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景氣度高預測
本文導讀:智能建筑主要集中在弱電工程中,隨著房地產的逐步回暖,資金面已經開始好轉,新開工項目的低點已現。新開工的建筑與竣工建筑的時間差通常為兩年,2011年全年新開工項目同比增速在20%以上,因此2013年竣工面積同比增速理應在20%以上。
一、商品住宅回暖,2013年房地產竣工面積同比將增25%以上
智能建筑主要集中在弱電工程中,隨著房地產的逐步回暖,資金面已經開始好轉,新開工項目的低點已現。新開工的建筑與竣工建筑的時間差通常為兩年,2011年全年新開工項目同比增速在20%以上,因此2013年竣工面積同比增速理應在20%以上。
根據住建部的數據,2011年我國住宅竣工套數為721.92萬套,從目前市場的滲透率來看,新修的住宅樓宇基本都會安裝對講系統等智能建筑設備,而舊房屋新裝或者更換需求小,最多是一些維修更換。
二、行業采購模式面臨改變,大型開發商直接招標增多
樓宇對講等產品最為主要的銷售對象是工程商,一些大的工程商可以直接決定采用哪家供貨商的產品。對于一些大型的房地產開發商而言,采用少數幾家核心供貨商的產品有利于自己在全國的施工標準化,保證材料的質量,提高施工隊伍效率。因此未來大型的開發商可能將行業的采購模式變為統一競標入圍,然后由工程商直接拿貨。
以恒大地產為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開始采用這種采購模式,由于恒大極強的執行力,建筑材料標準化是影響其復制能力的重要一環,統一采購縮減了安裝調試的時間,品質能夠保證。預計其他的大型開發商會跟進這一模式。
采購模式變化對于行業內企業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一次性采購量變大使得單位價格略低于以前,毛利率下降1到2個點,但放量很快;銷售費用降低;有利于生產計劃的安排,利于庫存管理。這一模式變化也會成為行業集中度提高的催化劑,樓宇對講等產品的價格相比住宅價格來說只占其1%以下(樓宇對講均價200-400元/戶,線纜、監控、停車場均價幾十萬/小區),因此價格在大型開發商選擇產品的決策中并不敏感,質量、品牌和性能更為看重。
三、行業集中度有提高的趨勢,小企業未來面臨洗牌
以樓宇對講為代表的智能建筑設備材料行業競爭相對較為激烈,樓宇對講競爭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國內的第一集團:冠林、安居寶、視得安羅格朗、立林,合計市場占有率約40%多,均為全國覆蓋;第二類為國外廠商如霍尼韋爾、COMMAX、博世、三星、西門子等,主要集中于高端市場,市場占有率大約10%幾;第三類為國內的二三線廠商,如慧銳通、松本智能、競爭、振威等,品牌和市場占有率都低一些,區域性更為明顯。
行業的競爭主要來自品牌戰、渠道戰和價格戰。中高端住宅市場看重品牌,除一線幾家廠商以外,絕大部分的廠商是走經銷的,在與客戶的長期合作中競爭力會逐步下滑,渠道優勢會逐漸發揮作用,最終形成差異性的市場占有率格局;低端市場對價格敏感,行業在競爭不斷加劇的背景下,會迎來一輪洗牌。
再看下游工程商的情況。全國智能系統實施企業超過3000家,具有智能工程承包資質的有1100家,區域性非常明顯,市場集中度很低,未來有集中的可能,但是這個過程可能比較漫長,短期兩三年并不會出現明顯集中,設備廠商的議價能力依然可以保持,大型工程商壓價帶來的毛利率下滑問題并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