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國食用菌市場發展趨勢分析
本文導讀:現代化食用菌工廠化企業,在采用現代化的設施和設備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思路和手段。
中企顧問網訊
技術壁壘
工廠化生產食用菌對于技術有較高的要求,在菌種的選定培育、保持菌菇生長穩定性等各方面均需要一定的理論基礎、實踐經驗積累,以及資金的支持。
(1)菌種
菌種的選擇與栽培直接決定食用菌的單位產量、口感、色澤以及保鮮期等特性。培育具有良好基因的菌種是食用菌行業的關鍵技術,其過程一般包括篩選菌株、自交雜交、制作培養基、小試、中試、大試等環節,對培育人員的專業知識、實踐經驗,和培育所需機器設備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構成進入該行業的技術壁壘。2011 年,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僅有 9%自產菌種,其余均使用外購菌種。可見,菌種的研發,到將菌種投入生產轉化為生產力,仍是一個較難突破的技術難關。
(2)培育過程的穩定性及參數控制
在整個食用菌的培育過程中,培養基的配方、拌料的均勻度、裝瓶料面的高低、打孔的深淺、滅菌溫度的高低與時間的長短、養菌階段 CO2、濕度、溫度、光照以及循環風等的控制、搔菌后補水的多少、育菇階段光照、濕度、溫度、CO2 的控制等,都對食用菌的生長產生重要影響,也是工廠化生產食用菌的核心技術,需要將其模式化、程序化、指標化,每一個參數的設定與調節都須經過常年實踐,積累經驗,并配套以自動化機械設備得以實現。這些技術都構成該行業的進入壁壘。
相關市場調研報告請見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食用菌市場調研與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3)技術穩定性、雜菌污染率以及生物轉化率
技術穩定性、雜菌污染率及生物轉化率是衡量工廠化生產食用菌技術是否成熟的重要指標。技術不穩定,導致整體生產不穩定,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無法形成規模效應;雜菌污染率偏高,說明生產環境或生產管理水平尚未達到一定要求,使得食用菌受到雜菌的侵害;生物轉化率衡量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的生產效率,若生物轉化率偏低,通常說明培養基的營養成分未充分轉化為食用菌生長所需的養料。因此,提高技術穩定性及生物轉化率,同時降低雜菌污染率是所有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共同面臨的挑戰。而應對這個挑戰,需要生產技術、管理水平以及硬件設備設施等各方面均達到一定水準,這無疑形成了行業的進入壁壘。
2、品牌壁壘
好的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代表合格的生產質量、先進的生產經營理念,以及對于公司、產品的喜愛與忠誠。因此,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知名度較高的品牌。尤其對于隸屬種植業的食用菌行業,普通消費者對其構造及生長過程并不十分了解,因此對于產品品牌的知名度提出一定要求,構成行業壁壘。
3、資金壁壘
工廠化生產食用菌在育種、菌菇培育、生產、采收、廢料回收等各個環節都需要科研技術、自動化設備的投入,是資本密集型行業。另一方面,食用菌工廠化種植的產品,其較長的生長周期也相應需占用一定的流動資金。因此,工廠化食用菌生產對資金提出一定要求。若沒有一定的資金保障,科研及生產活動將無法進行。
4、管理壁壘
現代化食用菌工廠化企業,在采用現代化的設施和設備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引進現代化的管理思路和手段。而既有管理經驗又懂食用菌栽培技術人,很難通過社會招聘實現,絕大多數都需自己培養,培養周期至少需要 3-5 年。工廠化的特點是先進的機械設備代替傳統工人,因此,企業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比技術更能決定企業是否能成功,尤其是對單廠日產超過百噸的企業來說,對管理人員從業人員群體綜合素質提出較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