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零售業的三次浪潮
本文導讀:在第二次零售業浪潮末期,百貨業步履維艱,論方便快捷比不上ZARA 等專賣店,論貨物種類難敵沃爾瑪為首的綜合商場,加之人口向郊外遷移,消費者漸漸遠離了以往的城中百貨轉投購物中心或品類殺手。此時,百貨店出現了向高端門店發展和向大眾方向轉變的兩級分化,在這一過程中,實施的最重要的就是自營戰略,主要包括買斷經營和自有品牌。
美國零售業的三次浪潮
|
背景 |
主要業態 |
行業特點 |
百貨經營特點 |
第一次浪潮(1850-1950), 生產/零售驅動 |
消費需求的增長快于供給的增長,分銷系統尚未成熟,人口由東向西、從農村向城市遷移,消費者獲得商品的機會或途徑非常有限 |
商品目錄郵購、百貨商店 |
品牌有限、市場零散封閉、營銷系統不完善 |
生產商和百貨公司擁有強勢定價權,消費者只能接受能夠得到的商品。百貨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承擔娛樂設施的費用, 不僅是商品,也是娛樂場所 |
第二次浪潮(1950-2000), 營銷驅動 |
供過于求,生產商、零售商被迫創造需求、為消費者找出足夠令人信服的理由去商店購物 |
購物中心、品類殺手、連鎖超市、百貨商店 |
美國夢催生大眾市場、大眾營銷、廣告和代表生活方式的品牌崛起 |
百貨店面臨品類殺手的激烈競爭, 喪失了電子產品、家電、玩具等產品的市場份額,為降低運營和成本,百貨被迫減少娛樂設施,有部分百貨開始進駐購物中心 |
第三次浪潮(2000至今), 消費者驅動 |
全球化和生產力提供使得商品更多、更廉價;多樣化的分銷、互聯網以及移動電子設備使得服務更加便捷;技術的發展使得購物智能化 |
電子商務、購物中心、品類殺手、連鎖超市、百貨商店 |
行業開始飽和、品牌急劇增長、零售商不得不設法滿足消費者最深層次的需求 |
百貨店被迫滿足消費者新的需求, 開始于全國批發品牌簽署獨家經銷協議, 同時加快建設自有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