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國服裝行業經營模式分析
本文導讀:服裝生產規模一般在300-1,000人左右,生產加工能力較強,生產品種有限,一般采用生產流水線。這類加工型服裝生產商有的是外向型,專為國外品牌加工;有內向型,專為國內品牌加工。由于這類企業為單純的生產加工,一般難以轉型。
一、前店后廠模式
服裝生產規模較小,一般采用單件生產方式,自產自銷,有些選擇低端市場,有些選擇較小的高端市場。隨著零售網絡的擴張,最終可能演變為品牌經營模式。
二、貼牌加工模式
服裝生產規模一般在300-1,000人左右,生產加工能力較強,生產品種有限,一般采用生產流水線。這類加工型服裝生產商有的是外向型,專為國外品牌加工;有內向型,專為國內品牌加工。由于這類企業為單純的生產加工,一般難以轉型。
三、中間商模式:對于一些生產能力較強的服裝生產商,由于其產品品種較為豐富,可自成系列,他們通過批發渠道,將其產品推向市場。這類生產商很難知道自己的終端市場在哪里,市場控制能力較差,主要依賴中間商的市場開拓能力來維持或增加業務量。由于其有限度地涉足了市場,有可能轉化為品牌經營模式。
四、品牌商模式
這是一種以營銷業務為核心的商業專業化模式,品牌商沒有生產能力,以其商標、產品開發為核心,發展大批零售加盟店,形成一個銷售網絡,以此形成對生產商的整合能力。
五、貿易商模式
這是一種以貿易業務為核心的商業專業化模式,貿易商沒有生產能力,以其接單能力、跟單能力為核心,獲取長期穩定的大客戶,以此形成對供應商、生產商的整合能力。
六、一體化模式
這是一種集品牌、生產、銷售、貿易于一體的規模化經營模式,具有較強的品牌開發、市場開發、產品開發、生產開發的能力,可以形成以上各種價值鏈的組合,實現盈利模式的多樣化,但要求資本實力強大,能夠承擔較大的市場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