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乳制品業競爭漸趨激烈
本文導讀:我國乳制品業競爭漸趨激烈,在乳制品業危機之后,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對收奶站、加工企業進行整頓,要求全面加強乳業質量管理和制度建設
在乳制品業危機之后,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政策,對收奶站、加工企業進行整頓,要求全面加強乳業質量管理和制度建設。行業的自律和政策扶持,是中國乳業可以迅速走出危機的根本原因。預料短時間內不會改變的雙寡頭格局,一方面有利于我國乳業的產業化進程,另一方面也將對國外乳企占據中國市場起到抗衡作用。
伊利三季度財報顯示,主營收入近200億元,同比增長1.03%,凈利潤累計5.51億元,同比增加636%。作為乳品行業的領頭羊,伊利的持續強勁增長表明,行業迅速收復了失地。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苗圩在“中國奶業振興態勢分析會”上表示,今年以來,受奶粉事件重創的乳制品行業整體狀況明顯好轉。1~8月,乳制品產量1252萬噸,同比基本持平。據行業協會調查,截至7月份,乳制品市場消費量已由去年50%恢復到90%。近期PE、VC開始大量進入乳業,凱雷聯姻雅士利、紅杉牽手飛鶴。一些乳制品企業也選擇加大投資力度,如伊利和光明將奶粉業務作為公司發展的重點;新希望(000876,股吧)四處收購乳企擴張實力;蒙牛聯手中糧做大做強。
10月份以來,由于市場供需發生變化,乳制品原料出現漲價;奶粉企業加大市場的投入,國內嬰幼兒奶粉市場競爭加劇;國內乳制品產量逐漸回暖,乳制品市場的消費信心也在逐漸增強。之前全國30萬噸積壓奶粉已無蹤跡,奶源緊張的局面出現。
近期,隨著國內乳品行業復蘇,奶源成為乳企關注的重點。農業部的數據顯示,11月第一周,10個主產省平均價格2.48元/公斤,連續13周回升;奶牛存欄從4月份開始連續7個月保持增長勢頭。原奶收購價格的上漲會加大乳企的成本,這對業績正在回升的乳企極為不利。
有行業數據顯示,現在奶源供應缺口率達到了30%,導致價格大幅上升。此前一直低迷的鮮奶收購價,從均價2.5元左右,直接突破了3元大關。從8月開始,國際奶粉原料價格開始上升,目前已飆升至3.4萬元/噸。海關的數據表明,1~8月,深圳口岸進口乳制品3769噸,價值422萬美元,同比大增1.9倍和1.3倍。目前世界排名前20家乳業品牌全部進入我國市場,并有多家乳業集團在華建廠。為了搶占中國乳業市場,以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為代表的國家大量向我國出口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