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白酒市場產銷值分析
本文導讀:“十一五”期間,國家對輕工特色產業區域和產業集群進行重點培育和推進發展,不但促進了我國白酒產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蓬勃發展,還促進了行業消費結構的調整和提升,拉動了白酒產業的市場發展。
內容提示:“十一五”期間,國家對輕工特色產業區域和產業集群進行重點培育和推進發展,不但促進了我國白酒產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蓬勃發展,還促進了行業消費結構的調整和提升,拉動了白酒產業的市場發展。
“十一五”以來,行業生產企業為了適應市場,在產品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上進行大膽的開拓創新,加大了科技投入力度和創新步伐。通過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相結合、改進傳統生產工藝、采用多種工藝相結合、創新酒體設計,使得行業內個性化白酒產品不斷涌現,高端產品、名優企業產品贏得了市場,擴大了消費,推進了行業經濟效益的顯著增長。
2012-2016年中國高端白酒市場評估與投資方向研究報告
除2002 年外,“十五”期間以來全國白酒行業的銷售一直處于增長態勢,銷售產值從2001 年的499.41 億元增長到2005 年的722.65 億元, 又從2006 年的840.29 億元增長到2010 年的2661.14 億元。縱觀總體發展情況看,“十五”期間增長較緩慢,“十一五”期間則增長比較快,從2004 年以來一直以2 位數增長, 特別是2007 年在白酒產量增長較快的基礎上,相應的銷售產值也實現了顯著的增長,同比增長達到47.8 %。
從行業市場發展走勢分析得出,行業內高、中、低端產品的市場發展態勢存在明顯的差異和細分現象。“十一五”以來,高端白酒銷量占整個白酒行業的1.5 %左右,銷售收入占白酒行業總量的15 %以上。隨著白酒行業的發展增速加快,高端白酒的消費增速也逐步加快。高端白酒產品市場增長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市場對高端白酒產品需求量的增加;二是緣于企業對產品形象、知名度、利潤率、回報率的追求;三是由于白酒產品的市場特性及產品的社會性因素;四是業外資本、外資的介入;五是宏觀政策對白酒產品結構的調整。
分析原因主要源于行業企業通過深入研究市場和消費需求,通過技術攻關、技術創新,適時開發出新產品,不斷滿足消費者日益更新的需求, 生產出許多具有獨特風味、風格明顯的創新型白酒產品,創新迎合通道,贏得了市場。白酒個性化產品的發展對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滿足消費者的不同需求, 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等方面都作用明顯。
隨著“十一五”期間國家輕工業產業政策的調整及其對傳統特色產業發展的科學規劃, 產業發展的宏觀政策將進一步得以改善。同時,隨著國家宏觀經濟條件的改善及其消費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預計“十二五”期間,我國白酒產業在行業景氣度繼續保持的前提下, 行業結構調整的步伐將會加快,整個白酒行業將會呈現出健康、穩定、持續的發展態勢。
“十一五”期間,國家對輕工特色產業區域和產業集群進行重點培育和推進發展,不但促進了我國白酒產業特色區域和產業集群的蓬勃發展,還促進了行業消費結構的調整和提升,拉動了白酒產業的市場發展。主要白酒產區中的政府部門也高度重視白酒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全國白酒產業和白酒主要產業省份產能及其銷售產值的快速提升,實現了產能和產業基礎的積淀。
銷售產值處于絕對優勢的還是川酒,“十五” 期間其增長也比較平緩(2001 年159.93 億元,2005 年264.89 億元),到“十一五”期間其增長幅度逐年提升(2006 年304.04 億元,2010 年943.68 億元);其次是山東,但山東的增長趨勢沒有川酒激劇。在同比增長上,仍然是四川和山東較明顯,但這兩個省在“十一五”期間的同比增長則呈下降趨勢。其他幾個白酒產業大省在“十五”、“十一五”期間的銷售產值和同比增長幅度都不是很明顯,既沒有出現激劇的上升,也沒有出現激劇的下降。
從 “十五”、“十一五”期間部分重點省份白酒銷售產值占全國的比重分析來看, 四川仍然具有雄霸一方的地位, 其銷售產值占據了中國白酒的1/3,其次是山東(占1/10 多一點),貴州占了中國白酒銷售產值的6 %多一點(6.03 %、6.84 %),居第二梯隊。
從部分重點省份白酒銷售產值的增長倍數分析來看,河南和湖北的增長倍數較高,分別為4.44 倍和4.79 倍,說明在“十一五”期間這兩省的白酒產業銷售產值在時間縱向上發展比較快;其次為貴州,為3.28 倍。
對2001 年以來, 全國及部分重點白酒產業大省的銷售產值與產量的比值進行分析,這一定程度上可以衡量和比較不同省份之間名酒品牌的比重和產品質量的質價比,其值的高低可以預測不同省份在“十二五”期間產量、產值增長速度及其力挺時間的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