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發展趨勢
本文導讀:中國食品工業進入新世紀以來,始終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2001年比上年增長10.5%,2002年增長16.6%,2003年增長19.8%,2004年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6163.86億元,同比增長25.2%。共計實現工業增加值5529.8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
中國食品工業進入新世紀以來,始終保持著持續、快速發展的趨勢。2001年比上年增長10.5%,2002年增長16.6%,2003年增長19.8%,2004年的發展速度進一步加快,累計完成現價工業總產值16163.86億元,同比增長25.2%。共計實現工業增加值5529.82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14.30%,占全國工業增加值的10.09%。
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克服了禽流感等突發事件的影響和食品生產原材料價格較大幅度漲價的情況下取得的,這就更顯得難能可貴。
2004年食品工業的發展主要呈現出以下特點:食品生產與市場銷售保持了同步增長;食品安全工作受到全社會的關注;食品工業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實現利潤總額915.90億元,同比增長31.80%;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食品工業企業成為固定資產投資的主體;去年食品工業百強企業利潤達482.33億元,占全國食品工業利潤總額的52.66%,食品行業規模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食品出口形勢嚴峻。
食品工業運行中的新情況
近10多年來,食品工業始終處在快速發展狀態,滿足了人民生活提高的需求,促進了食品消費結構變革和發展。但從去年食品工業的發展情況分析,也出現了一些值得關注的新情況,需要認真加以研究解決。
乳品制造業的發展顯現疲態
近10年來,中國乳品制造業的超高速發展一直是全球乳業生產的一大亮點,在世界奶類生產以1-2%的速度緩慢增長的同時,中國乳品制造業卻以超過30%的速度高速發展。去年中國乳制品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而乳品消費的增幅開始放緩。綜合各方面的信息,可以認為,乳品制造業的發展開始出現了一個新的拐點。
提高肉類生產水平確保食品安全刻不容緩
中國是肉類生產、消費大國,畜牧業資源和肉類生產在全球占有重要位置,肉制品加工業也是我國的優勢產業之一。經過多年發展,我國肉食消費水平己經與歐洲國家、日本相當,甚至比日本的肉食消費水平還要高。但是,肉類工業技術水平與發達國家存在明顯差距。因此加快大型肉類食品企業的發展步伐,逐步推廣國際先進水平的生產裝備和工藝技術,從整體上提升肉類生產水平,確保食品安全是今后幾年刻不容緩的任務。
食品工業發展與居民營養健康需求不相適應
2004年10月1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了《中國居營養與健康現狀》的調查報告,發現我國居民營養與健康狀況還存在一些值得關注的問題:城市居民畜肉及油脂消費過多,谷類食物消費偏低;鈣、鐵、維生素A等營養素攝入普遍偏低;高血壓、糖尿病、血脂異常、超重及肥胖率均較高并呈上升趨勢。調查報告還特別指出,飲酒與高血壓和血脂異常的患病危險密切相關。
這一狀況充分表明食品工業發展中確實存在一些值得引起重視的問題:目前市場上缺乏按營養平衡要求生產的早、中、晚餐的制成品,也缺乏滿足特殊人群需求的制成品;許多食品企業并沒有按照居民營養與健康要求進行合理配方,也沒有做到采用先進的加工技術,對原料成分進行合理搭配;食品制造過程中,未充分考慮原料營養素的保護和利用,加工技術、方式和設備利用不當造成營養素大量流失;營養強化食品生產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大豆能減少冠心病風險,纖維類(水果、蔬菜、谷類中)和可溶性纖維(燕麥、psylium種皮)也能減少冠心病風險,而食品工業對大豆、蔬菜、水果、燕麥等富營養食品的研究開發遠遠不夠。
食品工業發展趨勢
我國經濟正在向著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目標發展,各地都在進行“十一·五”發展戰略的研究。當今食品消費己經由量的追求轉向對質的追求,向著質量、營養、方便、安全的目標轉變,食品消費結構變化加劇,對食品制成品的需求迅速上升。食品生產企業必須牢牢把握新時期食品工業發展的變化趨勢,順應消費市場的需求,制訂既有一定前瞻性又具有可操作性的發展規劃。
今后幾年食品工業生產和消費趨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方便食品的發展和產品的多樣化是今后食品工業發展的重要特征
當前我國食品工業主要還是以農副食品原料的初加工為主,精深加工程度較低,食品制成品水平低。市場上缺乏符合營養平衡要求的早、中、晚餐方便食品,也缺乏滿足特殊人群營養需求的食品。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變化,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簡便、營養、衛生、經濟、即開即食的方便食品市場潛力巨大。消費群體結構的變化,也對食品方便化提出了新的要求,預測到2010年城鎮人口將超過5億,城鎮居民對食品消費的數量、質量、品種和方便化必將有更多、更高的要求。所以,各種方便主食品,肉類、魚類、蔬菜等制成品和半成品,快餐配餐,谷物早餐,方便甜食以及休閑食品等和針對不同消費人群需求的個性化食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將大有文章可做。方便食品的發展是食品制造業的一場革命,始終是食品工業發展的推動力。
重視食品營養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是食品工業的重要任務
我國居民的膳食結構正處于溫飽到小康的轉型期,對營養合理、符合健康要求的食品需求十分迫切。食品生產要注重開發營養搭配科學合理的新產品,開發營養強化食品和保健食品,既要為預防營養缺乏癥服務,又要為防止因營養失衡造成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服務。
發展營養強化食品減少營養缺乏性疾病。目前己知最廉價、最長遠的解決方案是在居民普遍消費的食品中添加普遍缺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我國面粉和大米營養強化工作應納入國家和地方發展計劃,面包、餅干、方便面、掛面、速凍主食品等食品生產原料都應逐步使用營養強化面粉和米粉。要繼續做好牛奶、醬油、食用植物油的營養強化工作,改善居民普遍缺乏鈣、鐵和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狀況。乳制品生產要繼續增加嬰幼兒配方奶粉和中老年專用奶粉的比例,同時要發展嬰幼兒輔助食品生產。液體奶制品生產也要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進行營養強化,逐步提高營養強化奶的比例。
開發大豆等富營養食品改善居民健康狀況。大豆蛋白質中氨基酸組分比較完全,賴氨酸含量高,不含膽固醇,可作為心血管病患者的蛋白質營養食品。大豆磷脂可促進脂肪代謝,大豆皂甙可降低膽固醇,促進脂肪分解,大豆異黃酮具有較強的抗氧化活性,大豆多肽可清除體內自由基。開發大豆食品是“十一·五”食品工業發展中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首先要發展傳統豆制品生產,以此增加居民豆制品的攝入量;其次要在發展牛奶的同時,提倡居民消費豆漿、豆奶、豆奶粉、酸豆乳。大豆粉較大程度地保留了大豆的功能因子,而且更經濟,可以把它當作“營養素”添加到各種食品中去,如蒸煮面食、焙烤食品、嬰幼兒食品、快餐、冷食等等。第三是適當發展分離蛋白、組織蛋白、濃縮蛋白,滿足食品生產需要。還有蔬菜、水果、谷類,橄欖油、山茶油、紅花油等可減少冠心病風險,應該優先發展。
重視功能(保健)食品的發展。世界衛生組織(WHA)公布的一項調查表明,全世界亞健康人口的比例己經占到75%。現在公眾最為關心的健康領域是控制體重、增強免疫、抗氧化及營養補充劑。未來10年全球功能食品產業將以年均10%的速度發展,功能食品是21世紀食品工業發展的重點行業之一。按照我國經濟發展和居民收人水平分析,功能食品發展有著較大的空間,預計到2010年功能食品的銷售收入至少應占食品工業銷售總額的3%以上。
食品安全是食品生產經營者的第一要務
黨中央、國務院對食品安全問題高度重現,近年來已經實施了一系列旨在確保食品安全和質量的行動計劃,使得食品安全角勢日漸趨好。盡管如此,當前食品安全角勢依然嚴峻。因此,為確保食品安全,企業應當加強自我檢驗檢測,充分發揮食品業主自主進行檢測的積極性。要對食品供應鏈進行全程監控。同時,要開展多形式、多層次的教育與培訓工作,加強在職人員的培訓、考核工作,加快培養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專門技術人才,提高食品企業食品安全管理的整體水平。
先進技術將在食品工業中得到廣泛應用
目前,我國食品工業總體水平仍然較低,產業規模不大,企業規模不經濟,生產集中度低,小而散的情況比較突出,食品生產技術水平相對落后。所以,企業要在競爭中贏得主動、處于不敗之地,唯一的出路就是要加快技術創新。
食品企業的技術開發、新產品開發將成為企業增強產品應變能力和競爭能力的首要條件。電子技術、生物技術、膜分離技術、超臨界萃取技術、冷凍干燥技術、超高溫瞬時滅菌技術及無菌包裝技術等高新技術,將在食品工業生產和產品開發中得到廣泛應用,大大改變傳統食品工業的面貌,提高食品的科技含量,加快食品工業的發展進程。
“循環經濟”是食品工業發展的必由之路
所謂循環經濟,就是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結合的新型模式。如果說清潔生產是循環經濟的第一階段,那幺生態工業則是在更高層次和更大范圍內提升和延伸了環境保護的內涵,是循環經濟發展的第二階段,最終全社會要實現可持續消費。食品企業應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資金在生產過程中防治污染,提高資源利用率,大力開展資源的綜合利用,在資源發展中大力提高資源綜合開發和回收利用率,回收和循環利用各種廢棄資源,變無用為有用,變小用為大用,變一用為多用,實現農產品的深度加工,提高農產品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