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國調味品發展趨勢
本文導讀:2010年我國調味品發展趨勢,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實施,食品的安全性、營養性將前所未有地被政府和消費者重視起來,在這種消費需求之下,安全、營養的調味品更顯示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商機。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實施,食品的安全性、營養性將前所未有地被政府和消費者重視起來,在這種消費需求之下,安全、營養的調味品更顯示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商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轉變,為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調味品朝著多樣化、高檔化、方便化、復合化、營養化的方向發展已成趨勢。在創新才有競爭力的環境之下,調味品市場一定會開發出相當多的新型調味品。但不可否認的是,營養、健康、方便、快捷。休閑、中西合壁、時尚這些都將成為2010年乃至今后幾年調味品產品開發的關鍵詞。
產品趨勢:安全、營養、健康、方便
調味品是人們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產品,以前很多消費者比較重視對口感的追求而忽視了對食品營養性,安全性的要求,廠家也抱著這種心態,只要把味道做好了、吃不死人就敢拿來賣。
2010-2015年中國味精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分析報告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實施,食品的安全性、營養性將前所未有地被政府和消費者重視起來,在這種消費需求之下,安全、營養的調味品更顯示出強大的市場號召力和商機。
從原料來看,追求“自然、營養”的觀念在消費中的流行,也讓企業看到了更多的商機。一些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的原料進入到新型調味品的創新視線中。比如,釀造行業需要小麥、大豆、黃豆等釀造醬油、醋;醬腌菜行業需要大量的蔬菜、水果等。現在隨著生物工程和基因工程的發展,能制作調味品的原料更為豐富,比如,魚釀醬油等高檔產品的出現,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而像這兩年興起的野生蕨菜。竹筍筍加工產品也顯示出了很強的市場活力,除了它們宣傳的“天然、無污染”等優勢外,原料優勢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從價格來看,調味品有集體追高的態勢。調味品是家家戶戶一日三餐都離不開的產品,是剛性的需求,這個行業的總體銷量變動不大,在原材料改變的時候,如何提高產品的附加值,從包裝、品質入手進行提升,最終表現出來就是更多的中高檔產品如雨后春筍一樣紛紛上市,并且能獲得一部分消費群的認可。比如,從傳統的火鍋底料到無渣火鍋底料、到清油火鍋底料、再到草本火鍋底料,一包火鍋底料的價格從4.5元上升到十幾元,仍然有消費群。生抽醬油中又分化出鮮味王、超級生抽等,價格也從一瓶5-6元升到10元左右。
從食用的方便性來說,能滿足“懶人”或者“傻瓜”式消費的產品在2010年將受到追捧。比如現在,吃面,有擔擔面調料;吃菜,有傳統的小菜,也有通過標準化生產的成品菜,如醬燒牛肉、燒雞公等。特別是一些復合調味品的研發上,方便性、休閑性已經得到了充分地體現,比如,傳統的醬腌菜主要是袋裝的小菜,現在出現一些新的休閑小菜、如剁椒蘿卜、麻辣達仔魚、雞茸金針菇等,包裝上采用小玻璃瓶或者PET盒子,看上去既時尚又休閑,還衛生。
中國是一個地區差異性很大的國家,南方、北方的飲食習慣有較大的區別,消費者對產品的消費也有很大區別。因此,個性化、區域特色成了很多中小型調味品企業研發的重點。全國各地到處都有很多特色美食,比如重慶的老鴨湯、河南的胡辣湯、東北的涮鍋底科、蘸醬等擁有大量的本地消費者。但是在打工潮。移民潮等帶動之下,人口流動讓這些產品從A地到日地甚至C地成為了可能。比如,廣東鹽水雞調料、四川老臘肉調料等,這些產品是典型的地方特色調料,投放市場后,因為其鮮明的地方特色,反而成了最有賣點的產品。
在消費者求新、求變的今天,即使是傳統的調味品,也在包裝上悄悄地做了一些變革,2010年調味品的包裝將體現出更多個性化的特征——比如,更時尚的色彩、更人性化的設計、更環保的材質等都將引入到包裝設計中。考慮到反復使用的情況,對調味品的包裝在設計細節上更體現衛生、方便的原則,講究反復封合、避光性、穩定性等等。除了這些專業的設計方式外,2010年調味品在包裝上將更有個性,一些時尚的包裝造型,甚者一些以前很少用的黑色、金色等都被大膽地用在包裝盒上。
另外,在與國際接軌的過程中,對環保概念的引入也體現在調味品上,比如,采用可以循環利用的FET材質或者紙質材質做包裝盒、包裝瓶等,這將迎合當今將“懂環保”當做是高尚生活的一種元素的需求。
在消費口味上,隨著養生觀念的大行其道,少油、少鹽、少味精的健康烹飪受到越來越多人的歡迎,不少餐飲場所尤其是高端餐飲市場都將“原汁原味”。“清淡口味”作為宣傳口號來爭取客戶。如要烹調放入醬油、雞精調味科等調味品的菜肴,就不需要再加入食鹽了。這樣,既可以起到減鹽效果,又提高了菜肴的品質和風味,可謂一舉兩得。
另外,在消費觀念上,東西方文化的融合已成趨勢。以前,東方人的飲食習慣決定了調味品的形態與西方調味品的差異很大。東方調味品本是以傳統發酵食品為主體,如東北大醬、北京黃醬、四川豆瓣醬和各種花色腐乳、地方風味醬油、四大名醋等;西方調味品美國是以洋蔥、芥子為主;歐洲是以黑胡椒等香辛料為主;印度、印度尼西亞是以咖喱等香辛料為主等。現在出現了東西方飲食融合的趨勢,這必將帶動這兩種風格的調味品出現一些融合。比如,在洋快餐的帶動之下,番茄調味醬被消費者接受的程度越來越大,甚至被用在了很多東方菜肴上。另外,像在西餐中經常用到的色拉醬、烤肉汁、鵝肝醬、油醋汁、烤牛排調料、串燒調料和日本炸雞料、壽司醬油等也在中國的一些高檔餐廳和高檔人群中流行起來。
營銷趨勢:規范、精耕、區域強勢品牌。
調味品作為一個傳統的產業,因為產品屬性特點,以前企業對營銷并不重視。但是,在產品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好產品不一定有好市場,如何做好銷售管理?如果提升品牌?這些營銷問題擺在了企業領導人的面前。因此,從家族式的粗放管理到現代化的管理制度的建立,成了企業做大做強的必經之路。規范的營銷對于渠道而言,由于調味品的主要銷售通路有家庭消費和餐飲消費兩條路,針對性地開發產品、滿足這兩大渠道不同的需求是有前瞻性的企業家必須重視的問題。在家庭消費者這條路徑中,沿用傳統的批發、分銷渠道,抓住大賣場、超市便利店,這是很多企業都能做到也能做好的事情。但是對于新興的餐飲渠道,因為涉及到的客情關系比較復雜,產品需要也是多樣化、專業化的,而且還面臨跑單、壓款等風險,因此餐飲渠道的精耕更為考驗企業的營銷能力。
比如,對餐飲渠道而言,專業化的產品既滿足了廚師生產的標準化,也減輕了他們的工作量。在這樣的需求之下,企業必須開發一些能滿足這種專業人士需求的產品,比如各種調味粉、調味汁、肉膏、香料等等,這些都是具有特定的烹飪功能的產品,用這些產品才容易打開餐飲這條通路。
因為中國市場太大了,與西方經濟所說的一個產業只有2-3個強勢品牌的論調肯定不適應。更多的調味品企業只能選擇在某個區域做細做透,最終成為這個區域的強勢品牌。所以,現在盲目在全國進行擴張的企業越來越少,更多的是以家門口市場為核心,不斷地擴大區域輻射能力,最終實現區域強勢品牌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