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家電節能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本文導讀:純水機是純凈水制造機的一個簡稱,是采用反滲透原理來制造生產的一種安全系數量最高的飲用水產品,內部核心技術部件是反滲透膜(Reverse Osmosls Membrane),它將其它濾芯有機的組織在一起,并在各種水路元器件的配合下構成完整凈水系統,以達到利用市政管網自來水制取飲用純凈水的目的;它被認為是未來20年內,全球最安全的水處理方法。
一、我國水家電產品的市場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水家電產品主要有飲水機、凈水器、純水機、軟水機等。
飲水機市場目前已進入成熟期,但目前還沒有出現占據絕對優勢的品牌,即使銷量第一的美的,其市場份額也僅在27.68%左右,行業格局尚未形成,在未來幾年內將出現飲水機行業洗牌大戰。同時,飲水機由于自身結構的原因容易產生二次污染問題以及桶裝水的信用危機等因素,使得飲水機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隨著飲水機技術的越來越成熟,特別是一些大家電企業如科龍、TCL等品牌的介入,必將使飲水機技術在未來發生升級。因此,在未來幾年飲水機的市場發展空間是相當大的。
凈水器包括凈水桶和直接接在自來水管的過濾裝置。凈水桶是專用于飲水機的一種過濾自來水的裝置。凈水桶從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在我國出現,早期產品曾出現過結構簡單、過濾有害物質不徹底等問題,經過多年攻關,目前我國新一代家用凈水桶技術已經成熟,隨著媒體對黑心桶裝水的報道及桶裝水自身的缺點,凈水桶近年有了很大的發展并逐步受到消費者青睞。據有關部門統計,2004年我國凈水桶銷量突破350萬臺,銷量占到飲水機銷量的五分之一多,主要品牌有沁園、立升、安吉爾、美的等,凡涉及飲水機產品的廠家基本上都做凈水桶產品,國產濾芯的凈水桶價格在150元到400元,進口濾芯的凈水桶價格大概都在400元以上。凈水桶由于價格便宜、使用方便,又可以和飲水機配套使用,使得它的發展速度非常快。凈水器的誕生,使得人們從以前的買水喝到現在的自己制水喝,而且它過濾出的水還保留了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元素,它解決了消費者對健康安全飲水的需求,所以它才有了空前的發展速度。
純水機是純凈水制造機的一個簡稱,是采用反滲透原理來制造生產的一種安全系數量最高的飲用水產品,內部核心技術部件是反滲透膜(Reverse Osmosls Membrane),它將其它濾芯有機的組織在一起,并在各種水路元器件的配合下構成完整凈水系統,以達到利用市政管網自來水制取飲用純凈水的目的;它被認為是未來20年內,全球最安全的水處理方法。直飲機是純水機的一種。當純水機整合了飲水機的“三溫”(制冷、加熱、常溫)、落地等功能形式后就稱為直飲機。純水機的市場零售價一般都在2000元以上,一些進口品牌價格甚至達到上萬元。世界上已經有100多個國家在使用純水機,特別在韓國、美國、日本等國家,純水機市場相對來說已比較成熟,市場占有率達到了70%以上,而在國內雖然純水機已降臨近10余年,但到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才只有百分之四五左右,在中國,水市場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市場,只是純水機市場還沒有成熟,但卻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并且這種空間已經由潛在向現實轉化。人們現在對水質的重要性越加關注,大家的消費觀念也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人們對水質與健康關系的認識將使潛在的需求變成現實的行動。
軟水機是采用離子樹脂交換技術,將水中的鈣、鎂離子去除掉,并保留水中原有的所有礦物質的設備;由于軟水機安裝在家中主管道水表的后面,所以家中全部的水都被軟化,不僅能滿足喝水、做飯,還能滿足家中所有用水的設施,徹底解決由于水垢的產生而堵塞用水設施,比如熱水器、按摩浴缸、獨立采暖爐等等,再也不會有堵塞和產生水垢的不安全隱患。軟水機不需要換芯,只需定期往鹽箱里補充食用大粒鹽。軟水機的產生歷史較久,最初主要用在工業上,后來逐漸轉向民用上,最早安裝軟水機的主要是酒店、機關團體和一些別墅住戶,現在,越來越多的普通家庭在裝修時都開始安裝軟水機。軟水機的價格一般都在8000元以上,主要品牌為瑞典海康,美國怡口、賽姆等進口品牌。軟水機在水質較硬的北方地區比較實用,國內北京為軟水機覆蓋率最大的地區。
二、國家政策影響
國家有關部門對《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全面修訂和完善的新標準今年將強制執行。新標準水質指標將從以前的35項增加到106項。業內人士認為,新的飲用水標準的頒布將對水家電行業的發展帶來影響。
2006年5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就已發出《關于在家用電器行業開展公開征集國家標準起草單位工作的通知》,這是我國首次向企業公開征集制定家電產品國家標準,近十家飲水機企業報名參與。經過多方考察,美的集團和沁園集團最終獲準牽頭起草首個“冷熱飲水機”國家標準的制定工作。
國家標準化委員會負責人指出,此次公開征集家用電器國家標準起草單位,一方面是要提高企業對國家標準制定的參與程度,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提高標準制定與修改的速度。 國際上行業標準的出臺一直遵循著產品—專利—行業標準的路線,需要以大量的科技研發和專利技術為基礎前提。企業參與行業標準甚至國家標準的制定,一方面說明該企業在技術上領先于整個行業,另一方面,標準的出臺也利于企業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