋洲和亞洲東部。
燕麥在全世界五大洲42個國家栽培,在世界八大糧食作物中總產量居第五位。燕麥主產區是北半球的溫帶地區,重要產區是歐洲、中北美洲、大洋洲和亞洲東部。歐洲分布最多的國家有俄羅斯、波蘭、烏克蘭、芬蘭等,中北美洲有美國、加拿大,大洋洲有澳大利亞,亞洲東部有中國等。
燕麥一般分為帶稃型和裸粒型兩大類。世界各國栽培的燕麥以帶稃型的為主,常稱為皮燕麥。我國栽培的燕麥以裸粒型的為主,常稱裸燕麥。裸燕麥的別名頗多,在我國華北地區稱為莜麥;西北地區稱為玉麥;東北地區稱為鈴鐺麥。
我國燕麥生產省區有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陜西、寧夏、云南、四川、貴州、青海、新疆、黑龍江、遼寧、吉林、西藏,共有210個縣(旗)種植。但是我國各地區燕麥單產差異較大,云、貴、川偏低,約750kg/hm2;其他地區為1000~2000 kg/hm2;青海以種植皮燕麥為主,約2000~3000 kg/hm2。我國燕麥種植自上世紀70年代總產量隨播種面積遞減而呈下降趨勢,單產呈逐年上升趨勢,由上世紀60年代1000kg/hm2上升為近幾年2000 kg/hm2,增產一倍以上。
我國種植燕麥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而燕麥在我國的分布區域也較為廣闊。由于地區間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農業條件都相差較大,因此,中國燕麥經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形成了比較豐富的種質資源和差異顯著的生態類型。我國燕麥生態類型主要是以生態區劃分的,大致分為2個主區和4個亞區:北方春夏播生態區,包括華北早熟生態亞區和北方中晚熟生態亞區;南方秋播生態區,包括西南高山生態亞區和南方平壩生態亞區。每個生態亞區都有與之適應的品種態型,差異顯著。
華北早熟生態型:分布在內蒙古土默特平原、山西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河北張家口平川區。這一生態類型的品種生育期90天左右,春季(4月初前后)播種,夏季(7月中下旬)收獲。
北方中晚熟生態型:分布在晉西北高原、太行山和呂梁山、河北省張家口壩上地區和壩下高寒山區、甘肅省賀蘭山、六盤山南麓的定西、臨夏、青海省湟水,以及陜西省秦嶺北麓、榆林、延安等地,新疆中西部,寧夏固原等地。這一生態品種一般是夏季(5月)播種,秋季(8月中旬至9月下旬)收獲。幼苗多匍匐,分蘗力強,植株較高大,籽粒較大,千粒重約為20g。
西南高山生態型: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四川的海拔2000~3000m高山地帶,如大、小涼山和高黎貢山以及甘孜、阿壩等地。這一生態類型品種秋季(10月中下旬)播種,翌年夏季(6月中旬至7月初)收獲,生育期220~240天。幼苗匍匐期很長,分蘗力很強,葉片細長,抗寒性強,植株高大,莖稈軟,不抗倒伏。
西南平壩生態型:分布在云南、貴州、四川的高山平壩地區,特別是大、小涼山的平壩。這一生態類型品種10月中、下旬播種,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生育期200~220天。幼苗生長發育緩慢,匍匐期長,葉片寬大,劍葉稍挺直,植株高大,莖稈較硬。
由于我國燕麥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種質資源,使我國燕麥行業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另外,隨著我國燕麥深加工技術的提高,我國燕麥食品也越來越豐富,因而,燕麥作為優質的糧飼兼用作物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燕麥一般分為帶稃型和裸粒型兩大類。世界各國栽培的燕麥以帶稃型的為主,常稱為皮燕麥。我國栽培的燕麥以裸粒型的為主,常稱裸燕麥。裸燕麥的別名頗多,在我國華北地區稱為莜麥;西北地區稱為玉麥;東北地區稱為鈴鐺麥。
我國燕麥生產省區有內蒙古、河北、山西、甘肅、陜西、寧夏、云南、四川、貴州、青海、新疆、黑龍江、遼寧、吉林、西藏,共有210個縣(旗)種植。但是我國各地區燕麥單產差異較大,云、貴、川偏低,約750kg/hm2;其他地區為1000~2000 kg/hm2;青海以種植皮燕麥為主,約2000~3000 kg/hm2。我國燕麥種植自上世紀70年代總產量隨播種面積遞減而呈下降趨勢,單產呈逐年上升趨勢,由上世紀60年代1000kg/hm2上升為近幾年2000 kg/hm2,增產一倍以上。
我國種植燕麥已有2100多年的歷史,而燕麥在我國的分布區域也較為廣闊。由于地區間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和農業條件都相差較大,因此,中國燕麥經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形成了比較豐富的種質資源和差異顯著的生態類型。我國燕麥生態類型主要是以生態區劃分的,大致分為2個主區和4個亞區:北方春夏播生態區,包括華北早熟生態亞區和北方中晚熟生態亞區;南方秋播生態區,包括西南高山生態亞區和南方平壩生態亞區。每個生態亞區都有與之適應的品種態型,差異顯著。
華北早熟生態型:分布在內蒙古土默特平原、山西大同盆地和忻定盆地、河北張家口平川區。這一生態類型的品種生育期90天左右,春季(4月初前后)播種,夏季(7月中下旬)收獲。
北方中晚熟生態型:分布在晉西北高原、太行山和呂梁山、河北省張家口壩上地區和壩下高寒山區、甘肅省賀蘭山、六盤山南麓的定西、臨夏、青海省湟水,以及陜西省秦嶺北麓、榆林、延安等地,新疆中西部,寧夏固原等地。這一生態品種一般是夏季(5月)播種,秋季(8月中旬至9月下旬)收獲。幼苗多匍匐,分蘗力強,植株較高大,籽粒較大,千粒重約為20g。
西南高山生態型:主要分布在云南、貴州、四川的海拔2000~3000m高山地帶,如大、小涼山和高黎貢山以及甘孜、阿壩等地。這一生態類型品種秋季(10月中下旬)播種,翌年夏季(6月中旬至7月初)收獲,生育期220~240天。幼苗匍匐期很長,分蘗力很強,葉片細長,抗寒性強,植株高大,莖稈軟,不抗倒伏。
西南平壩生態型:分布在云南、貴州、四川的高山平壩地區,特別是大、小涼山的平壩。這一生態類型品種10月中、下旬播種,翌年5月下旬至6月上旬收獲,生育期200~220天。幼苗生長發育緩慢,匍匐期長,葉片寬大,劍葉稍挺直,植株高大,莖稈較硬。
由于我國燕麥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種質資源,使我國燕麥行業發展具有獨特的優勢。另外,隨著我國燕麥深加工技術的提高,我國燕麥食品也越來越豐富,因而,燕麥作為優質的糧飼兼用作物必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