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30年中國碳中和戰略市場評估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http://www.xibaipo.cc 2023-10-17 09:53 中企顧問網
2024-2030年中國碳中和戰略市場評估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2023-10
2007年,哥斯達黎加提出到2021年建設成為全球第一個碳中和國家。為實現該目標,哥斯達黎加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成立碳排放交易管理委員會,加大風力、水力、地熱等低碳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將征收的燃油稅用于環境保護和森林保護補償等;在農業領域,積極推廣碳中和咖啡園種植模式,有效減少農藥化肥使用所產生的碳排放;在旅游業等支柱產業中,將實現碳中和作為行業發展的重要目標。2008年,聯合國副秘書長兼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奇姆·施泰納明確提出碳中和國家概念,挪威、冰島、新西蘭、葡萄牙、馬爾代夫和梵蒂岡等國積極響應,制定了碳中和國家建設的戰略目標及行動計劃。為落實《巴黎協定》提出的到21世紀后半葉實現凈零排放的遠期目標,越來越多的國家制定了國家低排放發展戰略。目前已有30個國家(地區)在國家發展戰略中提出了碳中和愿景目標。
近年來,我國深入推進重點領域和行業節能降碳改造。一是大力推進工業和能源領域節能降碳。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出臺《關于嚴格能效約束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的若干意見》,明確重點行業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制定分行業節能降碳改造升級實施指南并深入推進實施。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石化化工、鋼鐵等行業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遴選43家能效“領跑者”企業,推廣高效節能技術。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部署推動中央企業和各地區扎實開展煤電“三改聯動”,積極運用中央預算內投資、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項再貸款加大支持力度。2021年,全國火電機組平均供電煤耗降至302.5克標準煤/千瓦時,同比下降2.4克標準煤/千瓦時。二是扎實推進建筑領域能效提升。住房城鄉建設部持續推動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大力推進綠色建筑標準實施。截至2021年底,全國累計完成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約17億平方米,建成綠色建筑約85億平方米,建設超低、近零能耗建筑面積超過1000萬平方米。三是加快建立清潔高效交通運輸體系。交通運輸部聯合相關部門大力推動綠色公路、綠色水運、港口岸電等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廣新能源汽車、清潔能源動力船舶等清潔低碳型交通工具,持續優化調整運輸結構。截至今年9月,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149萬輛,居全球首位。四是深入推進公共機構能源資源節約。國管局持續開展節約型機關創建行動,有序組織實施公共機構節能改造工程,積極推廣能源費用托管服務方式提升公共機構能源利用效率。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共建成約13萬家縣級及以上黨政節約型機關和5114家節約型公共機構示范單位,376家公共機構被評為能效領跑者。2021年,全國公共機構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和人均綜合能耗分別同比下降1.14%、1.32%。
“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國家戰略,根本目的在于轉變生產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提出我國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碳排放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在此之后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十四五規劃等重大決策中“30·60”目標被反復提及,并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措施和指導意見,2021年7月我國碳交易市場正式交易,“碳達峰·碳中和”已成為國家戰略。
自我國碳交易市場上線以來,碳中和政策頻發。2021年10月26日,國務院印發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主要目標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0%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為實現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達到25%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順利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2021年11月10日,國家機關事物管理局、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了《深入開展公共機構綠色低碳引領行動促進碳達峰實施方案》,《方案》明確提出到2025年,全國公共機構用能結構持續優化,用能效率持續提升,年度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1.89億噸標準煤以內,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在4億噸以內,在2020年的基礎上單位建筑面積能耗下降5%、碳排放下降7%,有條件的地區2025年前實現公共機構碳達峰、全國公共機構碳排放總量2030年前盡早達峰。2022年7月13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城鄉建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推進建筑太陽能光伏一體化建設,到2025年新建公共機構建筑、新建廠房屋頂光伏覆蓋率力爭達到50%;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推廣鋼結構住宅,到2030年裝配式建筑占當年城鎮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40%。2022年8月1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會下降幅度,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明顯下降。2022年8月17日,科技部等9部門印發《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方案(2022-2030年)》,統籌提出支撐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目標的科技創新行動和保障舉措,并為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做好技術研發儲備。2022年10月3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門聯合發布《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標準計量體系實施方案》。《方案》要求,加強工業綠色低碳轉型標準制修訂。圍繞鋼鐵、石化化工、建材等重點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要求,開展標準體系建設;加快節能低碳技術、綠色制造、資源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標準制修訂工作,研制配套標準樣品。2022年11月7日,工信部等四部門印發的《建材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指出,優化建材行業能源結構,促進能源消費清潔低碳化,在氣源、電源等有保障,價格可承受的條件下,有序提高平板玻璃、玻璃纖維、陶瓷、礦物棉、石膏板、混凝土制品、人造板等行業的天然氣和電等使用比例。2022年11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聯合印發《有色金屬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間,有色金屬產業結構、用能結構明顯優化,低碳工藝研發應用取得重要進展,重點品種單位產品能耗、碳排放強度進一步降低,再生金屬供應占比達到24%以上。
中企顧問網發布的《2024-2030年中國碳中和戰略市場評估與投資戰略研究報告》,共六章。首先介紹了國外的碳中和政策發布狀況,接著分析了國內碳中和政策環境,然后對中國碳交易市場政策做了深度解析,并對國內各個行業頒布的碳中和相關政策進行了詳實的分析。隨后,報告對部分地方政府碳中和戰略布局進行了分析。最后對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進行了闡述。
您或貴單位若想對進行碳中和相關行業的投資,本報告可幫助您了解碳中和方面的相關政策,是您不可或缺的參考工具。
報告目錄:
第一章 國外碳中和戰略政策狀況及經驗借鑒
1.1 全球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1.1 國家層面碳中和政策
1.1.2 城市層面碳中和政策
1.1.3 行業層面碳中和政策
1.1.4 全球碳中和標準體系
1.1.5 各國碳中和政策舉措
1.1.6 碳中和政策配套設施
1.1.7 碳中和政策經驗借鑒
1.2 美國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2.1 碳中和政策歷程
1.2.2 碳中和主要政策
1.2.3 碳中和政策舉措
1.2.4 碳中和政策規劃
1.2.5 碳中和政策啟示
1.3 歐盟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3.1 碳中和政策歷程
1.3.2 各國碳中和政策
1.3.3 碳中和重點政策
1.3.4 碳中和政策舉措
1.3.5 碳中和政策挑戰
1.3.6 碳中和政策啟示
1.4 英國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4.1 碳中和政策歷程
1.4.2 碳中和主要政策
1.4.3 氣候及能源政策
1.4.4 各領域相關政策
1.4.5 碳中和企業戰略
1.4.6 碳中和政策舉措
1.4.7 碳中和政策啟示
1.5 日本碳中和政策及經驗借鑒
1.5.1 碳中和政策歷程
1.5.2 碳中和政策解讀
1.5.3 碳中和政策工具
1.5.4 各行業碳中和政策
1.5.5 碳中和政策啟示
1.6 其他國家碳中和相關政策
1.6.1 韓國
1.6.2 泰國
1.6.3 巴西
1.6.4 新加坡
1.6.5 新西蘭
1.6.6 澳大利亞
第二章 中國碳中和戰略政策發展綜述
2.1 碳中和政策體系
2.1.1 政策歷程
2.1.2 政策匯總
2.1.3 政策體系
2.1.4 行業標準
2.2 碳中和政策成果
2.2.1 中央層面
2.2.2 部委層面
2.2.3 地方層面
2.2.4 細分領域
2.3 重點碳中和政策解讀
2.3.1 碳中和貨幣政策分析
2.3.2 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
2.3.3 應對氣候變化指導意見
2.3.4 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
2.3.5 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
2.3.6 城鄉建設綠色發展意見
2.3.7 推動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意見
2.3.8 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意見
2.3.9 2030年碳達峰行動方案發布
2.4 碳中和政策發展問題及建議分析
2.4.1 碳中和政策發展問題分析
2.4.2 碳中和政策完善建議分析
2.4.3 中國實現碳中和政策路徑
2.4.4 碳中和標準體系發展趨勢
2.4.5 碳中和標準體系發展思路
第三章 中國碳交易市場相關政策分析
3.1 碳定價政策梳理
3.1.1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內涵
3.1.2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意義
3.1.3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效應
3.1.4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現狀
3.1.5 碳中和目標下碳定價政策建議
3.2 碳交易政策體系
3.2.1 碳交易政策梳理
3.2.2 碳交易政策體系
3.2.3 各區域政策布局
3.2.4 碳交易政策建議
3.3 碳交易政策解讀
3.3.1 碳排放權交易配額設定
3.3.2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3.3.3 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條例
3.3.4 碳排放權相關管理規則
3.3.5 碳排放權交易質量監督
3.3.6 碳排放配額清繳相關政策
3.4 碳稅相關政策梳理
3.4.1 碳稅與碳中和的關系
3.4.2 我國發展碳稅必要性
3.4.3 我國開征碳稅的路徑
3.4.4 我國開征碳稅發展歷程
3.4.5 我國開征碳稅發展現狀
3.4.6 我國開征碳稅發展問題
3.4.7 我國開征碳稅建議對策
3.4.8 國外碳稅征管經驗啟示
第四章 中國各行業碳中和相關政策分析
4.1 環保行業
4.1.1 碳中和下環保行業相關政策
4.1.2 碳中和下環境監測相關政策
4.1.3 碳中和下節能減排相關政策
4.1.4 碳中和下溫室氣體相關政策
4.1.5 碳中和下生態碳匯相關政策
4.1.6 生態環境源頭防控指導意見
4.1.7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
4.1.8 排污許可提質增效行動計劃
4.1.9 生態保護補償制度改革意見
4.1.10 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方案
4.1.11 加強重金屬污染防控意見
4.1.12 加強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見
4.2 能源電力行業
4.2.1 能源行業碳中和政策匯總
4.2.2 能源行業碳中和政策解讀
4.2.3 能源行業碳中和政策建議
4.2.4 碳中和下各區域限電政策
4.2.5 光伏行業碳中和行動倡議書
4.2.6 碳中和下煤炭行業相關政策
4.2.7 碳中和下焦化行業相關政策
4.2.8 碳中和下核電行業相關政策
4.2.9 碳中和下風電行業相關政策
4.2.10 碳中和下氫能行業相關政策
4.2.11 碳中和下儲能行業相關政策
4.2.12 碳中和下油氣行業相關政策
4.3 建筑行業
4.3.1 建筑業相關碳中和政策匯總
4.3.2 建筑業相關碳中和政策解讀
4.3.3 碳中和下綠色建筑相關政策
4.3.4 砂石行業碳中和行動倡議書
4.3.5 碳中和下裝配式建筑相關政策
4.3.6 光伏建筑一體化相關碳中和政策
4.4 建材行業
4.4.1 建材行業節能降碳行動方案
4.4.2 建材行業碳中和行動倡議書
4.4.3 綠色建材行業相關政策匯總
4.4.4 碳中和下水泥行業相關政策
4.4.5 碳中和下玻璃行業相關政策
4.4.6 碳中和下陶瓷行業相關政策
4.5 化工新材料行業
4.5.1 化工行業碳減排政策匯總
4.5.2 碳中和下鋼鐵行業相關政策
4.5.3 石化行業節能降碳行動方案
4.5.4 石化行業碳中和行動倡議書
4.5.5 碳中和下煤化工行業相關政策
4.5.6 碳中和下電解鋁行業相關政策
4.6 交通運輸行業
4.6.1 交通運輸相關碳中和政策解讀
4.6.2 汽車行業相關碳中和政策匯總
4.6.3 碳中和下新能源汽車政策支持
4.6.4 船舶污染物排放控制相關政策
4.6.5 綜合運輸服務“十四五”發展規劃
4.7 綠色金融行業
4.7.1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體系
4.7.2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匯總
4.7.3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實踐
4.7.4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建議
4.7.5 碳中和下綠色金融政策導向
第五章 中國碳中和區域政策發展狀況分析
5.1 碳中和區域政策梳理
5.1.1 各省市碳中和政策匯總
5.1.2 各省市碳中和相關會議
5.1.3 華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4 華東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5 東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6 華中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7 華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8 西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1.9 西北地區碳中和相關政策
5.2 華北地區
5.2.1 北京市
5.2.2 天津市
5.2.3 河北省
5.2.4 山西省
5.2.5 內蒙古
5.3 華東地區
5.3.1 上海市
5.3.2 江蘇省
5.3.3 浙江省
5.3.4 山東省
5.3.5 安徽省
5.3.6 江西省
5.3.7 福建省
5.4 東北地區
5.4.1 遼寧省
5.4.2 吉林省
5.4.3 黑龍江
5.5 華中地區
5.5.1 湖北省
5.5.2 湖南省
5.5.3 河南省
5.6 華南地區
5.6.1 廣東省
5.6.2 廣西省
5.6.3 海南省
5.7 西南地區
5.7.1 貴州省
5.7.2 云南省
5.7.3 四川省
5.7.4 重慶市
5.7.5 西藏自治區
5.8 西北地區
5.8.1 甘肅省
5.8.2 陜西省
5.8.3 青海省
5.8.4 寧夏回族自治區
5.8.5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第六章 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
6.1 總體要求
6.1.1 指導思想
6.1.2 工作原則
6.2 主要目標
6.2.1 “十四五”期間發展目標
6.2.2 “十五五”期間發展目標
6.3 重點任務
6.3.1 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
6.3.2 節能降碳增效行動
6.3.3 工業領域碳達峰行動
6.3.4 城鄉建設碳達峰行動
6.3.5 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行動
6.3.6 循環經濟助力降碳行動
6.3.7 綠色低碳科技創新行動
6.3.8 碳匯能力鞏固提升行動
6.3.9 綠色低碳全民行動
6.3.10 各地區梯次有序碳達峰行動
6.4 國際合作
6.4.1 深度參與全球氣候治理
6.4.2 開展綠色經貿、技術與金融合作
6.4.3 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
6.5 政策保障
6.5.1 建立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
6.5.2 健全相關法律法規標準
6.5.3 進一步完善經濟政策
6.5.4 建立健全市場化機制
6.6 組織實施
6.6.1 加強統籌協調
6.6.2 強化責任落實
6.6.3 嚴格監督考核
圖表目錄
圖表 各國(地區)提出碳中和愿景目標的主要內容及實現路徑(一)
圖表 各國(地區)提出碳中和愿景目標的主要內容及實現路徑(二)
圖表 各國(地區)提出碳中和愿景目標的主要內容及實現路徑(三)
圖表 ISO/TC301已發布標準情況
圖表 歐盟碳達峰、碳中和發展關鍵時間點
圖表 歐盟溫室氣體排放分類
圖表 英國碳達峰、碳中和發展關鍵時間點
圖表 國制定的碳預算
圖表 英國氣候變化、能源與溫室氣體排放政策時間線
圖表 《綠色天然氣》碳中和戰略規劃中的2020-2050年英國管道氣體消費量
圖表 《綠色天然氣》報告規劃的管網能源流向
圖表 英國“2050年碳中和”戰略10個子目標
圖表 2019年按國家劃分的公共能源RD&D預算總額
圖表 1977-2019年日本能源研發支出預算
圖表 利用稅制鼓勵相關投資、重組、研發
圖表 建立合適的金融體系支持碳中和投資
圖表 制定環境監管法規與碳交易市場、碳稅等制度
圖表 日本能源相關產業發展戰略
圖表 日本制造業和運輸相關產業發展戰略
圖表 日本家庭、辦公相關產業發展戰略
圖表 我國積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進程
圖表 2020-2021年國內碳中和主要相關政策
圖表 碳中和愿景下基于技術的政策體系
圖表 TC20已發布標準分布
圖表 2021年各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梳理表
圖表 2021年各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梳理表(續)
圖表 大型活動在籌辦階段、舉辦階段和收尾階段的溫室氣體排放源
圖表 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標準和技術規范
圖表 舉辦大型活動中可以考慮的減排措施
圖表 重點行業建設項目碳排放環境影響評價試點具體適用的行業
圖表 中國實現碳達峰和碳中和目標的政策路徑
圖表 中國碳交易機制總量控制及配額分配機制
圖表 2014-2021年中國碳排放權法律制度體系
圖表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配額總量設定與分配實施方案》歷史版本比較
圖表 2020年部分地方碳市場配額分配情況
圖表 碳排放權和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名詞定義
圖表 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職責
圖表 部分國家碳稅征管情況
圖表 2021年全國兩會“環保”相關內容
圖表 我國溫室氣體監測相關國家標準
圖表 環境監測有關文件概要
圖表 2020-2021年節能減排相關政策
圖表 2020-2021年生態碳匯相關政策
圖表 2020-2021年能源行業領域“碳中和”概念國家層面及地方政府層面政策匯總
圖表 2021年部分省市能耗雙控、限電政策/通知
圖表 2021年部分省市能耗雙控、限電政策/通知(續)
圖表 焦化行業去產能及產業升級的主要政策梳理
圖表 2012-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核電的表述
圖表 2021年風電相關政策情況一覽
圖表 中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歷程
圖表 我國民營煉化企業市場準入進程
圖表 2020-2021年建筑業領域“碳中和”概念國家層面及地方政府層面政策匯總
圖表 2016-2021年綠色建筑相關政策
圖表 2019-2021年部分省市綠色建筑政策
圖表 2016-2021年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政策一覽
圖表 2017-2021年重點省市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相關政策及發展目標
圖表 2017-2021年重點省市光伏建筑一體化(BIPV)相關政策及發展目標(續)
圖表 重點行業能效基準水平和標桿水平
圖表 推進建筑材料行業碳減排的六方面舉措
圖表 2014-2021年我國綠色建材相關政策匯總
圖表 典型省市水泥超低排放標準及政策要求
圖表 2020-2021年各地水泥超低排放評估建材技術指南
圖表 2014-2021年玻璃行業控制新增產能相關政策
圖表 部分主要陶瓷生產省區環保政策出臺
圖表 2021年我國涉及化工行業相關碳減排政策匯總
與 碳中和戰略 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