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國零售業發展前景
本文導讀:未來我國零售業發展前景,我國現階段經濟轉型的需要、收入分配制度即將出臺,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的消費人群規模日益壯大。這標志著我國零售行業正處于黃金發展階段,強勁的居民需求預示著未來5-10年,零售行業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同時也意味著,零售業的好日子還很長——行業前景廣闊,但卻不是每個企業都有機會生存下來共同分享。
中國產業信息網訊:
內容提示:我國現階段經濟轉型的需要、收入分配制度即將出臺,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的消費人群規模日益壯大。這標志著我國零售行業正處于黃金發展階段,強勁的居民需求預示著未來5-10年,零售行業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同時也意味著,零售業的好日子還很長——行業前景廣闊,但卻不是每個企業都有機會生存下來共同分享。
在全球經濟和社會發展又面臨新的轉型、中國經濟正在加快結構調整的2010年,中國零售業的快速增長勢頭依然強勁。對大多數零售商而言,2010年是個“好年頭”,這不僅體現在收成不錯,更重要的是,零售商對于創新求變,已經由十余年的被動轉為主動。謀變、創新和改革是中國零售市場未來十年的主旋律,從“要我轉變”到“我要轉變”,一字之差,內涵卻千差萬別。這一轉變對中國零售業的影響將是深遠的。
內資企業主動求變
零售企業間的競爭愈加激烈,這迫使零售商必須突破現有的傳統手段來求得生存與發展。值得肯定的是,本土零售商在經歷了多年模仿跟風后,終于開始主動創新求變。
2010年這一特征尤為明顯。
6月5日,安徽商之都旗下紅府超市轉型后的首家主題精品超市——嘉年華店正式開業,門店定位高端顧客,在原有門店基礎上進行升級改造,優化購物環境,提升消費者體驗。開業當天,這家3000平方米的賣場營業額高達106萬元。
與國內其他精品超市或者高端超市不同,紅府超市門店的設計、貨架設備、線路改造都是由自己完成。在這家賣場中,若將琳瑯滿目的商品忽略,它更像一個主題樂園:賣場出入口的迎賓小姐如童話里白雪公主的樣子,穿著高貴華麗的禮服恭候消費者;收銀臺忙碌的收銀員則是“天使”,背上貼著小翅膀;高檔香煙專柜的售貨員角色是“賣火柴的小女孩”;此外,還有造型可愛的“鴕鳥”在賣場走來走去。“鴕鳥”的主要任務是為光臨超市的小孩子贈送糖果等小禮品……
面對不斷上漲的租金壓力、人力成本以及日漸微薄的盈利空間,本土企業在鞏固原有市場份額的基礎上,紛紛轉型求變。而主題超市、高端超市成為重要一環,已不再是如華潤等大型零售商的專利。包括蘇果超市、物美、北國股份、超市發等多家零售商均開始進軍高端超市,以期分羹高端市場,拓展新的盈利空間。
采購上的求變也在繼續深入,一些零售商開始試水海外直采。4月,武漢中百與韓國農水產物流通公社簽訂協議,實現了生鮮、酒、休閑食品、化妝品、清潔用品等10大類2000種商品不通過經銷商直接進入超市銷售的目標。在韓國的直采渠道穩定后,武漢中百的直采鏈條還將向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延伸。而上海聯華等零售商每年也都組織與海外廠商直接對接采購。在直采已成趨勢的今天,一些零售企業的采購步伐正從內陸邁向臺灣地區并跨向海外,這種嘗試將帶給本土零售商更寬的思路。
2010-2015年休閑食品行業產業運行態勢及市場分析預測報告
2010年,零售商對網絡零售也展現了莫大興趣。根據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的統計,在2009年中國連鎖百強企業中,共有蘇寧、國美、百聯、大商等31家企業開展了網絡零售業務。不過,傳統零售企業網上商城的發展仍顯單薄,其整體銷售額在國內網購市場的占比不足1%。而且,對于為什么做網絡零售業務?要做到什么樣的規模?網絡零售在企業業務中是什么樣的地位?大多數企業并沒有清晰的定位。有的是因為看到了競爭對手在做,有的認為做網絡零售會增加企業的時尚感。總體上缺乏清楚的方向和定位。
尋求突破的方式多種多樣。如北京華冠,就借國際SPAR的力量,走出房山郊區,跨入朝陽,9月,其加盟SPAR后在朝陽區開出首家大賣場,取名適佰家,在年底前還將在四環外至少開出3家SPAR社區店,并在明年底開到10家。
2010年,區域零售商在鞏固既有市場份額的基礎上,進一步尋求向區域外擴展,加強區域控制力。一些區域零售商充分利用自身資源,以“商業+地產”,自身開發商業項目,不僅滿足了門店拓展需要,亦通過商業地產使資產增值,增強了與外來企業的競爭優勢。
零售商走向資本市場的熱情依然高漲。不過,早在2009年就已經順利“過會”的上海徐家匯商城股份有限公司依舊沒有上市,而原本即將掛牌的深圳歲寶百貨也擱置了上市計劃。這值得行業重視:資本市場開始對零售商亮起“紅燈”。
外資企業有喜有憂
相較內資企業,外資零售商在中國市場的競爭優勢并沒有被改寫,在其擴張的業態領域,這一優勢甚至還在擴大。這一點,從2010年3月發布的連鎖百強中就可見一斑。
據了解,百強中,外資企業增幅明顯高于內資。20家外資企業的銷售和門店增長分別為20.4%和15.7%。2009年,5家經營大賣場業態的外資企業共新開店115家,新開店數量增長了69%。外資企業的單店業績也明顯好于內資企業。內資大賣場企業2009年單店平均銷售額為1.7億元左右,而5家外資大賣場企業單店平均銷售額為2.2億元,如果扣除新開店因素,這一數字還將明顯提高。
事實上,外資企業在中國也爭奇斗艷,彼此間的競爭同樣激烈。TESCO仍然在穩健地擴張前行;樂天瑪特等企業新星正在加速爭奪市場;而麥德龍在2010年除了倉儲式大賣場,宣布進軍電器零售,其萬得城電器今年10月開出中國首家門店,2012年將開出10家門店。
2010年,家樂福華大賣場業態第一的位置被大潤發正式取代,這家10年間出盡風頭的外資零售商初露疲態,其在中國市場也關店頻頻:3月22日,家樂福大連新華綠洲店正式閉店;7月28日,西安小寨店因經營不善關張……不過,家樂福仍在中國市場頑強求變,并再次采用并購方式進行擴張,7月16日,家樂福宣布并購河北零售商保龍倉,曲線入冀,意欲在這一市場獲得突破。這也被業界認為是其中國市場戰略轉變的重要標志之一。但要奪回昔日老大的市場地位,家樂福顯然還需更多改變和努力。
如果說家樂福憂慮的是老大還是老二的地位,另一家外資企業卜蜂(易初)蓮花要擔心的恐怕更多。除了濟南等地門店關張外,因選址不當導致經營困難,卜蜂蓮花還在今年1月將天津地區的所有門店出售給了物美集團,退出天津市場。當然,也有消息稱,其目前主業已轉向依托正大廣場,大賣場業態的壓縮是其戰略調整。但值得重視的是,2010年,卜蜂蓮花在各地的市場份額正進一步萎縮。
沃爾瑪在中國市場則開始全面發力,2010年的開店數量有望躍為外資第一。實際上,如果加上旗下好又多的銷售規模,沃爾瑪中國市場早已超過大潤發和家樂福。不過,其也是喜憂參半,因為好又多的整合是個大難題。盡管沃爾瑪中國區總裁陳耀昌給出死限——截至2010年底,沃爾瑪必須交出一份階段性的整合成績單,而這一時間點也已比原計劃的2010年2月晚了足足10個月。但能否完成好又多的整合仍存在變數。
正是豐收大好時節
無論內外資企業面臨多少困難、問題與挑戰,2010年零售業的業績還是值得欣喜的。
市場在年初就開了個好頭。
2010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全國實現消費品零售額3400億元,同比增長17.2%。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零售額同比增長24.45%,增速同比上升17.85%,
由于中國經濟仍然保持著平穩較快的增長速度,消費者的信心大幅提升。再加上中國的新能源產業、3G產業、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刺激消費的政策,在2009年逆勢飛揚(社消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5.5%)的基礎上,2010年零售行業的發展更是如魚得水。
即便是在上半年中國股市“惡劣”的表現中,零售業上市公司仍獲得了正收益。從這些公司公布的中期業績來看,其利潤保持著穩健增長。其中王府井銷售規模同比增27.90%,凈利2.43億元,同比增17.23%;天虹商場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8.79%,凈利潤同比增長24.51%;通程控股主營收入同比增長47.02%,凈利潤同比增長73.84%;友好集團主營收入同比增長38.07%,凈利潤同比增長122.22%;重慶百貨主營收入同比增長19.9%,凈利潤同比增長29.4%;新華都主營收入同比增長39.46%,凈利潤同比增長14.51%;廣百股份主營收入同比增長26.82%,凈利潤同比增長2%……
這一增長態勢在今年下半年繼續“高調”。
根據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8月,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7492億元,同比增長18.2%,比去年同期提高3.1個百分點。而在國慶黃金周期間,全國零售和餐飲行業實現消費品零售額約5925億元,同比增長18.7%。其中,上海470家大中型商業企業5000多家營業網點節日7天銷售70.17億元,同比增長24.4%,創下1999年實行節日統計制度以來歷史新高,增速創下2003年以來新高。北京市128家零售企業國慶期間銷售業績同比增長了35.9%。此外,黃金周期間,河南、陜西、四川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2%、22%和21.5%,黑龍江、廣東、安徽分別增長21.2%、20%和19%。山西、上海、重慶重點監測企業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25.3%、24.4%和22.1%,山東、云南、遼寧、湖南分別增長21%、20.5%、20.4%和20%。
盡管第四季度的銷售目前無法統計,但這一季度是傳統銷售旺季,消費更是有望達到“井噴”。毋庸置疑,2010年將是零售企業的豐收年。
而且,我國現階段經濟轉型的需要、收入分配制度即將出臺,具有較強消費能力的消費人群規模日益壯大。這標志著我國零售行業正處于黃金發展階段,強勁的居民需求預示著未來5-10年,零售行業有望保持高速增長。同時也意味著,零售業的好日子還很長——行業前景廣闊,但卻不是每個企業都有機會生存下來共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