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煉油工業發展趨勢分析
本文導讀:“自主創新、重點突破、應用集成、開放研究”仍然是我國煉油技術必須遵循的發展原則,必須堅持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同時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增長方式轉變,通過“科技煉油、綠色煉油、可持續煉油”,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能源技術保障。
當前我國煉油工業正處于從煉油大國向煉油強國的轉變時期。煉油能力從2006年3.69×108t/a增長到2012年5.75×108t/a,僅次于美國,位居世界第二。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石化和化學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國石化行業將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年均增長速度保持在13%左右,到2015年,原油加工能力控制在6×108t/a左右。我國煉油工業迎來了戰略發展機遇期,但仍面臨著原油資源供應日趨緊張、原油品質重劣質化、環保要求趨嚴等嚴峻挑戰,必須借鑒國際先進經驗,采取相應對策。
一、擴大原油來源,實現渠道多極化和資源多元化
我國自1993 年成為原油凈進口國以來,進口量逐年增大。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進口原油27109×104t,比2011年增長7.3%,表觀消費量達到47613×104t,原油對外依存度達到56.4%,是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石油進口國和消費國。預計到2015年,中國原油需求將突破5×108t,2020年將達到6×108t,原油對外依存度將上升到2015年的62%和2020年的68%,供需缺口逐年增大。原油資源不足成為制約我國煉油工業發展的最大瓶頸。
加快建設多渠道的石油資源來源體系,實現渠道多極化,品種多元化。在保證國內原油穩產的同時,與油氣資源國建立長期合作關系,繼續從中東、俄羅斯、南美、非洲等地擴大原油來源,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同時加快開發我國具有資源儲量優勢的頁巖油氣資源,盡快實現技術突破。積極利用天然氣、煤炭、生物質等其他替代能源較快發展的契機,以生物燃料、天然氣制合成油(GTL)、煤制油(CTL)作為石油基燃料的補充。通過上述措施,努力擴大原油來源,實現煉廠加工原料的多元化,保障國家能源供應安全。
相關市場調研報告請見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煉油工業市場深度評估及市場深度評估報告》
二、積極應對原油重質化劣質化的挑戰,提高重油深加工能力
目前全球剩余可采石油資源中70%以上為重質資源,含硫、重質原油的產量在逐年增加。國內石油資源大多是低硫石油,但資源短缺,而進口的大多是含硫甚至高硫、重質原油。預計未來20~25年,中國平均每年可新增石油可采儲量1.8×108~2.0×108t,但品位下降,低滲、超稠油比例加大。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兩大集團加工的高硫原油的比例達到35%左右。隨著原油品質劣質化,尤其是委內瑞拉超重油、加拿大油砂瀝青等重油資源的可采儲量和產量逐步上升,煉廠加工難度增大,重油加工深度、反應苛刻度也必然相應要加以提高,投資和操作成本上升。
國內煉油企業需要進一步提高劣質重油深加工能力,優化資源配置,調整產品結構,加快煉廠裝置改造步伐,新建一批原料適應性好、產品質量高、產品結構靈活的加氫裂化裝置。加快開展委內瑞拉超重油、加拿大油砂瀝青等重油加工技術的研發與應用,推廣應用重油梯級分離、延遲焦化等重油改質和加工技術,在懸浮床加氫技術方面盡快取得技術突破。繼續發展重油催化裂化工藝和催化劑,提高重油轉化率,最大限度提高輕收,提高汽油辛烷值,同時兼顧多產丙烯。
三、加快清潔燃料質量升級換代,多產柴油調整油品結構
在可持續發展、低碳經濟的大形勢下,對石油產品的質量要求日趨嚴格。全球車用汽柴油質量提升十分迅速,其主要發展方向是低硫和超低硫。我國的油品標準也趨于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目前全國已全面實施國Ⅲ汽柴油標準,北京率先實施了京Ⅴ汽柴油標準,汽柴油硫含量≤10μg/g。上海、廣州等少數大城市實施相當于歐Ⅳ的車用汽柴油地方標準,硫含量均降至50μg/g。政府提出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步伐,決定在2014年年底實施國Ⅳ汽柴油標準(硫含量≤50μg/g),2017年底前全面實施國Ⅴ汽柴油標準(硫含量≤10μg/g)。在油品質量標準更加嚴格的形勢下,中國煉油工業必須加快產品質量升級步伐。
我國煉廠必須加快油品質量升級改造步伐,提高加氫裝置比例。重點采用催化汽油加氫后處理工藝解決汽油硫含量問題,適度發展催化汽油原料加氫預處理,進一步提高深度脫硫脫芳柴油加氫裝置能力,發展加氫裂化,生產清潔柴油。采用高活性、高選擇性的汽柴油加氫催化劑和性能更優異的反應器內構件也是經濟有效的提高汽柴油質量措施。
多產柴油也是當前和今后世界煉油工業的發展趨勢之一。煉油業正通過采取有效的途徑,優化利用現有煉廠流程以增加柴油產量,包括調整餾分切割點、改變操作條件、更換催化劑提高產品選擇性、調整煉廠裝置結構、采用先進技術等方法。除了原油常減壓蒸餾裝置可以多產柴油外,能夠較大幅度多產柴油的裝置還包括:催化裂化原料油加氫預處理、催化裂化和加氫裂化。其中,加氫裂化是生產超低硫柴油特別是含硫10μg/g清潔柴油的最重要手段。除了應用新工藝外,煉廠為應對中餾分油需求增加,通常還可采取以下操作調整措施:擴大蒸餾切割點范圍,減少進入催化裂化原料油和直餾汽油的柴油量;提高蒸餾效率,使用作催化裂化和加氫裂化原料的減壓瓦斯油中不含柴油餾分;采用提高催化輕循環油(催化柴油)收率的催化裂化催化劑。
四、加強自主技術創新,支撐和引領業務發展
當前的煉油技術進步主要集中在應對加工原料的來源、質量變化、市場對產品需求變化、環保法規日益嚴格上。美國采用水力壓裂和水平井技術突破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壁壘的經驗也證明了技術的持續創新更是新興業務的發展關鍵。未來的技術將向著多學科集成、綜合一體化解決方案方向發展。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競爭環境中,在充分競爭的煉化領域,技術領先戰略更加強調保持并發展核心技術優勢,努力拓展新興技術上。
“自主創新、重點突破、應用集成、開放研究”仍然是我國煉油技術必須遵循的發展原則,必須堅持集中力量攻克關鍵技術,同時加強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和再創新,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增長方式轉變,通過“科技煉油、綠色煉油、可持續煉油”,為建設“美麗中國”提供能源技術保障。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和扶持力度,重點研發和應用渣油加氫等劣質重油深加工以及汽柴油加氫后處理等清潔燃料生產工藝和催化劑,以應對原油資源劣質化及油品質量不斷升級的需要。積極開發天然氣、煤等碳一化工,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新技術,為能源接替和產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保障。同時,還要從戰略角度研究工藝的革命性技術創新,如油煤氣混煉、分子煉油、新型反應過程、新型催化材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