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乳制品行業又出新規
本文導讀:我國乳制品行業又出新規
按照國家質檢總局、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2010年底發布的乳業準入新規,所有乳制品企業須在2010年12月31日之前重新申請事關企業生死存亡的“準生證”:生產許可證。而2011年3月則是眾多乳制品企業的“生死大限”:屆時仍然沒有領到許可證的企業,將被責令退出市場。“大限”將至,報道資料顯示,現在已經發放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數量超過申報企業數的60%,仍有不少企業在排隊等待“領證”,審核完成的最后時間將延遲到3月底。
中國產業信息網研究員宋占迎指出,我國乳制品行業近年來發展速度飛快,業內行業競爭十分激烈,隨著“三鹿奶粉”、“皮革奶”等一些列安全事件的發生,國家相關部門加強對乳制品行業的監督檢查力度,行業政策法規不斷完善,對行業競爭秩序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業內人士表示,隨著乳制品行業的進一步“凈化”,業內人士普遍看好行業的長期發展。
此次乳制品行業準入新規的發布是對我國乳制品行業結構的一次全新調整,一些生產規模較小、生產及檢測設備不達標、行業品牌競爭力較差的小型乳制品企業將被迫退出市場,而這一空缺市場則將被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的大企業所瓜分。而相關大品牌企業則將市場目光集中在高端乳制品上,如高端牛奶及高端奶粉等,高端市場將成為未來這些企業利潤的主要增長點。
中國產業信息網最新發布的《2010-2015年中國乳制品行業投資分析及深度研究咨詢報告》指出,我國乳業的整體格局已經形成,液態奶中的品牌巨型企業如蒙牛、伊利、光明,奶粉行業的外資企業依然保持著強勢的品牌優勢,內資品牌看似有復蘇的跡象,但不容樂觀。而對于行業內的區域型企業,如果能夠固守當地市場,也是對一線品牌的有益補充,但從更長遠的發展來看,行業的整合可能會繼續,區域型企業的突圍之路比較困難。細分市場,開創新品種依然存在機會。