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存在問題淺析
本文導讀: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存在問題淺析,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的差距,除了規模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制造技術以及管理技術上的差距。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的差距,除了規模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制造技術以及管理技術上的差距。
由于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起步晚、起點低、產業結構不合理。改革開放以來,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雖有了較快發展,但與汽車生產大國相比,差距仍然明顯。特別是與國外零部件制造企業相比,差距更為明顯。
我國汽車零部件制造行業的差距,除了規模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制造技術以及管理技術上的差距。整體而言,當前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普遍存在下述問題:
汽車零部件產業結構不合理
2011-2015年中國汽車變速箱市場評估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據相關資料,目前國有、國有控股及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非國有零部件企業共有5000多家,加上村辦企業、小型非國有企業及家庭作坊式小型零部件企業總數將超過7000~8000家。80%以上的銷售額在1億元以下,在1億元以上的只有130家。國內近70%的零部件供應商生產成本高,整體效益低下,相對或明顯缺乏國際競爭力。博世汽車零部件企業2008年銷售收入達470億歐元,而中國最大規模的汽車零部件企業年銷售收入還不到10億美元(萬向集團2009年銷售收入為514,8億人民幣),差距非常明顯。
研發投入低,自主研發能力差
我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技術研發年投入一般占銷售收入的1%~2%,對比國外汽車零部件產業的技術研發年投入一般占銷售收入的10%~20%,在國內多數中小型企業還處于沒有研發能力的階段,只有43%的零部件企業擁有專利,不到20%的企業擁有發明專利。這種現象導致產品缺乏創新,不僅質量受到嚴重制約,而且產品附加值越來越低。
產品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程度較低
由于我國汽車整車、特別是乘用車主要車型來源于不同國家、不同公司,產品采用的標準不同,系列也不同,這為汽車零部件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工作帶來較大困難,制約了零部件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同時,在我國,多數汽車企業集團均下設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全資子公司或控股工資,為本集團整車廠配套,也造成企業規模難于做大,標準化,通用化難度加大。(如,東風康明斯柴油機不會裝在解放車上)。
高技術含量的零部件產品技術掌握在外方手中
近幾年汽車零部件行業合資企業較多,合資企業引進了許多先進技術,如電噴系統(上海聯合電子、北京萬源德爾福)、自動變速器(東風本田)、高壓油泵(無錫威孚)、ABS(上海汽車制動系統公司)、排氣凈化系統(如:大連華特吉萊特排氣系統公司)等,但這些高新技術產品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外方手中,有些配件產品外方在華獨資生產,即便是合資企業也是由外方控制生產技術及產品開發。
綜上所述,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質量意識的淡薄,產品質量存在的問題,成為影響國際競爭力的重要原因之一。這些問題存在的根本在于行業內部沒能有效的利用企業資源,管理水平低下,阻礙著企業的發展。因此,為了使企業具有競爭力,應引入符合企業實際情況的管理系統。將企業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整合起來進行,科學、有效地管理企業的人、財、物、產、供、銷等各項具體業務工作。ERP系統使企業的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