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鎢資源市場運行現狀分析
本文導讀:我國是世界上鎢精礦產量最多的國家,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鎢精礦產量一直居高不下。近5年中,我國鎢精礦的產量占了世界總產量的比重都在80%以上;其中2005年,我國鎢礦產量占世界比重更是達到了89%,2009年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也在84.5%。
內容提示:我國是世界上鎢精礦產量最多的國家,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鎢精礦產量一直居高不下。近5年中,我國鎢精礦的產量占了世界總產量的比重都在80%以上;其中2005年,我國鎢礦產量占世界比重更是達到了89%,2009年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也在84.5%。
1.1 資源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鎢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無論是鎢儲量還是資源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由于長期過量消耗,我國鎢資源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根據美國公布的數字,1994年-1999年間,世界鎢儲量減少了30萬噸,我國就占了其中的17萬噸,占了世界消耗總量的57%。另外,從2001年至2009年,我國鎢儲量減少了40.51萬噸,減少了30%;基礎儲量減少174.84萬噸,減少了43.3%。2009年,我國鎢資源儲量180萬噸(金屬量),占世界總量的65%。按照我國2009年鎢礦的生產能力計算,目前鎢基礎儲量的開采保證年限僅為23.10年。
我國鎢資源分布于2 1 個省(區、市),儲量分布高度集中,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西、河南、廣西、廣東和福建等6省(區),而尤其是以江西最多。這六省的查明資源儲量合計占全國的75.9%,其中湖南以白鎢為主,江西以黑鎢為主。我國主要是以黑鎢和白鎢為主,在我國571.0萬噸鎢礦查明資源儲量中,黑鎢礦為133.3萬噸,約占總量的23.3%;白鎢礦為382.0萬噸,約占66.9%;混合鎢礦為55.9萬噸,約占9.8%。我國鎢礦具有富礦少、貧礦多、品位低的特點。我國鎢品位(WO3)大于0.5%的僅占20%;而在鎢礦的可采儲量中,品位大于0.5%的僅占2%左右,絕大部分是貧礦。
1.2 鎢的生產加工現狀
我國是世界上鎢精礦產量最多的國家,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鎢精礦產量一直居高不下。近5年中,我國鎢精礦的產量占了世界總產量的比重都在80%以上;其中2005年,我國鎢礦產量占世界比重更是達到了89%,2009年這一比重有所下降,但也在84.5%。
總的來說,2 0世紀9 0 年代以來,我國鎢冶煉加工產業發展非常快。但是我國的鎢冶煉加工企業大都是以生產低附加值的初級產品為主,且近年來初級產品的低水平重復建設還在繼續,粗放型的增長模式并沒有轉變。目前我國55家鎢冶煉企業的A P T生產能力為18.0萬噸,70家鎢粉生產企業的鎢粉生產能力6 .16萬噸;19 9家硬質合金生產企業的硬質合金生產能力3.49萬噸;34家鎢絲生產企業的鎢絲生產能力達到4 0 0億米。然而從近期投資建設的項目中來看,這些產品的投資項目還在增加,生產能力還在擴大,生產能力嚴重過剩。20 09年我國新開建或者完成了多個A P T項目,至少增加產能2.5萬噸。至2009年,全國鎢生產能力閑置分別為:仲鎢酸氨47%、鎢粉61.1%、硬質合金52.9%、鎢鐵64.5%、鎢絲 43%。
1.3 鎢的消費與出口情況
隨著經濟發展,我國對鎢品的消耗也在增長,但是從近幾年的消費形式看,我國的消費規模都穩定地維持在2.5-3.0萬噸。盡管如此,我國的消費水平與我國鎢制品的巨大產量相比,還是十分有限的。另外從消費結構上看,與發達國家相比有所不同,我國在硬質合金領域的鎢消費比例要低于美國、歐洲和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而用于鋼材和特種合金等的消費比例則要遠高于上述地區。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鎢供應國,供應了國際市場鎢產品需求的約80%。從總體上來講,我國的出口政策一直是在鼓勵深加工產品的出口、限制原料或初加工產品的出口,以逐步實現產業結構的調整。我國在1980年之前幾乎是100%出口鎢精礦,1950-1980年間鎢制品出口比例僅為2%,1981-1985年間鎢制品出口比例增至23.3%,從20 0 0年開始基本不出口鎢精礦。我國鎢產品的出口在數量和產品結構上都有所改變,趨勢進一步向好的方向發展。但我國的鎢產品出口仍然是以初級加工產品為主,高附加值的精加工產品占出口總量的比重仍然很低。2010年我國鎢產品總出口量為30031.58噸,出口金額為72025.77萬美元。其中出口鎢礦砂及精礦160.25噸,三氧化鎢5779.10噸,未列名的氧化及氫氧化鎢5560.52噸,仲鎢酸銨5475.33噸,鎢粉及碳化鎢5518.53噸,鎢材2397.4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