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季度福建船舶出口增長迅猛
本文導讀:2010年1季度福建船舶出口增長迅猛,福建省出口船舶主要呈現四大特點。制約船舶工業發展的接單難、交船難、產能過剩等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今年還面臨著來自韓國船企的強有力競爭,形勢依然嚴峻。
內容提示:福建省出口船舶主要呈現四大特點。制約船舶工業發展的接單難、交船難、產能過剩等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今年還面臨著來自韓國船企的強有力競爭,形勢依然嚴峻。
據海關統計,2010年1季度,福建省出口船舶3.6億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76.2%。其中,前2個月出口規模均維持在1.3億美元以 上,3月份出口回落至0.9億美元,同比增長2.3倍,環比下降34.1%。今年1季度,福建省出口船舶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加工貿易方式占絕對主導。1季度,福建省船舶以加工貿易方式出口3.58億美元,增長78.3%,占同期福建省船舶出口總值的98.9%。
二、國有企業出口成倍增長。1季度,福建省國有企業出口船舶2.6億美元,增長2.2倍,占同期福建省船舶出口總值的71.4%。此外,集體企業出口 0.6億美元,下降33.3%;外商投資企業出口0.3億美元,下降6.7%。
三、歐盟和東盟為兩大出口目的地。1季度,福建省船舶出口歐盟1.7億美元,增長66%,占同期福建省船舶出口總值的46.1%;出口東盟0.8億美元, 下降1.4%,占23.1%。
四、滾裝船和散貨船出口異軍突起。1季度,福建省滾裝船出口1.2億美元,散貨船出口0.6億美元。上述兩種船舶出口合計占同期福建省船舶出口總值的 49.4%,對比2009年同期呈現從無到有的可喜勢頭。同期,集裝箱船出口0.7億美元,下降19.4%。
盡管目前船舶出口呈現較好的發展態勢,但制約船舶工業發展的接單難、交船難、產能過剩等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今年還面臨著來自韓國船企的強有力競爭,形勢依 然嚴峻:
一是承接新增訂單難度加大。自2009年下半年以來韓國船企采取“降價攬單”策略搶占新船訂單,使得世界船舶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由于我國船企在造船速 度、效率及船舶配套都要弱于韓國船企,在“降價攬單”策略的幫助下,全球新船訂單加速向韓國船企聚集,造成我國船企面臨船舶訂單不足和后續訂單乏力的風險 加大。據克拉克松數據顯示,今年3月份全球的新船訂單中,韓國船企獲39艘新船訂單,共788299總噸,是2009年12月以來的新高,同期我國船企獲 28艘新船訂單,共503049總噸[1]。這是韓國船企自2009年11月起連續5個月在新接訂單上超過我國船企。目前我國大型船企的手持訂單儲備還相 對充裕,一般都持續到2010年以及2011年上半年,但部分新興船企訂單儲備較少,2009年許多企業已經沒有接到新船訂單[2]。隨著手持訂單逐漸消 耗殆盡,國內船企為爭取新的訂單被迫加入“降價搶單”行列。
二是新船價格下行擠壓船企利潤空間。韓國船企壓低新船訂單價格,加速了世界新船價格不斷走低的趨勢。今年1月份,綜合反映油船、散貨船、集裝箱船和液化氣 船的克拉克松新船價格綜合指數已經下跌至136.1點,連續12個月處于下跌狀態[3],而2月份繼續維持在136點的低位[4]。由于我國船企整體成本 控制方面的能力還比較薄弱,在船用鋼材(4678,-63.00,-1.33%)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預期不斷加大的背景下,新船價格持續下行, 我國船企利潤空間面臨著嚴峻考驗。
三是國際造船新規范提出新挑戰。在安全和環保兩大趨勢的推動下,近來國際海事組織(IMO)制訂或是實施了一系列的國際造船新規范。2009年5月批準了 SOLAS修正案,強制要求油船和散貨船按照經IMO驗證符合目標型新船建造標準(GBS)的船級社船舶建造規范。根據目前制定的GBS生效和實施時間 表,GBS修正案預計將在2010年5月正式通過,并于2012年1月生效。其他諸如,新船能效設計指數(EEDI)、船舶能效管理計劃(SEMP)、船 舶能效運營指數(EEOI)等新技術措施規范也已經于2009年獲得通過[5]。目前,以節能環保為代表的低碳船舶技術正成為韓國和日本造船業的研發重 點。而我國大多數船企技術水準較低,不僅與國際海事組織的新規定和標準有較大差距,而且在低碳船舶等新興技術的研發上步伐還較為滯后。
為此建議:一是整合行業資源,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鼓勵企業兼并重組,扶持技術先進、管理規范、資金雄厚的龍頭企業;二是推進我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提高 造船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加大對國際造船新規范的研究,搶占未來新興技術制高點;三是加強企業內部生產組織管理,積極降低生產成本,挖掘生產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